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2021再谈新绘画|王春辰:关于“新绘画”及其边界 (本文为作者王春辰撰写于2009年)CIGE和艺术北京都举办完毕,看过它们之后,更加深了对我国的绘画问题的忧思。问题相当严峻,如果我们对于绘画的理解竟如此单一的话,那真是绘画思想的悲哀,也是我们对艺术理解偏差的悲哀,当然也是艺术教育不足的叹息。这教育并非是指学校,而是自我对艺术的阅读和多方位的深化。讨论中国绘画问题,应该是与世界绘画体系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是,中国之新绘画如何自成一体。绘画的命题是绘画问 https://news.artron.net/20210323/n1093099.html 陈曦:规则之外 陈曦一直活跃在当代中国的艺术里,总是保持了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她从1987年考入中央美院读书开始,就没有停下过她的艺术创作和探索。在这三十年里,陈曦的每一个脚步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她的每一次新作都获得艺术同行、艺术评论家、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她豪爽开朗,很有侠客的气魄;她充满激情,所以敢于、有能力突破一个又一个边界,从绘画的学习到绘画的实践再到绘画的突破,她都表现出一股豪气。对于艺术家而言,豪 https://news.artron.net/20210310/n1092518.html 手稿的定义、边界与研究 &nbsp; 在美术史、艺术研究中,手稿都是重要的材料。通过对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到完成的作品的创作过程,或最初的构图与完成的作品的差别。对这些差别,研究者做出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要的历史作品,研究者都试图从手稿的角度去揭示作品所可能包含的密码,或不解之谜。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到底是来自于模特,还是另有原委。研究者通过达芬奇自画像手稿进行研究和对比,也对完成的作品进行X光扫描 https://news.artron.net/20180110/n980754.html 基弗展来了,真是一件好事   《纽约时报》在报道这次基弗展争议时用了&ldquo;蓝筹股&rdquo;(blue-chip)来定义基弗。而央美美术馆因为爱基弗的艺术和对著名艺术家的敬意,所以才接受办了这个展览。   世界是矛盾的,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贝亚特几年前在德国做过基弗的个展,基弗没有反对过,当她来中国做展览时,却反对了;当德国藏家买基弗的作品时,基弗没有反对过,当藏家收藏的作品来中国展时,基弗反对了。他们反对的不是基弗展,是不经画 http://news.artron.net/20161124/n887123.html 不放弃现代性 与当代性同行(三)   当代中国艺术是已经发生的艺术,无论从哪一个时间节点写起(1979年、85新潮、89之后等等),都是一个被部分看到和部分写到的故事,它的历史原委、现实发生、理论命题、批评叙事、形式维新、社会际遇、话语权力、社团群体、媒体出版、收藏积累、学术格局等等都有值得描述、阐释、辨正、梳理、论证的空间和课题。它首要解决的不是下一个定义,来确定&ldquo;什么是中国的当代艺术&rdquo;,而是来确定这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912/n508977.html 不放弃现代性 与当代性同行(二)   我们今天在这里说&ldquo;中国当代艺术&rdquo;似乎仅仅是国族内的一种艺术,在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一概念在发生着社会-文化含义上的变化:生活在中国的艺术家才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吗?生活在中国之外的呢?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又如何呢?目前这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艺术家还没有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群体,虽然人数不少,但这种现象成为不成为中国的当代艺术的一种现象?从今天的全球状态看,各个国家的区域内都有大量不同国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912/n508972.html 不放弃现代性 与当代性同行(一)   对中国而言,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当代性都可以统一为中国的现代性[1]。中国的现代性不解决,后现代性与当代性在中国语境里都失去应有的历史参照、现实参照。对于欧洲已有三个世纪的现代性发展,哈贝马斯尚且认为没有完成现代性[2],那么对于中国,真实意义的现代性也并没有完成。现代性之复杂,已经是国内外的公案。对于中国,至少包含国家政治的现代性,这是民主化之路;在文化上,现代性也是多重矛盾,指向不一,但文化的根系夯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912/n508967.html 什么是好的艺术   要想在今天回答这个问题可谓是难上加难。不是说我们不能给出答案,而是当我们给出一个回答的时候,另一个答复又迅速出现,肆虐地反对着前一个。首先,&ldquo;什么是艺术&rdquo;的问题已经被颠覆,迄今无法获得共同理解的&ldquo;艺术&rdquo;定义,那么在回答&ldquo;什么是好的艺术&rdquo;的时候就必然是歧义横生、百辩难清。但是,另一方面,被称作&ldquo;艺术&rdquo;的物品、行为、活动又满世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17/n464242.html 威尼斯手记之六   碧波荡漾的威尼斯海上,是紧张的,但要象水一样流动,不拘形式。人要大气,可成大事业。水至大而无形,不求所在而无不在,其力可穿千秋&nbsp;。&nbsp;人们对于威尼斯双年展还是不同寻常的心态,它还是具有它特有的吸引力,否则人们不会焦虑不安紧张,放下即是佛,专执便坠迷痴,这也许是扑剌剌地露出本质的法契&nbsp;。&nbsp;威尼斯今年的天气变化多端,昨日寒气凛冽,今日便阳光明媚;人们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心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7975.html 威尼斯手记之五   威尼斯布展进行时,每天走过现场,这里是一个工地,一切都在等着开幕和六个月的展示,但六个月又都拆除,一切归于平静,就象平时在美术馆做展览也是搭起来,一个月再拆掉。此刻,你不觉得这是艺术,不过一个搭建与拆除的活儿。艺术重要也不重要,不过都在转念之间,不争才艺术。威尼斯不提供艺术的根在哪里的答案,它却消解着很多有力度的艺术;因为这里太舒适了,被称为意大利第一大旅游城市,游客摩肩接踵,是我去过的所有的地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7.html 威尼斯手记之四   每天都感受开幕前的紧张,因为进到军械库,经过每个馆的门口,都能看到布展人员忙碌的身影,甚至这时候你都不认为这些和艺术有关,怎么看都像工地,哪里有艺术的气息。但是你不得不尊敬这一切,这是他们在为开幕后的展览做着准备,虽然这些只是按小时计价的工作,但一切都是为了开幕后盛大的场面和之后六个月的观看。这种艺术社会学效应和旅游经济学效果真值得辩证。正好昨天歌德学院约稿,要写一下&ldquo;什么是好艺术&am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6.html 威尼斯手记之三   来了威尼斯都是中国的艺术,对于参观者不分它是谁来组织的,就如我们去看其他国家的艺术,一下子就平和了。反过来,我们也会问自己该怎么办,如何进行交流。这里是一个空气清丽、草木树丛繁茂、水系环绕的地方,人们来这里首先喜欢的是这个地方,没有不赞美它的环境之好,其次才去参观领略这里举办的艺术展览和活动,这样的双年展与城市生活是交融在一起的,看这些来的人的姿态就能感受到时间的节奏放慢了、人们的心情愉悦了、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4.html 威尼斯手记之二   天又晴了,人们说威尼斯的天气超准,从不食言,估计是练出来的。游人如织,人们生活在惬意中,想一想把双年展创设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旅游胜地,是生活的惬意之地,艺术为人的生活锦上添花,展览艺术是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100余年之后看威尼斯双年展,应该说这是祖先的发明和后人的光大。今天再创设双年展还是要有今天的特点,但坚持做下来才是根本,办法会随着做下来改进,但坚持做下来才是根本。办法会随着做下来改进,如果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3.html 威尼斯手记之一   威尼斯也有大雨和海浪,波涛汹涌,泛到岸上,有惊无险。这就是自然的道路,来到威尼斯要学他们做百年双年展的经验和方法,人文地理共一家,越是这样的环境越要体会自然、什么是自然以及自然何以是真正的社会属性。在威尼斯,人们每天出行都要乘船,船随水摇晃,遇到大风下雨,风浪急,船晃动更大,但我看到人们站在甲板上稳如泰山,甚至靠在船护栏上读书,真担心船一晃他们会掉入水中,但是没有。人们的平衡能力太强了,这是不 http://comment.artron.net/20130603/n458320.html 尤伦斯清盘带来的效应和启示   尤伦斯将出售所有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这件事在圈内引起很大的震动。在我看来收藏家拍卖自己的藏品,这个行为本身没有什么对与错。近几年,尤伦斯在中国非常有影响力,做了很多事情,与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特别是明星式的艺术家都有很多合作,收藏了他们的作品。其实,这件事情主要是对这些人造成了一种不安和紧张。尤伦斯如此大批量拍卖这些作品,必然会对作品价格造成影响。对于拍卖者来讲,即便价格比现在市场上的价格低,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6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