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传统的“通道”--新水墨画的视觉质感   绘画作为视觉手段,通常涉及图像、语言等基本要素。图像,构建画面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抑或说主体以怎样的方式理解外在世界;语言,扮演&ldquo;支撑&rdquo;图像目标的辅助角色,兼带主体以怎样的状态面对外在世界。当然,如此区分稍显主观。一幅绘画作品的生成过程,两者并非如此泾渭分明&mdash;&mdash;图像、语言共同构建了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对话过程。无疑,这些视觉要素在绘画作品中的生效机制,基本建立于主体 http://comment.artron.net/20140303/n574278.html 色彩的“角色”——新水墨画的视觉次序   作为视觉&ldquo;工具&rdquo;,色彩通常被理解为&ldquo;修辞&rdquo;&mdash;&mdash;无论再现式&ldquo;随类赋彩&rdquo;,抑或表现式&ldquo;墨分五色&rdquo;,都是既定目标下的&ldquo;适应性手段&rdquo;。何为&ldquo;适应性手段&rdquo;?就是围绕&ldquo;意义生产&rdquo;形成&ldquo;图像组织&rdquo;的原则,造型、线条、色彩、笔触等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原则而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1230/n552826.html 因为爱你,威尼斯   中国艺术家太爱威尼斯了。他们以温州商人席卷楼市的热情,飞扑而去,在静静的初夏。除了火热的爱意,没有任何原因可以解释中国艺术的组团批发,在威尼斯。诚如艾未未父亲的诗句&mdash;&mdash;&ldquo;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dquo;。中国艺术家对威尼斯的深情,如诗人般热忱。从1993年开始,这漂浮于亚得里亚海水上的土地,便成为中国艺术&ldquo;成功&rdquo;的代名词&mdas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702/n471084.html 观非所观--新水墨画的言说结构   绘画,作为视觉认知结果的描述,首先显现为&ldquo;图像&rdquo;与&ldquo;意义&rdquo;的生成结构。什么是&ldquo;图像&rdquo;与&ldquo;意义&rdquo;的生成结构?一般,我们会将之理解为&ldquo;形象&rdquo;与&ldquo;主题&rdquo;的关系。但&ldquo;形象&rdquo;与&ldquo;主题&rdquo;仅是&ldquo;图像表述&rdquo;,并非视觉认知结果。作为视觉认知,它需要显现&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408/n434540.html 无需定义的“新水墨”--写在“新水墨切片系列展”之前   对&ldquo;新水墨&rdquo;的关注,不能&ldquo;固化&rdquo;。如果以&ldquo;定义&rdquo;方式来界定&ldquo;什么是新水墨&rdquo;,我们只会落入陷阱 &mdash; 市场所需要的&ldquo;口号&rdquo;。也即,&ldquo;新水墨&rdquo;并非&ldquo;风格概念&rdquo;,而是水墨的一种&ldquo;状态&rdquo;。所谓&ldquo;状态&rdquo;,是指水墨在新资源(包括视觉资源、思想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408/n434526.html 概念超越——重新勘定的“工笔画”边界   成为概念的&ldquo;工笔画&rdquo;,是一种&ldquo;负担&rdquo;。因为它对&ldquo;技术&rdquo;的强调,使观者容易忽略&ldquo;绘画&rdquo;的意义&mdash;&mdash;观看世界的通道。在工细、严整的意向下,&ldquo;工笔画&rdquo;形式美成为观看中心,关乎&ldquo;图像何以生成&rdquo;、&ldquo;认知何以呈现&rdquo;等问题,却不为人重。这导致&ldquo;工笔画&rdqu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45674.html 2011年水墨(中国画)年度报告   相关链接:   2011 年中国书法年度报告   2011年以水墨为媒材的创作及活动,格局上没有太大变化,仍延续着近年来&ldquo;多轨&rdquo;状态,&ldquo;不温不火&rdquo;地演进。所谓&ldquo;多轨&rdquo;,是指在官方体制及民间收藏等多种力量的选择、推动下,创作与活动呈现出&ldquo;多种样式&rdquo;、&ldquo;多种圈子&rdquo;、&ldquo;多种声音&rdquo;同时并存,且相对隔离的状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35172.html 新国画——中国画不得不进行的改造   新中国尚在筹备期的1949年4月,北京80余位画家在中山公园举行了&ldquo;新国画展览会&rdquo;,展出作品多为画家于北京解放后创作。该展览所用名称&ldquo;新国画&rdquo;乃徐悲鸿于1947年提出,是基于前20年来&ldquo;绘画之进步&rdquo;,建立&ldquo;新国画&rdquo;的构想&mdash;&mdash;&ldquo;既非改良,并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造化而已&rdquo;[1],其意更多着眼于徐氏强调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38157.html 主流当代艺术两种“技术化”手段   一、&ldquo;图像&rdquo;的技术化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玩世现实、波普、艳俗等以图像为中心的艺术表达之后,毫无疑问,&ldquo;图像化&rdquo;成为一种潮流,并因商业成功而广为流行。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图像从各个角落涌现出来,充溢于我们的视野。然而可悲的在于,如果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当下流行的&ldquo;图像化&rdquo;作品与90年代初期的图像作品并不相同&mdash;&mdash;它们更多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13348.html 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下)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关链接: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上)   五   如此的画作公布于众,对画家创作倾向的影响是明显而具体的,前述陈师曾论花鸟即为一例。另贺履之在《篑公论画》中言及:&ldquo;昨与诸君诣文华殿,观清室大内之所藏矣,其大殿及东西两内之所陈列,如唐岱、方琮、袁涛、金廷标等,内廷供奉之画,弥望皆是,彼皆羁身画院,濡染富贵习气,故笔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04020.html 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关链接:古物陈列所的成立与民初中国画(下)   内容提要: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原先&ldquo;秘不示人&rdquo;、&ldquo;深藏内府&rdquo;的古代绘画作品,是促使民初中国画背离晩清&ldquo;正统派&rdquo;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中,古物陈列所则是此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本文根据新史料,驳析了一些关于古物陈列所的错误认识,系统梳理古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04019.html 艺术是否需要自证?   当把文章题目命名为一句疑问后,我发现,最初源于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图像与绘画性的思考,被引向了一个艺术哲学的命题中。因为&ldquo;问号&rdquo;的使用需要我回答,但答案又并非中国当代艺术所独自面对,而是世界范围内艺术发展所普遍面临的。   其实,这样的疑问在古典艺术范畴中无需回答,因为手感所代表的绘画性是艺术成立的基本条件。但,时空改变的今天,这个问题却足以引发我们思考&ldquo;艺术的本质到底是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97882.html 认知眼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派”之命运(下)  &nbsp;&nbsp;&nbsp; 相关链接:认知眼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ldquo;传统派&rdquo;之命运(上) &nbsp;&nbsp;&nbsp;  三、真实与误读&mdash;&mdash;民国时期的激进与传统   如果我们将传统派与激进派都视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的动力,那么它们在这个过程中孰轻孰重?这是带有陷阱的疑问,很容易将我们引入对历史的简单判断中。以一种适当的眼光看,这两者在历史中都发挥了不尽相同的作用,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93711.html 认知眼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派”之命运(上)  &nbsp;&nbsp;相关链接:认知眼光与二十世纪中国画&ldquo;传统派&rdquo;之命运(下) &nbsp;&nbsp;  一、矛盾与简单&mdash;&mdash;&ldquo;熟悉化&rdquo;之知识经验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画传统派,即便今日,我们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都难称客观,多混乱而缺乏标准,往往出于某种判断需要而加以肯定或否定,缺乏相对谨慎、中肯的研究态度。甚至,会因不同叙述目的而前后矛盾。诸如有论者在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93706.html 在场,是一种自我体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相关链接:&ldquo;在场&mdash;&mdash;中国当代绘画提名展&rdquo;前言   就经验而言,&ldquo;在场&rdquo;是一种出现,是一种介入。但这种感受似乎不那么深刻,于是,&ldquo;在场&rdquo;便成为一种哲学化的存在本身。其实,人有时候是很无助的,因为无法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89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