2012——市场在进行价格弥合过程
2013-02-04 10:35:23雅昌艺术网专稿
当2012年艺术市场拍卖数据出来之后,大家显然会注意总量的落差,我的感受与总体数据有一些差异。2012年我买到的东西,是最近5年来最少的,如果不是在日本市场上买到一些,这一年我的收藏记录就会比较尴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从直观上看,就是我关注的艺术品,价格在2012年,迅速抬升了,譬如说,在2012年夏天开始,我连续在国内尝试了5次董其昌书画的拍卖,全部没有买到,而我每一次都出到了2011年类似作品的最高价。林散之就更加不用说了,高价位加上高成交率。我期待的一些清代书法,根本没有低于2011年的价格出现。如何分析这个现象?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2012年,市场交易的古代书画确实在减少。前几年交易的古代书画,数量非常可观,让人疑惑:到底还有多少?在2012年结束的时候,不需要疑惑了:80%以上的古代书画应该都露面了。古书画交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面孔,以前这是近现代书画的常态,现在开始蔓延到古代书画,各家拍卖行也不是在向“社会”征集古代书画,而是在向以往买过古代书画的人,征集拍品。前几年不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就是参与市场的人员,眼光在提高,使得竞争性增强了。以往不被关注的非典型作品,被格外关注了;以往不被重视的那些没有著录的作品,被大家追捧了;以往以为是赝品的,现在大家认真考虑其为真迹的可能性了。导致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主力,就是所谓的“行家”,也就是整天买卖古书画的人,他们其实关注市场的程度超过想象。前几年,一些大资金大量购买艺术品,这些资金有一部分流入到行家手中,再加上他们在知识上不断获得进步,这些力量结合起来,体现在市场上,就是争夺一起看中的东西,导致市场上的便宜货,在2012年消失了。
2012年之前,著录与非著录作品,典型与非典型作品,热门与非热门作品,价格差异太大,这显示大资金就是喜欢著录的、典型风格作品。参与市场的行家在考虑一个简单的问题,《石渠宝笈》收藏的董其昌,可以达到5000万元,没有《石渠宝笈》记载的,可能就是20万元。这正常吗?换言之,没有著录的250件董其昌作品,与著录过的1件董其昌作品,是一样的价格,这正常吗?有理智的人都意识到,那个20万一件的董其昌,甚至不及一件林散之草书条幅,显然是超级便宜货,于是董其昌的普通作品开始“逆市”上升。与此同时,就是《石渠宝笈》的作品,开始出现一些停滞,著录导致的高价位作品开始成交放缓,没有著录的作品,在价格抬升。
这样一来,就是把原来已经极端扭曲的、几乎断裂的价格分布曲线,开始弥合。这个弥合的过程,可能会是5年,甚至10年,是否最后会成为一条平滑曲线,我也不知道,但是弥合本身,已经无法阻止,因为行家们用手里的现金,进行了2012年度扫货。不仅是在董其昌一个点上扫货,而是在多个点上扫货。在这个扫货行为中,其中是否有大资金所有者,开始反思性质的、回顾以往他们不屑一顾的中、低价位作品,则难以判断。如果他们也加入进来,则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弥合”观点。而且这种弥合,不仅仅出现在古书画领域内,也不仅仅因为著录因素权重变化,导致的价格弥合,根本原因是参与市场的人的艺术判断,在普遍进步,这才是根本推动力量。
如果大资金开始“下视”中、低价作品,从中试图寻觅一流真迹,这将是艺术市场成熟的标志,因为中层资金寻找一流真迹的努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真迹的寻找,而不是对著录的寻找,显然是市场成熟的标志。
从长远的、未来的眼光来看,导致前几年价格断裂的“著录”因素,在长期模型中,未必有很大的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判断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作品真伪,绝对不会考虑,那些王羲之作品,是否经过南朝宫廷的收藏。在短期内,著录当然会导致价格差异,这就是著录作品会被反复交易的根本原因。如果在未来某一天,也许是20年后,也许是50年后,我们今天的交易本身被视为著录,此前的著录就会不被重视,犹如我们不再追问唐太宗收藏的王羲之书法,经过谁著录一样。因此,著录作品的反复交易,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非著录作品则大多数可能只露面一次。
大家可能还对预测2013年的市场感兴趣,我实在不知道宏观货币政策是否会导致艺术品市场迅速变化,但是从总体来看,中间价格的抬升,将是主导力量。
(责任编辑:王博彦)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