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观点频道]]> 雅昌专栏 | 冀少峰:造境——读张广慧的画 造境——读张广慧的画冀少峰张广慧近期的视觉图像世界的确耐人寻味,并引人深思。这既是对之前版画经验的续写,亦是补充,一种不可控性和偶然性扑面而来。就像时下流行的摸盲盒那样,曾经“废弃”的板材、“丢弃”的样式,在不经意间,汇集在当下的图像间。版画复数的特点,印痕之迹都被去掉了,但艺术的书写性、绘画性、观念性却愈发的强烈。这诚如沈嘉禄在评王安忆的《一把刀,千个字》时所言:“……前期处理,唯有执爨高手才能 https://news.artron.net/20220512/n1109655.html 雅昌专栏 | 冀少峰:以图像叙事呈现“工业记忆”和“中国自信” 武汉是新中国工业重镇,亦是中国工业版画的发源地,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长江大桥等重要的建设项目都在这里。20世纪50年代,武钢汇集了各地援建的工业大军,并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的美术创作活动,1956年开办了第一个业余美术训练班;1959年成立“工人业余版画创作组”;1963年,“第一冶金建设公司”(简称“一冶”)从武钢中划分出来,在“工人业余版画创作组”基础上形成了“一冶”工人版画 https://news.artron.net/20220328/n1108251.html 雅昌专栏 | 冀少峰:“山水引”王清丽艺术展前言 对于王清丽来讲,她的艺术路径贯穿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四十年。她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四十年风雷激荡的变化中,她的画风也不断地在发生改变。她从有形到无形,从有限向无限转变,但她始终饱有着对艺术的一种炽热的激情:绚烂奔放、开阔、开放,就像她的人一样:有着一种披肝沥胆式的热情开朗、不拘小节,一出手就大气磅礴。《山水引No.3》王清丽240cm×180cm×3木板丙烯2021年湖北美 https://news.artron.net/20220320/n1108000.html 雅昌专栏 | 冀少峰:窥探的公共性 ——再读周虹的画 周虹通过个体艺术力量不断内化与外放的交融而不断革新其视觉叙事形式,并以此持续在阅读者的视觉摄取区间内留下了深刻印记。而在她内敛的背后,又藏有丰盈且独特的图像编码新范式。这也使阅读者始终对于周虹的视觉图像表达抱有不同的惊叹与期待。阅读者惊叹她的勤奋努力,才情尽显与时刻能捕捉可视化图像本质的激情表达。期待她能够带来不同过往的新的视觉图像世界与可持续传播的新阅读模式。很显然,历经“魔方”系列和“二维码” https://news.artron.net/20220303/n1107519.html 艺术号·专栏 | 冀少峰:内心的真实——读许宏翔的画 许宏翔的视觉图像表达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写照。他希冀用图像去触及真实的社会现实,但现实的沉重和碎片化往往又把这种内心真实的对未来美好的渴望击的粉碎,但视觉图景所传达出的艺术新一代的艺术特质,开放的艺术视野,奔放的艺术激情,自由的艺术表达,以及扑面而来的那种迷人的色调的确为每一个走近其图像世界的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合成NO.10|SynthesisNO.1090×60cm木板油彩、转印|OilonBoard,TransferPrint2020很显然 https://news.artron.net/20210312/n1092626.html 冀少峰:解放版画——读方力钧的版画 方力钧2003.2.1400×852cm木刻版画2003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么40年过去了,今天的方力钧被认为是“历史的一代”。他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创造的神话,连带着他的光头成为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印记,并终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叙事,以致于这些符号不仅烙上了深深的当代艺术史印记,亦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播撒着巨大的名声。但受光环和名望的遮蔽,殊不知,版画亦是其进入当代艺术的核心领域并释放其激情 https://news.artron.net/20210128/n1091166.html 冀少峰:徐勇民的视觉图像表达   谈论徐勇民的艺术,如果仅仅从其视觉图像的单向度来谈,很显然,难以对徐勇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探寻真实的徐勇民,只有回归其日常,在日常的生活图景中,在其艺术叙事生活化的表达中,结合其随笔、游记、信札,闲情笔意及日常化的写作,随性随情的涂抹&hellip;&hellip;阅读者才可以看到一个立体的、真实的徐勇民。 https://news.artron.net/20181011/n1026514.html 冀少峰:从地门到天井 昭示生命的印迹   无论是参加研讨会,还是朋友聚会,傅中望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谈着论着,他往往就成了话题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在雕塑艺术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更因为其为人的笃实、坦荡、真诚与宽厚也着实令人钦佩。傅中望的为人也如他的作品《物以类聚》一样,在散发出强烈的磁性的同时,也强烈地吸附着你,令你无法或再也不想脱离。 https://news.artron.net/20181113/n1032436.html 冀少峰:鲁虹的当代艺术史观——写于《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再版之际   从事艺术史写作的人很多,但能形成自己艺术史观的人却不多,能策划展览的策划人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潜心研究并能不断推出一部部专著的人却少之又少。而在当代艺术30年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当代艺术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书写者,鲁虹以自我独特的艺术史观而在艺术界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2001年我还在河北美术出版社工作,编辑方向就是当代艺术,有机会随易英先生至山西忻州参加了&ldquo;新视线新媒体&rdquo;当代艺 https://news.artron.net/20180930/n1025713.html 冀少峰:“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前言   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作为湖北美术馆三个常驻三年展之一,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届。展览从最初面向工业版画群体征集作品,到第二届各大学院及专职艺术家的有效介入,再到本届收获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展览在大大激发版画艺术家&ldquo;工业题材&rdquo;创作热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变迁轨迹中更多深层次文化思考的碰撞与交流。而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亦如新时代的新型工业,面临转型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31/n1021507.html 冀少峰:在追问与追寻中前行——读尚辉的《构建》   每次和尚辉相遇,不是在活动的开幕式上,就是在各类研讨会上,他总是急匆匆地来,又急匆匆地离去,忙忙碌碌的样子,在他的身上似乎总有忙不完的事儿。研讨会上的尚辉往往是言语不多,但发言时却能言简意赅,直抒心声,表达出独到的见解,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而没有人云亦云作不负责任状,扑面而来的是一派温润中和的气质。的确,尚辉给人的印象是内敛的,沉稳的,中规中矩中甚或有些羞涩。他为人处事低调严谨,遇事不张扬。与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27/n1019587.html 挥之不去的记忆——冀少峰评胡朝阳   在武汉,以自己居住城市为视觉叙事母题的艺术家着实有几位,胡朝阳即是其中的一位,十几年来,他对老武汉建筑迷人而又令人心动的视觉讲述,清晰地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这个城市挥之不去的记忆。   胡朝阳虽然并没有出生在武汉,但自从考入湖北美术学院以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和武汉这个城市密切关联。伴随着武汉的日新月异,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他一生最好的年华才情都奉献给了这个城市,而武汉宽广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31/n1014934.html 冀少峰:李路明的意义   探寻李路明的视觉图像表达和视觉叙事逻辑,不难发现,自2005年以来,他的视觉表达发生了重要转向。   首先,社会主义经验是其视觉叙事的母题。由对青春的颂歌到重新找回历史记忆,弥漫其间的视觉叙事主调既是青春的、中国的、局部的,亦是绝对个人化的。一种淡淡的哀怨与忧伤,迷离与彷徨,失落与焦虑扑面而来。   及至脸系列(2015~2017),李路明的视觉图像再次转向,群体肖像已被个体头像取代。虽然延续了以往的灰色调,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26/n1013296.html 冀少峰:共同的使命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发生着深刻转型,湖南美术出版社在这个时段登场,并以持之以恒的文化坚守与传播,和义无反顾的努力与坚强,不仅谱写了当代艺术出版的华彩乐章,更以出版中的&ldquo;湘军&rdquo;形象,给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精神探求印迹。   那是一个文化理想光芒万丈的年代,整个社会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只要有出版,就会有读者,湖南美术出版 https://news.artron.net/20180726/n1013293.html 生命本身的意义——读马六明的画   谈论马六明,必然和《芬&middot;马六明》联系起来,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符号之一的《芬&middot;马六明》不仅仅贯穿着马六明长达30年的视觉叙事路径,更成为马六明视觉表达的灵魂,而为这个时代留下了深深的精神印迹。《芬&middot;马六明》自它1993年诞生之日起,即开始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国际展演的舞台,并为当代艺术界留下了一个不老的传奇。它在持续引发阅读者视觉惊艳的同时,也引导着阅读者走进了马六明的内心深 https://news.artron.net/20180801/n101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