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37227
文 章:56篇
评 论:1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专栏|王萌:真趣可得——李金国“工写兼奏”之观察发表于2021-04-06
- 工笔与写意性在东方美学结构中的语境呈现构成了李金国绘画的基本逻辑,由此也形成了他“工写兼奏”的一种自恰表达,体现在一系列与动物、自然、遗迹以及与内在自我相互“灵通”的作品叙事之中。在画史上,如果说工笔的精雕属性是将事物的“形貌”在一种格物致知的理学中去寻找知性的真谛,那么写意性的出现则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中由非职业画家群体在文人士大夫精神和禅宗理念的参悟体验中累积到一定程度所形成的“心-物互动”,借“物...
- 专栏|王萌:进取之“度”发表于2021-02-19
- 本文作者:王萌原标题:进取之“度”——以孙磊、杨斌和于磊为例透析水墨领域的“创造行为”如果当代人是紧紧凝视自己时代的人,那么在水墨的世界中如何感知时代,又将何物视为与己相关之物从而获得“切己性”?在当代的文化情境中,以怎样的视角可以溶解过去和历史的文本进入“行为现场”?在以创造为评价标准的领域里,作为艺术家,如果坚守自身对年代的凝视,又应当以何种水墨的范式去建立与年代的关系从而释放行为的潜能,创作...
- 王萌:进取语境中的“度”——涂少辉和李军的水墨探索发表于2018-09-03
- “70后”的水墨在近十年间积淀了一些进取成果,涌现出一批值得关注的画家群体,他们在继承水墨创造精神的路径上继续探索,形成了值得总结的突破。宏观上看,这一代画家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面对“八五新潮”以来的艺术进程和消费社会的现实环境,存在于一个与前代画家有差异性的客观情境,这对他们艺术观念的生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就他们所面对的“水墨”...
- 代码视界——解析丛云峰绘画的数据主义与代码意识发表于2018-05-16
- 跨学科是丛云峰绘画的个人兴趣,作为一名“90后”年轻艺术家,他的绘画和创作方式具备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计算机、网络空间、全球化、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人机互动、数据教、区块链、代码语境,……,这一切构成了21世纪的“数据景观”,当代码飞溅在网络上,数据的计算与决策引导着一种新态度,这个时代新的现实原则生成了一种数据式的行为模式。在这种行为模式中,行为的身体被转换为&l...
- 水墨面对的三种批评语境——在“谜踪记”展览研讨会上的发言发表于2018-05-03
- “谜踪记”这个主题把三位艺术家已经完成的阶段性实验形成了气氛美学上的策展阐释。在这样的展览氛围当中,进入到了三位艺术家的个体语境,包括他们所属于的这类艺术现象以及这个现象目前正在进行中所面临的问题情境。策展和创作的结合反映了今天的一种状态。策展人孙欣在策展论文当中提出了有益的概念,她借鉴了阿甘本的当代人的概念,她并没有直接用当代性,而是提出了当代人的问题,这对于“水墨”世界...
- 光的水墨形态——张朝晖水墨语汇中的“光与幻”发表于2018-04-03
- “光感”是张朝晖在水墨中表现的视觉主题。如何以水墨的方式去表现光和光感,又如何在抽象化的“光感视觉”中去对位自我感知与时代方向,从而形成一种个人语汇与文化语境的张力,张朝晖近期的水墨实践对这个问题进一步体验和深化提供了可能性。 熟悉艺术界的人都知道,张朝晖是一位学者型艺术家,他曾在纽约最好的策展学院学习策展并在那里组织策划了徐冰和蔡国强的展览,在西方语境中探索中国传统文...
- 开启与攀越——从水墨现代性探索的五位画家谈起发表于2018-03-22
- “走向现代”是20世纪中国画自身运动所形成的新传统,由于社会历史进程的飞速发展和时代转换的巨大容量,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体现为不同呈现形态,而这个新的文化遗产也逐渐内化为水墨内部的动力,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指引着艺术家们在时代中寻找自我与艺术史发生关系的可能方式。自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也激发起前所未有的文化变迁和创造活力,随着艺术探索的深入,“水墨”的话语形态开始...
- 新语境的诱惑——以管勇为例看观念和语境如何重启绘画发表于2017-12-07
- 绘画在今天艺术世界中正在形成“发生性”的活跃,似乎在形成对前一个阶段“绘画死亡论”话语基调做出回应的逻辑反弹,或者源自一种艺术生态中的自行发生,但无论如何都逃不过一种语境的诱惑。语境是构成任何一个时代的绘画观念和语言的发生机制和内在动力。艺术家总是在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逻辑的“语境”中进行艺术形而上的探索和自我确证,这是一种艺术世界的冒险,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讲,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