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香港春拍:生存香港——不一样的体验
2013-06-25 18:07:39雅昌艺术网专稿
2012年末,中国大陆两家规模最大的拍卖行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先后宣布进驻香港并于当年落下第一槌。到今年4月初,中国嘉德(香港)、保利香港又干净利落地敲响第二槌。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作为东西方交汇之地的香港,早已成为亚洲艺术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大陆分量最重的两支力量的强势加盟,这给本来就已经“百花齐放”的香港艺术品市场又注入了新的动力,更加凸显其重要地位。如今,这个港口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除纽约、伦敦以外的世界公认的世界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人们不禁热议,究竟香港具备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拍卖行?
嘉德、保利入驻香港还不仅仅是个例,北京匡时已经明确表示2013年秋季打算试水香港。尚有不少国内拍卖公司亦在做赴香港的打算。入驻香港纵有一百个理由,但也有很多原因让一些拍卖公司打不定主意。据悉,早在嘉德、保利之前,大陆就有数家拍卖行试水香港,但都因种种缘由而没有坚持下来。
张增伟先生谈到罗芙奥在香港遇到的诸多困难,首先香港成本太高,包括场地、人力各种成本,粗略估算是台湾办拍卖的三倍以上。保利拍卖也有同感,赵旭曾也说:“香港的运营成本包括员工薪酬、房租等比内地高至三到四倍。北京保利曾预估在香港一年的运营费用,或将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张增伟还认为,港台文化有差异,需要相当长磨合的过程:“香港人做事、说话都很直接,而台湾人一般表达都比较婉转。两种思维模式不一样,这使得在刚入港的时候,很多事情的对接、处理上都有不适应的情况。大陆和台湾的思维模式有接近的地方,估计在入港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谈到罗芙奥能得以顺利在香港扎下根来,张增伟认为是经历了很长的磨合期以及罗芙奥本来具有颇高的“信任度和专业度”是分不开的。
香港艺术商人许先生对此前大陆部分拍卖行试水香港市场,但未能立足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除了香港的高成本经营和文化差异之外,很多拍卖公司并没有把进驻香港放在一个长远的计划中去考虑,短期的挫折使得他们退避三舍。“就好像是有了枪药就来打一场仗,没有就回家去了!”没能做长远的计划,其品牌在香港的亦显覆盖不足,宣传不到位、管理也跟不上。同时在香港做业务也需要大陆拍卖行具强有力的海外征集能力做后盾。保利、嘉德能选择在这个时间来香港做拍卖,也是因为其自身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客户、人脉资源都有了一定的储备,方能保证其在香港的拍卖。年轻的拍卖行冒冒然跑到香港很难有所收获。“同时,香港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市场,对拍卖行的要求就自然会高,而且因为国际拍卖行入驻得早,所以香港地区的客人多受国际拍卖规则的影响,这也给大陆拍卖行带来严峻地挑战。”陈楷逊补充说。
(责任编辑:董晓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