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从安仁双年展与艺术区拆迁看空间的权力变迁   空间是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也是信息与资源的聚集地。对于游离于院校、美协等主流体制之外的当代艺术,展览场所和艺术区是最为重要的空间。展览的空间被何种权力结构所支配,被何种秩序所指引决定着艺术生产的模式。而艺术区则是被边缘化的当代艺术家在城乡结合部争取到的新空间,也是自由市场与空间商品化的结果,艺术家在这个新空间里创造着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权力结构。 https://news.artron.net/20171207/n974185.html 那么多丑建筑从何而来   在所有的艺术品中,建筑是大众最熟悉的一种,我们不太敢理直气壮地质疑绘画雕塑,更不敢轻言评论音乐,甚至一部很垃圾的&ldquo;艺术电影&rdquo;,我们都认为导演别有深意可能我们看不出来而已。但是我们不惮于批评建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住在建筑里,建筑也是一时一地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思潮的直接投影,作为建筑的直接使用者和社会思潮的创造者,我们天然地拥有批评建筑的权利。于是我们常常在媒体上看到各种&ldq http://news.artron.net/20170814/n950795.html 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圈论战   导语:关于批评家闻松朱其VS诗人俞心樵的那一场在无数的微信群中蔓延开的论战,双方骂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看的却是喜从心头起,笑向嘴边生。交锋过程中,粗言与隐私齐飞,器官共液体一色,心理承受力差的观众简直恨不能自带马赛克。   我无意判断双方争论中抛出种种八卦是非,值得注意的是双方论战背后的新媒体平台(微信群)对于传统论战模式和批评秩序的冲击,以及微信群论战在艺术批评普 http://news.artron.net/20160923/n870174.html 论“艺术评论公司”的必要性   自从90年代以来,&ldquo;当代艺术批评&rdquo;的失效与失语成为艺术圈的普遍共识。经过80年代的垦荒期,90年代的批评家群体初见雏形,但是很快其影响力与公信力都大打折扣。新世纪之后,当资本进入艺术市场,艺术批评更是沦为市场交易的一个环节,成为艺术品交易的附庸。   关于&ldquo;当代艺术批评&rdquo;的批评已然是汗牛塞栋,虽然身在此山中,但是批评家们依然敏锐地看到批评界自身的问题:方法论与学科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0/n855539.html 9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精神(下)   吕澎讲:&ldquo;当代艺术已经不再讨论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就支撑着人类文明的人文主义以及知识传统的命运。&rdquo;今天的艺术家关注新技术、新媒体,他们用最新最繁复的电子技术制作作品,但是并不关注&ldquo;人文主义&rdquo;与&ldquo;知识传统&rdquo;。   很多当代艺术家并不把知识放在眼里。知识并不等同于学问或科学,科技是一种可以重复验证的定理,学问是一种观念的陈述,而知识还包括有对自由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726/n853113.html 9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精神(上)   简单来说,人类文明分三步,从愚昧和无知到启蒙和理性,再到虚无与解构。西方的启蒙时期比较早,启蒙主义把人们从精神的匮乏与权利的丧失中拯救出来,然而西方文化却在追求理性与自由的过程中,陷入工业社会的空虚和现代战争的恐怖当中,走到尽头的启蒙主义与工具理性露出阴暗的一面。1950年代,启蒙主义与工具理性穷途末路之后,西方的现代主义解体,走向了后现代主义文明,西方的文化氛围和逻辑思维发生巨变。50年代的西方文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725/n852950.html 坏蛋店的套路与价值   今天的艺术圈仿佛一个二手店,一切都不新鲜了,不仅各种艺术形式都已经出现过,就连我们的反叛与愤怒都是过期的,我们的反抗与抱怨都是二手的。最近很火爆的&ldquo;坏蛋店&rdquo;就是一家看似新鲜的二手店。   坏蛋店的老板&ldquo;邸特绿&rdquo;在公众号里以无厘头的姿态发表各种不合时宜的言论,以认真严肃的态度转发各种&ldquo;坏画&rdquo;。言论不羁、口味出格的邸特绿看似一台狂野的破车冲进光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530/n841058.html 理想主义的缺席   60后、70后两代艺术家生于红旗下,成长于文革中,理想破灭于80年代末,这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让他们有一种天赋的文化使命感和家国情怀。而今天的新一代年轻艺术家,他们不再背负沉重的文化负疚感和历史使命感。新时代青年成长于经济崛起、世风万变的快餐时代,他们对集体没有归属感,也从来没有迷信权威偶像。他们更自由、更开放,对价值观和使命感并不看重。许多人批评他们的作品游戏化、装饰化、平面化,显得矫情、 http://comment.artron.net/20151223/n803022.html 批评年轻人是最没风险的事   关于&ldquo;艺术圈的年轻人&rdquo;是永远的话题。批评年轻人是最容易的事,因为他们没有反驳的话语权。批评年轻人也是最难的事,因为老生常谈似乎也于事无补。吕澎老师大概是艺术圈最有资格谈谈年轻人的前辈。作为前行者,吕澎老师有资格谈年轻人的未来,作为历史学者,吕澎有资格回顾历代的艺术圈年轻人。这一代年轻人是炮灰还是垫脚石?我们听听吕澎有何别样的观点。文章分为三部分:批评年轻人是最没风险的事(上篇 http://comment.artron.net/20151222/n803020.html 不想做叛徒的门徒不是好信徒——评《不在图像中行动》   &ldquo;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rdquo;这是滥觞于古希腊,而后在中国各个大学的门卫室得以推广的著名的&ldquo;保安三问&rdquo;。不曾面对保安三问的人不能称之为大学生,不曾在深夜直面此终极哲学问题的人不足以谈艺术。   &ldquo;艺术是什么?艺术从哪里来?艺术到哪里去?&rdquo;&mdash;&mdash;关于此终极问题,每一代的艺术人都曾经尝试推翻前人的标准答案,给出自己的新答案&m http://comment.artron.net/20150216/n715015.html 工具还是玩具:艺术圈的微信与微博   艺术圈的社交平台与自媒体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文人雅集,艺术家在私家园林里纵酒欢歌、挥毫作画。18世纪的欧洲有艺术沙龙,艺术家在贵妇的客厅里高谈阔论、臧否作品。雅集和沙龙不仅是艺术家结交同志、应酬知己的社交工具,也是一个阶层维护自身的美学价值和秩序的工具,更是个人舒展才华、发表观点的自媒体工具。雅集和沙龙同时也是贵族和富豪在艺术圈彰显影响力的工具,也是文学家、剧作家与艺术家跨界交流的工具。 http://comment.artron.net/20150114/n702306.html 对抗还是游戏:新一代行为艺术家的赤裸叙事   有的艺术品是时代的产物,与一个时代同时诞生,仿佛时代的胎记。有的艺术品是时代的饰物,依附在时代身上,仿佛一个时代的纹身。无论如何,艺术无法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   中国的行为艺术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这块带着伤痕、救赎、悲壮和仪式感的胎记与80年代充满理想主义和历史使命感的时代底色几乎浑然一体。三十年过去,理想主义早已褪色,崇高精神淹没在犬儒与拜金之中,所谓的历史使命也在泼皮的哄笑中退场&mdash http://comment.artron.net/20141215/n689682.html 如何批评大富豪的私人美术馆   爱情死了,剩下婚姻;佛教死了,剩下寺庙;艺术死了,剩下美术馆&mdash;&mdash;这是乐观主义者的观点。而悲观主义者的论调恰恰相反&mdash;&mdash;婚姻让爱情窒息,寺庙香火笼罩了佛教,美术馆埋葬了艺术。不管怎么说,美术馆是艺术的坟墓,这是一个由来已久,至今仍流行的观点。 http://comment.artron.net/20140813/n640564.html 黄金时代的画商(下)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催生了一大批新贵,此起彼伏的革命之后,欧洲王室贵族的没落让大量的艺术品流入民间。当时的印象派已经大红大紫,立体主义也锋芒初露,古典主义还有很多拥趸,各种画派各领风骚。那是西方艺术品交易的黄金时代。 http://comment.artron.net/20140730/n635467.html 黄金时代的画商(上)   近年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一派欣欣向荣,但是画家的好日子,并不等于画廊的好日子。画廊业的凋零在春意盎然的艺术品市场中,愈显凄凉。在今天的中国,画廊这碗饭之所以不容易吃,原因林林总总。艺术圈的大咖名人也相继开了不少药方,奈何沉疴终究无起色。也许回首历史上的画商的黄金时代,可以给我们一点启发。依小弟的陋见,历史上有三个画商的黄金时代:明末清初的江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黎、新世纪的纽约&mdash;&am http://comment.artron.net/20140725/n633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