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55659
文 章:203篇
评 论:18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动物凶猛——动物艺术的中国方式”展览评论发表于2007-08-29
- 艺术史中的动物形象 曾经有一本名叫《狗的家世》的书,书中以大量的事实、史实和实验室报告,论述了作为动物的狗究竟是如何成为人类最主要、最忠实的伙伴和宠物的历史过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该书强调了狗与人那种今天看来固有的亲密关系,其实是从蛮荒时代开始相互选择、逐渐积累信任的产物。在那些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终日面对来自自然和动物界的各种威胁,而每当人类受到野兽的威胁时,总是伴随着狗的先祖的各种...
- 唐杰作品评论发表于2007-08-03
- 唐杰的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轻松、自由和幽默,透露出女性淡淡的闲散和优柔。她的画是中国传统京剧人物造型和世界各地名胜古迹的超时空组合版本。原本带有浓厚地域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各种建筑景观,在她的画里竟然脱离了其原有语境而与中国的京剧人物不期而遇。有趣的是,这种相遇并没有在画面上进行刻意的抽象、变形和夸张,也没有通过加减画面环境景物来烘托气氛——一切都是在云淡风清的开阔背景中展开和进行的,虚化的建筑...
- 黑白灰: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种视觉美学特征发表于2007-07-20
- 黑白灰:对中国当代艺术深度阐释的理论需要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发生至今已经整整二十二年了,它开辟了艺术承担文化批判和自我独立的新视野,使得这期间产生的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在题材、媒介、风格和语言形式上获得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拓展实践,它的作用特别在九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将这二十年来中国现当代艺...
- 幸福像“泡泡”一样发表于2007-06-29
- 看舒勇的艺术创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或者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特征,那就是他对肥皂泡泡的大量使用。在他的一系列行为艺术和摄影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的泡泡四处飘散。就连他最近半年创作的倍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乳房雕塑,也是他泡泡形象在人体上的一种转译。如今,我们惊讶地发现,舒勇竟然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了一批油画,而且画面上竟然还是充溢着他所钟爱的泡泡形象。 在这批他称之为《中国神话》的系...
- 何去何从: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与现状的思考发表于2007-06-27
-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还原与方法反思 选择“何去何从”这样的问题句式来作为我们这个展览的主题,显然是要表明这样的几层意思,一是我们要用方向性的坐标或尺度来分析中国当代艺术的内在结构;二是我们要从历史和未来的时间性角度来考量今天艺术的外部环境;三是我们要表明我们的思考本身的开放性和持续性。也就是说,我们试图通过这个 展览来说明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模式的开放性,因为只有...
- 北京空间画廊《乐水》李胤个展发表于2007-06-01
- (雅昌艺术网讯 本网记者) 孔子有言:“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又站在河堤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两千五百年前,先贤圣人从自然界中寻求人生品质的对应物,水的流荡自如被视为智者的象征,山的宁静自守则被视为仁者的象征。孔子对水虽柔弱但却无所不达的特性情有独钟,同时对水的转瞬流逝、难以捉摸的特性又显得爱莫能助。两千五百年来,孔圣人的这些言论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对待外在景物的观念和方式,也深刻地...
- 阳光下的思索发表于2007-03-21
- 自1987年以没骨法创作出带有逆光感的系列人物肖像《小溪》、《草原》等之后,田黎明的水墨人物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并由此孕育出一系列淡彩墨人物画,被批评界“理所当然”地纳入到当时风靡全国的新文人画的思潮之列。然而,无论是水墨人物画语言变革的指向还是精神探寻的深度,田黎明都自始至终与新文人画家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正是经历了新文人画思潮,在新文人画的大部分作品被一种新的程式化所囿而衰枯之时,田...
- “无根的浮华:常氏制造”评常徐功个展发表于2007-01-15
-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常徐功这个名字是人们十分熟悉的,因为它与那种令人过目不忘的艳丽绣像联系在了一起。从1996年在栗宪庭、廖雯策划主持的“艳妆生活”展览上第一次公开亮相开始,常徐功的艺术形式十年来始终没有离开过红男绿女的人物肖像,只不过与其他所有人不同的是,他采取了源自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刺绣工艺来作为自己的艺术表现的媒介和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常徐功被视为饱受评论界争议的“艳俗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