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雅昌专栏|陈孝信:王怀庆艺术中的文化气质 王怀庆艺术的语言构成特征,贾方舟的分析已相当透彻,我就不再去说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文化气质以及文化品位,来谈谈自己的认识。首先一点:王怀庆艺术中所凸显出的文化气质以及文化品位与众不同而又十分独特,既与他的前辈师长(林风眠、潘天寿、吴冠中)拉开了一个距离(影响当然还是存在的),又与他的同代人、后一辈人明显地区别了开来。他就是他,独一无二。我们知道,能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判断一个艺 https://news.artron.net/20211229/n1105795.html 雅昌专栏|陈孝信:关于文化品性与艺术个性关系问题的思考 “只有中国的巨人才能同外国的巨人较量,中国的巨人只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成长。”(吴冠中)在我看来,吴冠中的后一句话应改为:中国的巨人只能在跨文化的中国土地上成长——这样才对。包括他吴冠中自己,还有鲁迅、胡适、林风眠,乃至是徐悲鸿等等,都是在跨文化的中国土地上,才成为我们眼中文化巨人的。这个过程,向西方取经的过程,更远的就不提了,近一点的,从晚明时期就已启动,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在中华学艺社举行决澜社第 https://news.artron.net/20211227/n1105700.html “超写意”中国个案之张浩   解读张浩,应该放到一个清晰的学理背景中来讨论他。我将它分为三个不同的问题来加以剖析。   第一个问题:眼前这个时代,讲起画家、名家,甚至讲起大家,还有所谓的大师,真可谓多了去了,成千上万都不止。但要讲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mdash;&mdash;认认真真地按照自己的本性,真实地面对自己,来做艺术的,并且超越了名利,这样的艺术家就很少了,少到什么地步呢?最多是以千为单位吧。而在这以千为单位的人里面再提炼 https://news.artron.net/20180419/n996694.html “超写意”中国个案之蔡小华   我一直都认为:当今中国缺少纯粹的艺术家,更缺少有说服力的个案。可凡事都不能说绝,因为:总是会有例外!   蔡小华就是这么一个。   我与蔡小华做了十多年的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他的工作室(包括三次上韦曲&mdash;&mdash;他安在西安市郊的工作室),一次次地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友情可谓深厚!可若是有人问我:你真的了解他吗?你真知道他在画些什么吗?还真没有这个自信来作出肯定的回答。解读永远都是一个过程,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21/n991745.html “超写意”中国个案之张方白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运动中,张方白并不是一登台就十分显眼的人物(指的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如毛焰、曾凡志等)。可是,真正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人们,渐渐地就会惊讶起来,这个矮个子、头发过早地开始谢顶的中年湖南佬竟然跑到了整个队伍的前列,而且,他那铿锵有力的脚步声,越来越激动人心&hellip;&hellip;   张方白,属虎,湖南衡阳人。我甚至觉得在他的生肖和出生地的&ldquo;密码&rdquo;里面 https://news.artron.net/20180314/n991054.html 水墨之变——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问题概述   拙文《&ldquo;水墨之变&rdquo;与&ldquo;四大诉求&rdquo;问题讨论&mdash;&mdash;水墨问题述要》于去年十月放到&lsquo;雅昌&rsquo;艺术网上后,听到了不少宝贵意见,尤其史实部分,这使我感到不安和遗憾。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我利用节假日,把它重新予以修订。各位朋友的意见一一采纳。今天,请雅昌艺术网编辑重新编辑发布。值此机会,向提出宝贵意见的张羽、鲁虹、皮道坚等好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当 https://news.artron.net/20180227/n988069.html 极简中的丰富 我眼中的李华生   去年开年会期间,从顾振清口中得知华生兄罹患癌症,并说最多不过两个月时间,该去看看他。我心里就一直惦记着他。前些日子,杨凯发了一组去他病房探视的图片,当时病情一十分危重。杨凯还对我说:就看他能否挺过这一关了。痛惜的是,华生老兄终于没有挺过这一关!斯人已逝,不胜其悲。   我是17年前(2001年)结识华生的,当时他已搬入窄巷子的一座清人老宅中。我去看他,他刚起床(他喜欢睡懒觉),见我来到,便给我切茶。喝上茶 https://news.artron.net/20180226/n987814.html “水墨之变”与“四大诉求”问题讨论——水墨问题述要   中国一百多年来,由于众所周知的政、经动荡、中西文化冲撞的缘故,促使我们的水墨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里仅仅截取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来谈(却不敢说前面的半个多世纪就没有&ldquo;故事&rdquo;)。   一、&ldquo;水墨之变&rdquo;时间节点及史实概述   在近四十年里的最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大致上有这么一些:   刚改革、开放的1979-1980年,上海的&ldquo;草草社&rdquo;如昙花一 http://news.artron.net/20171010/n961071.html 蔡广斌与“前当代”水墨现象   蔡广斌是大家熟悉的水墨艺术家。他的主要特征是创作图像,并且是以人物图像为主(多取人物的局部)。从学脉源流上来看,他与&ldquo;新浙派人物画&rdquo;脱不了干系。蔡广斌是1988年浙江美院的毕业生,他肯定受到了&ldquo;新浙派人物画&rdquo;的熏陶。他的一些前、后届的同学如今都是活跃在人物画坛上的实力派人物,例如王晓晖、曹宝泉、张正民、刘西洁等。这一批实力派人物画家都是&ldquo;新浙派人物画& http://news.artron.net/20170802/n948777.html 水墨问题与笔墨之变   中国一百多年来,由于大家都知道的文化动荡、中西冲撞的缘故,促使我们的水墨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这里仅仅截取后面四十年来谈,但不敢说前面的半个多世纪就没有&ldquo;故事&rdquo;。在这个领域里,近四十年最重要的事件和时间节点,有这么一些:   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ldquo;草草社&rdquo;如昙花一现,打响了变革的第一枪,但影响有限。具有全局影响的是:吴冠中率先提出&ldquo;抽象美&am http://news.artron.net/20170703/n942182.html 水墨的现代性和当代性诉求   我发言的主题是&ldquo;水墨问题&rdquo;。具体一点说,是水墨的现代性与当代性诉求。需要说明一点,水墨自20世纪以来应该有四大诉求,除了我下面要谈到的两个诉求,还应该有:复古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诉求。这两个诉求今天不谈了,因为它们与我所要强调的两大诉求(现代性与当代性)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复古主义诉求基本上没有表现出什么现代意识,而现实主义诉求则长期受到了&ldquo;庸俗社会学&rdquo;的严重干扰 http://news.artron.net/20170603/n935268.html 著名山水画家——金兆韬一周年祭   老金走了一周年了!天妒英才,人何以堪!在我的脑海里,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如生,我心中的痛至今都难以平复&hellip;&hellip;   老金原是鞍山一家国营大企业的普通工人,可他具有了很好的艺术秉赋,一心就想画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自费去了几千里之外的湖北美院,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邵声朗教授,开始了正规的专业训练。学业结束后又回到了原单位,从此便开始了近二十年的山水画创作生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http://news.artron.net/20170327/n919145.html 策略成就格局——我眼中的谷文达   2015年春,我策划过谷文达赴台湾的一个展览,并主持了一个研讨会。这一次《西游记&middot;天堂红灯》展,我参加了开幕式,并仔细看了整个展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回去以后,应馆方的要求,提供了一篇论文。论文题目是《策略成就格局&mdash;&mdash;我眼中的谷文达》。   艺术史上的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艺术家,被动地选择了艺术史,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画成怎样就怎样。最后由艺术史来选定他 http://news.artron.net/20170218/n909074.html 解析中国当代艺术个案——张浩的“超写意线构笔阵”   我和张浩以及他的太太鲍凤霞,交往已有24年了,所以对张浩的艺术发展过程比较了解。我可以自信地说:我是有发言权的。   &ldquo;人可艺术中心&rdquo;所举办的这个展览,是非常到位、非常成功的学术性个展。可以说,你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能够如此地重视一个个案,并如此认真地展示一个个案,十分难得。首先应该肯定&ldquo;人可艺术中心&rdquo;的何总,他是艺术家的知音,不仅有魄力 http://news.artron.net/20170207/n906002.html 水墨何以会与装置发生了关系?   装置(Installation)是什么?说法自然很多,我个人比较认可的是:装置是当代艺术家(杜尚以后)对社会,对人与自然,对艺术史种种问题的新观念表达或展示的方式。自杜尚以来,它存在了半个多世纪,成为了欧、美世界当代艺术领域的主要方式。   它何以会与我们的&ldquo;水墨&rdquo;发生了关系呢?先从始作俑者&mdash;&mdash;谷文达、吴山专谈起(本文主要讨论前者)。   现在学界比较认可的,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出 http://news.artron.net/20161107/n88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