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朱万章谈书鉴画

朱万章

朱万章

RSS订阅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54600

文  章:88篇

评  论:20篇

 
明清绘画中的高士形象发表于2016-12-21
  高士画在明清人物画中,和仕女画处于同等的地位。它不同于仕女画的是:仕女画大多表现的是行乐、幽怨、思恋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人物活动;而高士画则大多寄寓画家本人的高洁、脱俗的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境界。高士画往往通过描绘隐士、林泉或历史上有名的高士(如陶渊明、伯夷、叔齐等)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是一些在现实中失意文人的精神依托,有时候又成为得意文人寻求宁静的精神家园的载体。它和仕女画一样,是人物画中永恒的主题。...
明清风俗画的演进发表于2016-11-29
  风俗画主要是指在画中表现出风土人情、民间信仰、民间风俗等等方面的人物画。它也是很多明清人物画家最常表现的题材。北宋的张择端就是典型的风俗画家,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堪称北宋汴梁地区风俗的大百科全书,明代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也是如此。明代早期和中期一些画家所写的风俗画,大多沿袭了宋代风俗画风格,无论在题材、意境还是笔法、构思方面都能看出一脉相承之处。比如计盛的...
写生与无形之病发表于2017-01-27
  临摹与写生一直以来是中国画学习与升华的必由之径。临摹是熟谙前人用笔、构图之法,应物象形,而随类赋彩;而写生,则是滋养画笔,乃绘画创作的源头活水。尤其是写生一道,是画艺升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古往今来,大凡在绘画上卓有所成者,未尝不以写生为重要路径。明代早期山水画家王履所说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和清代早期山水画家石涛的“搜尽其峰打草稿”,便揭示出写生的重要性。...
粤画研究之现状发表于2016-08-24
  广东美术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来说,一直处于学术研究的前沿。无论是对广东绘画史的疏理,还是对个案的研究,在全国的区域美术史研究中,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所知的研究成果有谢文勇的《广东画人录》、李公明的《广东美术史》、李伟铭的《图像与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论稿》、朱万章《粤画访古》、《居巢居廉研究》等。由广东省政协主办的广东历代绘画展览及其丛书的出版,将广东美术的研究推向高潮。在这批丛书中...
粤画与主流画坛发表于2016-08-04
  说到广东绘画,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岭南画派”,既而想到的是现今活跃于广东画坛的那些名画家们。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其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广东绘画的历史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实,在广东,“岭南画派”只是众多绘画群体中的一部分。广东绘画包涵的元素还有很多,比如明清绘画、外销画、现代版画、油画、漫画、国画研究会、青年艺术社、中华独立美术协会……等等,因为有众多元素的构成...
不该被遮蔽的个案--马家宝发表于2016-06-22
  现代美术史上,人们对李铁夫(1869—1952)可谓耳熟能详。他在现代油画史上的地位已有定论。大凡研究广东绘画史或中国现代美术史者,都视其为一座不可绕过的重镇。但对于李铁夫的弟子马家宝(1927—1985),恐怕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尤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知道其名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更遑论对其画风的了解。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马家宝长期生活在香港,远离美术活动中心。话语权的缺失必然导致其人其艺被人遗忘。因而...
牡丹绘画的嬗变发表于2016-06-09
  中国民俗中,花卉中的牡丹芍药与禽类中的鸾凤孔翠都是富贵的象征。对于牡丹一项,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牡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周敦颐又说,“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据此可知对于牡丹的钟爱兴盛于李唐时期。至于以牡丹为题材入画,虽然没有准确的史料或出土文物证实始于何时,但据文献记载,至少可追溯到北齐时期。唐代韦绚在《刘宾客...
居派画风溯源发表于2016-05-16
  以居巢(1811—1865)、居廉(1828—1904)为代表的晚清花鸟画家,在岭南画坛树立起一座标杆。他们所发扬光大的撞水撞粉之法及其以岭南风物为描绘对象的花鸟画风,占据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画坛主流。他们不仅身体力行,创造出数以千计的艺术佳构,更开馆授徒,开创了近代广东美术教育的先河。其画风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传承,影响广东画坛一百余年。直到今天,其流风余韵已然在广东画坛时时可见,绵延不绝。(图1)(图...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