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新局面
2013-10-30 16:36:14雅昌艺术网专稿
10月25日,“2014春夏上海时装周”落下帷幕。越来越多了解时装周。他们能轻易分辨出某位明星身上的手绘图案伞群是出于何人之手;再资深一些的,能说出国内外买手精品店的名字,和一些小众配饰品牌的搭配“门道”。不过,要是你以“2004中国新进设计师”为关键词搜索一下,你会看到这些人的名字:吉承、陆坤、张达、王一扬。当时,他们拿出各自作品,合力发布首个设计师品牌集体展示。
设计师张达曾说,服装业关注未来六个月,因为流行变幻莫测。整整十年过去,除了设计师吉承,上述名单上的其他三位均离开了上海时装周的舞台。王一扬创立“素然”后,打开本土设计师品牌的渠道经营,在商业上颇有建树;张达则依然走小众路线,设计有余,还饶有兴致地举办了艺术展。陆坤在为Paris Hiltion设计服装后,渐渐淡出公众的视线。
今年年初,邱昊第一次登上上海时装周的舞台,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赞誉。5年前,他曾荣获澳大利亚美丽诺羊毛标志大奖,该奖项的历史获奖者名单有Karl Lagerfeld,Giorgio Amarni,Yves Saint Laurent等,但该奖项并未让他改变处事风格,他延续着创立品牌初期的经营模式——依然在工作室做设计,之后拿去one by one售卖。即使两次都已向上海时装周交出被誉为“国际水准”的时装秀,他依然游离圈外。现在,最让他高兴的还是“有人发私信告诉我,在关注自己的设计。”前几天,他还在微博上说出心声——自己慢热,无法接受别人的“自来熟”。
不过,邱昊却表达出对艺术的喜爱。今年3月,他的首个个展《存在的瞬间》在上海周围艺术空间开幕。他糅合丝绸、宣纸、小羊皮、马毛等面料,制作成一个个观念性的装置,作品充满了写意的风格。对此,他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的服装是对女性的幻想,大家认为幻想都是美的,但现实中不存在。但归结到最后,一切东西都是幻想,物质也不存在。我想做更多的是似而非的东西,是以面料做一个实验。”
无独有偶,今年,设计师张达策划的展览《毛发》在买手店“栋梁”内开幕。张达被誉为“有艺术家气质的设计师”,他将偌大的空间内贴满数百张毛发的照片,以及一部15分钟的自述影片。在张达看来,梳理关于毛发的照片,是一场对毛发历史的探索。“发现问题,研究透彻。”是他办展的初衷,它可能存在着诸如追星模仿发型的社会问题,也可能追溯到宗教、历史、地位与毛发的内部联系。对于个人品牌“没边”的小众,张达曾向媒体解释道:“在国内的语境中,‘新锐’、‘独立’、‘设计大师’等带有指向性的词,都可能不够精准,有些‘设计大师’没有做到和评价相符,用多了就廉价了。”他认为,“国内‘独立’和‘原创’,都没有做得很出色。
李鸿雁则领悟到设计师与买手的供求关系。今年,她的品牌HELEN LEE入驻了上海连卡佛。对于她来说,连卡佛专业的买手队伍能给她带来更多机会:精准的营销方式,专业的设计评价与建议,以及进一步开拓高端百货渠道的机会。“连卡佛的买手很专业,她们会针对设计与市场,来提出非常细节上的要求,比如具体颜色、裙摆的宽度和长度等;有时她们也会提出喜欢某个设计,但要求换一种面料来做。总之,放在连卡佛的款式,是不会出现在国内其他买手店里的。”李鸿雁说。
正如邱昊说的“不要太定位自己”,本土设计师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法则和市场份额。他们可能已大规模地拓宽市场,可能就享受小作坊的宁静与自我,也可能试图寻找设计之外的创作可能。“Vivienne Tam的一句话激励我走到现在‘永远把工作当作一件充满创意的事来做’。”吉承告诉雅昌艺术网,10年来,她的梦想依然没变,她说自己依然没多大野心,只想一步一步,做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责任编辑:董晓帅)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