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国内美术馆公共教育发展之困

2016-05-16 14:17:23中国美术报 作者:李雯

  在国内的大多数城市,当你询问一名家长,他(她)的孩子在哪里接受艺术教育的时候,即便是那些希望孩子“成为艺术家”的家长,答案也往往不会是美术馆。随着对教育职能的愈发重视,国内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活动虽然已明显增多,但与青少年固定、深入的学习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中国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公立艺术机构的教育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其实远不及青少年宫和私人美术工作室。

  体制之困,“供求关系”无法平衡

  最近文博圈多家媒体就各大国有博物馆讲解员流失严重问题展开讨论,而美术馆的情况就更糟,有固定讲解员的美术馆寥寥无几,更不要说教育专员。随着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开放,国家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提升,各地的文博场馆几乎都是馆体越造越大,编制越缩越紧,“硬件越来越硬,软件原地不动”。

  “大学本科,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艺术学、历史学、播音等专业背景”,面对这样的招聘门槛,当我们提出讲解员要向教育者的身份转变,把灌输既有的知识转变为引导观众对展览及作品本身发生兴趣、产生有益的思考时,是否考虑过现行体制下,美术馆、博物馆如何能够吸引到并且留住这些优秀的一线教育者。

  同时,由于免费资源有限,报名人数众多,文博场馆的教育项目公众的重复参与率极低。以浙江美术馆为例,2015年共举办公共教育项目300余个,但在其中的124个青少年教育项目中,参与5个项目以上的青少年只有11位,绝大多数的活动名额都在几分钟之内就被“秒完”。严重失衡的“供求关系”,使得美术馆、博物馆针对个体教育对象无法持久深入和形成有效的影响力。

  公共教育,我们向西方学习什么

  2015年夏,我受“国际访问者”计划邀请,赴美深入学习考察美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工作,实地走访了22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拜访了史密森学会、美国博物馆学会等组织机构,并与这些场馆及机构的教育部负责人座谈和交流,对美国博物馆的实际运行有了较为详细、 深入的直观了解。

  教育功能对于美国的美术馆、博物馆非常重要,所有的场馆都设有专门的教育部以及教育人员,如以“除巴黎以外拥有数量最多的印象派收藏”闻名世界的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为例,其教育项目投入经费已经占到全年经费的50%以上。同时他们有专职人员负责针对中文观众的教育项目开发,为观众提供中文网页及导览服务,开设新浪微博账号与中国观众互动,甚至为微博粉丝邮寄明信片。教育功能成为博物馆在馆区内乃至馆外吸引观众、与观众发生直接关系的最重要切入口,多数展览尤其是特展的展线设计,都在互动细节上下足功夫,充分考虑了教育功能的实现。

  可以看出,美国的博物馆在美国的非正规教育(社会教育)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综合实力强的艺术博物馆在教师培训方面做得尤其出色,并对正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入口处就设有专门的特殊接待区,以保障学生团体区别于其他接受导游的人流享有便捷的服务,教育部还专门开发教师培训工作室、课程资源袋,以及编印出版各类资料,便于教师们可以将所学纳入到自己的授课中。美国博物馆、美术馆教育从业者专业化程度极高,由馆内研究人员主导的教育项目发展持续而成熟,多家博物馆甚至下设研究学院,设有暑期甚至多年度的教师培训课程。加上资金及技术实力雄厚,绝大多数场馆早已开发出成熟的数字化产品,如大都会博物馆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Museum Kids”教育网站,不仅有大量的信息可供浏览,还开发有多种线上程序,供小观众互动及游戏。

  成为教育机构,关注可持续公共教育

  中国的公共文化事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政府对公立艺术机构投入很大,许多城市都拥有不只一座美术馆、博物馆。要实现这些场馆的教育职能,各馆首先要关注如何开展可持续的公共教育,如何以专业教育机构的标准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逐步获取大众美育话语权,中国公立艺术机构才能真正开展有效的公共教育。

  理顺了机制,开拓教育对象的同时,美术馆、博物馆既不应舍本逐末,也不要舍近求远。当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开展专场活动而放弃日常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在不自觉地放弃那些生活在美术馆、博物馆周围的公众。大多数艺术机构对自己所在社群的具体调研和为美术馆之友策划的黏合度教育项目开拓远远不够,而事实上,有效的公共教育必须面对具体社群,要因材施教,也要因地制宜。抓住了自己所在地区的社群主体,各馆的教育特色自然个性鲜明,从而发挥一个城市多个场馆的教育效能。与高校不同,公立艺术机构并不需要“抢生源”,艺术公众群体重合度很高,各馆在教育项目及展览上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合力,才能扩充整个地区的艺术公众群,并提升外地域观众的参观比。

  公共教育,首先要找到“大众”,美术馆、博物馆的观众量、社交媒体人数、会员数量、教育受众都是非常具体的大众指数。同时,美术馆的书店、咖啡吧、休息区甚至停车位、洗手间、母婴室,都会成为公众是否再次光临的因素。所以,增加与这些公众的黏合度,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公共教育的生活化也变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杨晓萌)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