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中国当代艺术在实践中处于相对疏离的状态   策展人俞可长期致力于当代艺术研究,近年来他更是持续走访国内外顶级艺术家的工作室,观摩各类国际艺术大展,从他者的眼光正视国内外艺术的差异性和共通性。2017年,国际性艺术展览甚为繁忙,威尼斯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明斯特雕塑展、艺术家达明&middot;赫斯特的大展等展览纷至沓来,这些展览给予观者的惊喜与争议同在,热点话题更是源源不断。本刊特邀策展人俞可就&ldquo;国际大展热闹背后的冷思考&rdquo;为题 https://news.artron.net/20180125/n983024.html 进退两难的尴尬 当代艺术的平面媒体转型   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艺术杂志的逐渐增多,艺术媒体的样式也更趋多元化。这不单改变着艺术杂志从业人员思考问题和观看事物的方式,同时也迫使他们去面对如何适应社会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变化。专业杂志&mdash;&mdash;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怎样才能适应新的时代精神,而对艺术和大众构成它的影响力,现在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传统专业媒体是一个复合概念,一方面,它限定了媒体的表现形式,即传统的 http://news.artron.net/20170822/n952168.html 叛逆的先行者——王广义   创作叙事常常受困于艺术中那些正确的解释。而我们总会问,是艺术家的创作构建了我们认识艺术的新维度,还是艺术史的写作、以及相关领域,如艺术批评、策展人、美术馆等共同进入到探讨艺术的现实中,而有所期待。实际上,今天已经很难再以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来囊括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在各地的中国当代艺术。这使我想起了1986年发生在广东珠海的一次会议。其中&ldquo;北方群体&rdquo;的中坚人物王广义毅然 http://news.artron.net/20161125/n887602.html 置换景观——读庞茂琨新作   现代主义的思辨之旅让我们发现了文化再生的意义,有时是建立于挪用、转换之中,甚至可以指鹿为马。关键的问题在于,作为文化人或者艺术家自己所采用的艺术观念、媒介以及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是否能与其创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与当下社会、文化、生活构成有意义的关联。如蔡国强挪用了《收租院》,由于改变了时间、空间的关系,引伸出了作品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含义;波伊斯把黄油放到美术馆,转换了食品的物质特性,让我们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19914.html 渺远的静寂——读韦嘉的石版面   1999年夏天,韦嘉离开了他学习了四年的中央美术学院,重新回到故乡,开始了他在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生涯。四川美术学院以及四川省的版画创作在中国美术发展的进程中,曾经有过值得骄傲的历史,但韦嘉似乎并不在乎过去发生的一切。或许是他对新事物太敏感,所以他在创作的初期就完全游离了有着强烈乡土特征的版画传统,而去寻求另一种他自己称之为“内心的真实”的东西。尽管绘画中的一切对于像他那样的年轻人来说,还很不确定,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8.html 同感,同感:青年艺术展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达明安&#8226;赫斯特为首的一群年轻人“叫喊着”登场,使沉寂多年的英国当代艺术圈一片哗然。尤其是,1995年的泰纳奖(The Turner Prize)颁给赫斯特“母子分离”这件作品之后,引起整个欧洲关于当代艺术“迷失”的思考,泰纳本人地下有知的话,或许都会质疑这个奖项归属的正确与否。   然而,赫斯特却申明“我要将艺术变成每个人都能相信的东西”,他将人们不屑或不能传达的隐私包装上美丽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7.html 戏浪——当代艺术邀请展   “人生如梦”这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的确实是不言而喻的美好事实,相形之下的中国当代艺术,更是史无前例地经历着惊喜若狂的洗礼。在艺术市场推波助澜的作用下,在中国由来已久惯性的金钱运作中,花园洋房、豪华轿车、妙龄美女不期而至,在当代艺术如日中天的时刻接踵来到艺术家的身边——这样一来,不得不使中国当代艺术家在二十一世纪这短短几年中,迅速地改变了自己坚持已久的批判现实主义态度和对西方现代艺术的青睐和模仿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6.html 另一种图像:关于“转向’2003”展   无法绕过的艺术现状   假如有这可能的话,我们期望绕过两种背景下为中国艺术提供的模式,这是一种既清楚然而又十分模糊的模式。几十年的艺术实践证明:当中国艺术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背景之中思考自己的出路时,很难说我们得到比失去的多还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意识背景中,我们将用什么样的艺术来分享和强化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以怎样的态度来跟进这个时代前行的步伐,并与这个时代产生休戚相关的文化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5.html 玻璃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   中国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抽象艺术,从来就是一个很边缘的话题,这里不单是长期以来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早已扎根于传统艺术赋予我们的视觉经验之中,更重要的是:在何为抽象艺术的理解中,我们只能在西方的艺术史中追寻踪迹来填补我们在这方面的视觉缺陷。所以当我们从上个世纪初在马列维奇、塔特林的实验中,体验到一种被称为四度的、极致的、音乐似的、或者说将色彩和线编制成为另一种艺术自由的端倪时,人们就不得不习惯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2.html 坦克库,在实验中前行   用艺术的方式对那些散失了公共记忆和个性的废弃工业建筑物实现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今日都市的一个时髦热点,成为一种城市文化发展的全新方式和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可以说,这类以废置仓库、厂房为媒介的艺术空间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生态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2000年,四川美术学院从兵工厂购得了坦克仓库,以总策划罗中立为代表的,怀揣当代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们开始酝酿一个共同的梦想:把这块增经用于备战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60.html 英国昨天的艺术与这里今天的空气   对多数中国人而言,真正意义上对现当代西方艺术的阅读,仍然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是以创新实验为前提的,这点刚好与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审美习惯,以及文化需求上的“形而上”观点相悖,所以怎样去适应当代艺术为我们提供的视觉幻想,怎样与我们必须产生联系的国家在文化上形成互动,正好成为了中国在文化转型时期在更大范围里需要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是在以西方当代艺术为参照的情境下展开的,而这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59.html 都市中的嬉戏——熊莉钧和她的绘画   21世纪,位于西部的城市重庆并没有因为新世纪的到来而改变这个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码头文化的顽习,自足的文化还是那么津津乐道地联系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全球化所带来的漫游,或多或少地让这个内陆城市偶尔也会在这样的语境中体验出时尚生活的文化乐趣和嬉戏态度。然而,这些混杂的、若隐若现的外来文化,在烟雾弥漫的城市显现出的不光是听觉,同时也带来了视觉上的不确定性。由此,我们很难说哪些是不真实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58.html 威尼斯版图——风格迥异的国家馆   当1895年威尼斯市的市长塞尔瓦蒂科不是作为艺术家、艺术策展人,而是作为政客突发奇想地把16个欧洲国家聚合在一起,开始了影响艺术发展进程的“两年展”之旅时,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大陆就一直与其之失之交臂,在现代艺术100多年来的喧嚣声中,始终处于尴尬的境遇。只是到了今年,20多年文化转型的历程,终于使中国在威尼斯双年展里获得了一席之地。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组委会也给《当代美术家》杂志发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57.html 强调地域特征的釜山双年展   受本届釜山双年展组委会的邀请,我于10月来到这个拥有韩国最优美海岸线的城市,尽管为期三天的行程似乎不足以对展览中呈现的每一件艺术品,以及艺术品背后的寓意做详细、深入的了解,而语言的障碍也带来观看和交流方面的困难,但身临现场的体验却让我对这个有着强烈地域特色、并致力扶植本土文化产业的民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本届釜山双年展的主题命名为“隙(裂痕)”,似乎就旨在以艺术的方式来消解文化隔阂,从而在多元化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56.html 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卡塞尔日记   时间:2002年6月   地点:德国卡塞尔   事件:11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及相关的活动   6日   夜行的拥挤,使我们对欧洲列车有了不同于自己想象的看法,不过我们一行三人总算到了法兰克福,在经过从英语到德语的艰难转换后,我们又转乘了直抵卡塞尔的短程列车。上午10时,来到德国这个宁静的小城,在留德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与文献展的组委会取得了联系,填写完一系列表格后,很快领到了相关证件,这样我们就有了一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3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