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陈默:光亮闪烁间的异类——印象方力钧   最近坊间热议话题 : 关于一本书,一本百人围观议论一个人的书,书名《方力钧&mdash;&mdash;100个人口述实录方力钧的艺术历程》。口述方式,古已有之,他是人类历史积淀中最为鲜活诚实的记录样式。而在网络横行霸道的时代,虚拟已被滥用,戏谑已成常态,真假已经莫辩,回头查找,唯有口述来得真切靠谱。这就使得传记方式显得与众不同,围观者围之,围观者再成被围观者,观里观外,围里围外,道长论短,争吵起伏,纠缠交 http://news.artron.net/20170622/n939912.html 八十年代在央美的故事   我出生在新疆兵团,从中学开始学画,并在团场绘画比赛中得过第一名。恢复高考后,先是在一般高考中考取了塔里木农大,后在征求志愿时我选择了放弃,转而参加自己喜欢的当时仅有的艺术类学校乌鲁木齐第一师范美术中专的的考试,从阿克苏考区上万名考生中胜出,毕业后在阿克苏文化馆做专职美术工作。1982年再次参加高考,当时分别考取了中央美院美术史、中央工艺设计、西安美院油画、新疆师大美术等院校专业,其中三个是绘画和设 http://comment.artron.net/20160812/n855517.html 消费悖论的学术矫正   相比我们正处在的高新科技尖端统治的后信息时代,上帝的&ldquo;制造&rdquo;能力仍略胜一筹。他不仅&ldquo;弄&rdquo;出了亚当厦娃和他们的数十亿子民,并霸气十足地繁衍称雄出那个曾以生物多样化自豪的地球的人类帝国主义。继而发明货币与消费概念,在不断加固人类统治地位的同时,&ldquo;润滑&rdquo;着历史巨轮,在&ldquo;兄弟物种&rdquo;尸骸铺就的血路上隆隆前进。   伴随人类文明发端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03723.html 与人奋斗:未有穷期的艺术长征   作为生存经验,具有在自然生态学与社会生态学双重层面上的精神历炼,与人奋斗,从来都以并不单纯的内容过程,置换被频频移位的单纯目的。这个命题的被发现,是在人类&ldquo;胜&rdquo;了天地造物主后,所遭遇的在欲望的窄门口无法逾越的来自人类本体的有形与无形障碍。有形者,是生物层面的由钙加蛋白质加水份构建的肉身概念;无形者,是阴阳五行加道德法度加欲望贪婪堆彻的文化精神概念。相比与天地造物主奋斗,并不对等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02601.html 陈默:林风眠的现代人格(一)   相关链接:   陈默:林风眠的现代人格(一)   陈默:林风眠的现代人格(二)   陈默:林风眠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00710.html 切开本元世界的流动剖面   天道苍苍,史海茫茫。一条由人类文明初始开凿的&ldquo;流&rdquo;,从本元世界破壳,淌过远古,出峡道,润平原,育生灵。种族肤色存异求同,人文血脉气和相融。有明确记载和物证相印的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自有&ldquo;流&rdquo;的本色异质,更有&ldquo;流&rdquo;的浑厚激情。它负载着人文历史基因传码,并在不同历史剖面积淀着有待博发的势能,对不同的&ldquo;未来&rdquo;与&ldquo;当代&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00372.html 打开自在的天窗   打开自在天窗,透些健康空气,强身益体,洗目醒脑,对活于当下的芸芸众生而言,好处自不待言。这&ldquo;众生&rdquo;里,得益更多的应该算那些以笔墨为生的文人们。然而,简单却不乏厚重的道理,在今天似有难以为继之虞。&ldquo;自在&rdquo;的好处被多人忽视,选择&ldquo;不自在&rdquo;,业已成为那些聪明其表愚蠢其内的&ldquo;智&rdquo;者的荒诞选择。曾有过的荒诞历史,给了不少国人以荒诞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200124.html 在传统的边缘改造传统———读姚海作品有感   所谓&ldquo;传统&rdquo;,是指过去已发生的经过滤沉淀的文化事实,以及由萃取的经典事实传导的可资后人研究的经验的概念称谓。漫长的东方文明史,就是由这些不断发生的事实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堆积整合而成,其特征是稀有而珍贵。很显然,历史上那些鸡毛零碎如过江之鲫的庸俗事实和经验,只能被大浪淘沙,无影无踪。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而称史书为&ldquo;青史&rdquo;。被青史记载留名,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价值的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9762.html 刘洵:飘移中的模糊坐标   坐标方式是人类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发现。其原理是由上下左右的直线交叉点决定出某一定位的存在,并根据定位数值进行相关深度运算。倘若其横向或纵向直线发生不定形飘移,则坐标法的本质变异,坐标结果的模糊亦属必然。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为我们形象地演义了上述问题的成因,也启示后人:所谓定位法则是人拟定的,发生变异也是人造成的。问题的关键在于&ldquo;变异&rdquo;的健康性、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其存在的精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9251.html 虚实逻辑 混沌相生——余极的艺术轨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余极从&ldquo;架上&rdquo;走到&ldquo;架下&rdquo;,开始了十几年不间断的新艺术实验历程。这其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很不平常。寻找他的艺术轨迹,不能缺失其生存背景。余极从四川美院毕业后的十几年里,一直居住在成都,直到前两年去了北京。在当时,这里并不被艺术界看好,以至于90年代的几种本土艺术史著作,鲜有提及成都。原因可能是这里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8622.html 网络纠缠中的线索——读罗杰   也就仅仅数年功夫,人们渴望又担忧、期盼又恐惧、慌乱又迷茫的网络大潮,强度超过印度洋海啸,在人们的不知所措中,临空砸下。它砸出了一片新天地,砸出了一个新世纪,也砸出了许多问题,带出了许多思考。渴望与期盼,是因为网络的增长值、附加值、模糊值在一种晃动中,充满勾心摄魄的诱惑;担忧与恐惧,是因为网络给人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将不可避免地让人们付出从责任良心、效率价值到社会问题等方面的不一定划算的代价。退回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8230.html 木秀于林之辩证法——再读林茂森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古人一解;木秀于林,栋梁之材,乃今人新意。前者强调&ldquo;出众&rdquo;风险,后者注重精英价值。二者之间,风险是相对的,价值是绝对的。古人在辩证法的掩隐下,道出做人为事之精妙所在:平庸无恙乏善终,精英历险得佳境。故有&ldquo;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dquo;之咏叹,激励古今圣贤达人,求知不辍,拓新未止。   艺术家林茂森,其姓名与前述话题偶合,事出无意,情至必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7329.html 元素之重要与态度无关   提出这个命题,如同讨论水之于生命的上下文意义,阳光之于生物的存在意义,多少有些明知故问空叹无奈。然而人类的进化史明确给出我们如下信息:由猿到人,猿已不重要;树长成材,根已不重要;木做成舟,木已不重要;卫星上天信息高速,各种化学元素已不重要。倘若如上信息判断果真能成立,人类的文明史早已终结。由人类发现其实早已存在的物象构成基本对象并服务于人类的&ldquo;元素&rdquo;,一直享受着被开发被利用的婢女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6201.html 公共艺术的当代特征   2005年12月1日下午4时,艺术家朱成与批评家陈默,在位于成都红星路东升街的沁茗缘茶楼,进行了关于&ldquo;公共艺术的当代特征&rdquo;的访谈对话。以下朱成简称&ldquo;朱&rdquo;,陈默简称&ldquo;陈&rdquo;。   陈:从第五期《大艺术》开始,开辟了&ldquo;公共艺术空间&rdquo;栏目。该栏目有一定的学术定向性,将对国内外的公共艺术热点进行关注。朱成先生作为本土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在公共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0767.html 我们有多少资本玩艺术?   尽管艺术市场在这几年慢慢回暖,并在2007年迅速升温,但从大四川的概念看,本地资本对艺术的兴趣还没有真正形成。尤其在当代艺术部分,说四川拥有的是&ldquo;一流的艺术资源,三流四流的收藏&rdquo;,并不为过。优质的艺术家和劣势的收藏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不客气地说,现在四川的资本群是个不思进取、坐井观天的陈旧小圈子。   四川资本&ldquo;小富则安&rdquo;的不佳状态,是和文化传承有关的。清朝 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19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