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现代绘画的策略:反图像与利用图像发表于2014-07-20
  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由此,人类加快了迈进图像时代的步伐,而图像与绘画的关系也在悄然间发生着改变。1855年,巴黎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为“摄影”开辟了专门的展厅,当时的批评家威尔茨认为,今后摄影的任务是对绘画进行哲学启蒙。20世纪30年代,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图像转向”的问题,他曾预言,图像将导致人与现实世界分裂。当本雅明于1936年完成《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的时候,图...
“雕塑明天,雕塑未来”——第二届“明天”雕塑奖侧记发表于2014-07-14
  当代雕塑何为?当代雕塑应以怎样的方式向前推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就困扰着中青代的雕塑家。就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而言, 80年代初的雕塑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摆脱题材的束缚,回到媒介,回归审美,以及改变既定僵化的雕塑观念。毫无疑问,当代雕塑的第一波浪潮是在对纪念碑雕塑的背离,对宏大叙事的拒绝,以及捍卫雕塑本体独立的运动中拉开序幕的。进入90年代后,伴随着一批年轻雕塑家的崛起,中国当代雕塑逐渐进入当...
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下的策展与策展人的价值发表于2014-07-13
  1969年,哈罗德·塞曼( Harald Szeemann)策划了“当态度变成形式”( When Attitudes Become Form)的展览。在西方60年代的展览史上,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塞曼将60年代中后期的后极少主义与观念艺术放在了核心的位置,其雄心在于,使其引领后现代艺术的发展潮流。同时,这也是塞曼宣布做独立策展人以来完成的首个展览项目。在策划1972年的“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rdquo...
“中国当代艺术语言”的焦虑发表于2014-05-27
  今天,愈来愈多的国际展览交流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中国的当代艺术没有自己的语言体系、修辞方式、表述话语,不管时代精神多么丰满,如果最终缺乏具有本土文化意识的语言作为载体,在全球化的艺术语境下,其文化身份还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视觉禁忌与解放观看--当代绘画中主体视角的转移发表于2014-01-07
  一般意义上讲,“看”主要指一种视觉性行为,但“观看”却是一种文化。虽然说任何具有正常视力的人都可以“看”周遭的世界,然而,在不同的文化、宗教与社会语境中,“观看”却是被塑造的,是充斥着权力话语的。在绘画领域,“观看”并不局限于身体性范畴,而是会涉及视觉的政治与意识形态问题。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不难发现,当代绘画的任务之一就是打破...
安迪·沃霍尔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2013-10-31
  1982年,安迪·沃霍尔来到北京,与绝大多数老外一样,他仰慕中国的长城与天安门。他不了解中国当时有没有当代艺术,也不认识中国的艺术家。就这样,他没有与中国当代艺术结缘。但他绝不会料到,三年后,同为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的劳申伯格,因为在中国美术馆和西藏举办个展,迅即在中国大陆掀起了波普艺术的浪潮。这股浪潮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90年代初流行起来的“政治波普”。直到今天,这股浪潮也没有...
现代主义雕塑终结了吗发表于2013-10-22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界就出现了“泛雕塑”的现象。不过,在那个时候,“泛雕塑”也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真正的问题是现代主义雕塑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内在危机,以及需要回应装置艺术对现代雕塑的冲击。实际上,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现代艺术的两条发展线索所形成的合力在60年代曾掀起了现代主义雕塑“去雕塑化”的浪潮。以罗丹为起点,到后来的马约尔、布朗库西、贾科梅蒂,再到极少主...
“新水墨”何以“新”?发表于2013-09-04
  2013年上半年,美术界有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如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香港艺博会,以及围绕各种“春拍”传出的小道消息。如果从新概念上看,最为抢眼的应属“新水墨”与“8G”了,不过,只要在学理上稍作分析,“新水墨”似乎比“8G”更靠谱一些。但是,即便是对“新水墨”津津乐道的人,也很少谈及“新水墨”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什么是&ldq...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