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正文

赵叔孺印学思想管窥 —以其边款为例(下)

2015-01-08 14:09:28荣宝斋 作者:彭作飚

  赵叔孺 叔孺上书

  以赵叔孺的边款来解读其印学思想,个中消息极为丰富。如“汉铜印中最工整者,非徒以驳蚀为能所可比。”远在岭南的黄穆父也在“季度长年”的边款里说:“汉印剥蚀,年深使然,西子之颦,即其病也,奈何捧心效之?”黄穆父、赵叔孺不约而同的发表这样的观点来表达个人艺术立场,这不仅仅是出于巧合,必定是对当时某种艺术现象的批评之言。回头审视当时的印坛,在篆刻创作上奉行“剥蚀”,制印喜好“残破”的代表无疑只有吴昌硕先生。

  赵叔孺 特健药

  或许正是黄穆父、赵叔孺看到了吴昌硕流派的这种缺陷,才会以此种微妙的态度来表达他们对当时流风的不同立场。艺术是多元的,任何一种艺术观点、艺术现象独霸天下都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只会阻碍艺术的多重发展。吴昌硕作为“印坛盟主”,门下追随者众多;如果初学者盲目追求残破与锈蚀的篆刻效果,自然会招来效颦之讥,其责不在吴昌硕而在后学者。“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孙过庭此论不仅仅是书法学习的金科玉律,也同样是篆刻学习之正途。

  赵叔孺 锡山秦孙集古文字记

  古玺奇纵、汉印平实,关于汉印学习明清诸贤早有定论。吴昌硕先生教导学生学习篆刻从汉印入手。风格强烈的艺术容易得其皮毛,徒追表象,终是南辕北辙,优孟衣冠耳!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当世学子无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在新的时代,回看一个世纪以前赵叔孺先生的印论,怎不惊醒?当代篆刻经过多年的发展,繁荣的背后是高度的雷同。无论是大写意一类还是工稳一类,近亲繁殖尤为严重。大家都取法今人,互相抄袭,很少有人潜心研究周秦古玺和秦汉印,能够像赵叔孺这样书画印全能的更是少见。西泠印社近些年设有“吴昌硕奖”,要求获奖者必须书画印全能,多年考核没有一个人能够获此殊荣。当代篆刻看似繁荣,甚至有人放言已经超越明清。冷静下来冷眼旁观,此无疑是痴人说梦罢了。因为我们在综合修养上已经远远地输给了前贤。

 

  赵叔孺 朱鸿达印

  赵叔孺入印的文字有金文、小篆、汉隶、楷书等,无论哪一种书体在他刀下莫不以渊雅安静的态度示人。沙孟海在《印学概论》中云:“鄞县赵时,主张平正,有不苟同时俗好尚,取之静润隐俊之笔,以匡矫时流之昌披,意至隆也。赵氏所摹拟,周秦汉晋外,特善圆朱文,刻画之精,可谓前无古人,韵致潇洒,自辟蹊径。”赵叔孺在“南阳郡”边款中明确指出:“宋元人朱文,近世已成绝响。”赵叔孺朱文印面目繁多,最为世人称道的是抚宋元朱文一类。沙孟海《沙村印话》中谈论赵叔孺圆朱文说:“其为元朱文,为列国玺,谧栗坚挺,古今无第二手。”赵叔孺对篆刻史的贡献尤其巨大的是对宋元朱文印章的发掘与整理,后来陈巨来得以成大名,正是得力于赵叔孺;没有当初赵叔孺筚路蓝缕之功,就没有陈巨来的成就,更没有今天工稳一路印风的大发展。

  赵叔孺 朱氏金石

  以赵孟为代表的前代印学家所作印章多用小篆,风格刚健婀娜中饱含拙朴气息。宋元两朝文人、书画家以及藏书家多喜使用,宋元后斯道沉沦,渐成绝响。到了赵叔孺时代,他上溯宋元传统,对“圆朱文”一脉的作品进行梳理,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试看赵叔孺所作“赵”“赵氏叔孺”“大雅”“天水郡印”“古鉴阁”“特健药”“眉寿”“虞琴秘笈”等虽都统一在宋元印的格调里但不拘泥于形似,明显的带有个人深刻的艺术理解。与宋元诸家相比,赵叔孺篆书功力深厚,以之入印自然不同凡响。陈巨来承叔孺老衣钵,在其师的基础上把圆朱文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呈现出极端的规范化、秩序化,甚至“美术化”。这对于宋元朱文印的传承和发展是福音吗?当代印人学工稳一路者往往师法陈巨来,以“制作”“粉饰”“设计”为能事,把篆刻高度工艺化了。而赵叔孺宋元朱文印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更注重笔意的表现,而不刻意追求精工。

  赵叔孺 赵时 印

  “秦人小玺结体极工。刻印家多未能貌之。工此者昔唯巴予籍一人而已。”这段边款谈论的是关于三晋小玺的创作态度。三晋朱文小玺明清印人因时代所限,对其断代有误,以秦印统称之。又因古文字研究尚不完备,入印文字缺乏,明清两朝篆刻家创作经验很是欠缺,彼时印家唯有巴慰祖一人可直入三代堂奥。赵叔孺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所以说:“刻印家多未能貌之。”“秦汉印中小者尤为精整,学之非易。”两段印论一称“极工”,一称“精整”。

  赵叔孺 叔孺

  可见,叔孺老推崇的还是“工”“整”二字,认为“学之非易。”赵叔孺自己的创作讲究文字安排,对边框处理也是精心设计、惨淡经营,从不刻意破边。他往往是以一个宽厚的朱文边框立身,印内文字活泼而姿态妙趣横生;奇逸的文字、庄重的边框使其篆刻寓奇正之变。从他早年的“赵氏藏器”“叔孺”等几方创作来看,在福建岳家读三代金文的经历对他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代金文那种气息比较难以把握,以之入印如何协调是一个大问题。

 

  赵叔孺 絅孙

  吴昌硕、黄士陵以金文多字入印就存在气脉不畅之病,究其原因就是对金文字法把握、理解欠缺。当然,这并非个人问题,是由当时古文字研究的局限所致。赵叔孺的“绳武鉴赏”“虚静斋书画印”“文彝轩主心赏”等几方文字协调的非常精妙,字字有变化,互相揖让而又和谐统一。“絅孙”“奚鄂铭鉴赏”皆为纯粹的古玺面貌,但以切刀刻就,可以领略到叔孺早年从赵之琛那里传承的浙派切刀法。

  赵叔孺 秦淦

  镜铭文字变化多端,历来印家以之入印者少。赵叔孺为洪承祓刻印其款曰:“汉镜铭文字秀劲,取其法以治印。” 叔孺所在意者在“秀劲”二字,这种主动追求“秀劲”的艺术思想终叔孺一生一直是贯彻到底的。“饱香室”“原名斝” 自题曰:“取法新室镜铭”,其实还多简书笔意,如“斝” 的最末一笔向右下趋势与“名”呼应;“原名”整体靠上方, 下部空间空出,“斝”上部空间空出,这种章法其实还是属于古玺常见的,叔孺活用之。整方印章线条细劲挺拔,恰好是应验了赵叔孺所提倡的“秀劲”宗旨。

  赵叔孺 犬养健印

  赵叔孺边款里面内容还涉及其他好多方面,因其文献价值不如前述重要,故不一一赘述。赵叔孺作为海派篆刻巨擘, 名声远播,他在民国时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时隔一个世纪, 重新来解读赵叔孺的篆刻,讨论其艺术思想,对当代篆刻创作无疑有着特殊的启示意义。

(责任编辑:万舒)

推荐关键字赵叔孺印学思想

相关文章

作品推荐

展览推荐

拍卖预展

2022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安徽省艺观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30年12月31日
预展地点:安徽省芜湖市萧瀚美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十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30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北京盈昌当代书画专场拍卖
北京盈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预展时间:2022年3月21日-27日
预展地点:北京盈昌网拍

官网推荐

拍卖指数

比上一拍卖季:↓24%当前指数:5,717
国画400指数

每日最新

每周热点

  1. 1 艺术品消费“吃快餐”,远离了傲慢还
  2. 2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
  3. 3 央视3·15曝光疯狂的翡翠直播间:古玩
  4. 4 张大千剧迹《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睽
  5. 5 “写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对话--孙家
  6. 6 佳士得纽约亚洲艺术周 | 重要大理国铜
  7. 7 Poly-Online丨“春意”上线——中国
  8. 8 XR技术与艺术创作融合的元宇宙虚拟
  9. 9 专稿 | 是什么成就了加埃塔诺·佩谢
  10. 10 艺术号·专栏 | 陈履生:画中的少数

排行榜

论坛/博客热点

推荐视频

业务合作: 010-80451148 bjb@artron.net 责任编辑: 程立雪010-80451148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
  • 艺术头条App
    艺术头条App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