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学术研究

郎绍君

郎绍君

RSS订阅

1939年12月生于河北定州。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1978年入中国艺术研...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8331

文  章:55篇

评  论:12篇

 
读齐白石手稿——诗歌(中)发表于2014-11-28
  远游期间,齐白石作诗不多。这期间的《癸卯日记》和《寄园日记》,很少有诗作记载。他自己也说:“八年之间,五出五归,诗境虽然扩大了,所存的诗倒很少。”[1] 一九0四年,白石随王湘绮游南昌,七夕那天,湘绮首唱“地灵胜法汇,星聚及秋期”,令诸弟子联句,大家都联不上。白石感到惭愧,回家后把室名“借山吟馆”的“吟”字删掉,改为“借山馆”。《白石老人自传》谈及这...
读齐白石手稿——诗歌(上)发表于2014-11-28
  北京画院所藏齐白石手稿,以诗的数量最多。这都是齐白石自己作的诗,有涂抹修改稿和滕清稿;有早年所作所抄,也有中晚年所作所抄。有行书,也有楷书。这些诗稿,对了解齐白石的思想情感、诗歌创作,考察齐白石书法风格的演变,都有重要的价值。
呵护中国画(三)发表于2014-11-14
  抗战期间,面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残酷现实,人们已经顾不得美术上的学术论争。但潘天寿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画的教学,1944-1946年间,还担任了西迁的国立艺专的校长。但这一时期,他没有留下关于中国画的著作。1949年,杭州艺专改制为中央美院华东分院,革命画家江丰等掌管学校,提倡“改造旧国画”
呵护中国画(二)发表于2014-10-09
  1928年的《中国绘画史略》,表达了比1926年的《中国绘画史》更明确的肯定“中西融合”的观点。1927年春,俞寄凡、汪亚尘、诸闻韵、潘天寿等因学潮从上海美专分离出去,另办了上海新华艺专,潘氏担任了该校艺术教育系主任;1928年春,由林风眠主持的国立艺术院在杭州创立 ,潘天寿被聘为国画主任教授。从上海到杭州,“洋画运动”正方兴未艾,包括上海美专、新华艺专和新建的国立杭州艺专都是由西画家主持,...
呵护中国画(一)发表于2014-10-02
  潘天寿对中国画的呵护观念,集中体现于他的“中西画拉开距离”说。不过,“拉开距离”说是新中国时期才正式提出的,它是怎样形成的,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中间有过什么变化;作为一种文化态度,它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在今天还有无意义等问题,似较少有人注意。对此加以梳理,有助于了解潘天寿对中西画关系认知的心路历程,也有助于理解20世纪中国画动荡起伏的处境。这需要从潘天寿的年轻时代谈起。...
理解中国画(四)发表于2014-09-19
  “诗画同源”或“诗画一律”说,始于宋初,经苏轼等的阐发,成为中国画论的金科玉律。我曾把苏轼“画中诗”观念归纳为四点,一为审美标准相似(“天工与清新”);二为思维方式相似(“妙想实与诗同出”);三为描写物象略相似(“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四为意境相似(“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从评论、创作和欣赏各角度,都肯定诗画的一致性。...
唐云二题(下)发表于2014-08-29
  我在谈陆俨少山水画的时候,曾讨论现代国画家的古典修养问题,说中国画本是一种古典艺术,大凡杰出的传统画家都具有深厚的古典修养。古典修养主要指古代“文”的修养,在20世纪前期就获得成就的画家,如齐白石、黄宾虹、萧俊贤、金城、陈师曾、王一亭、于非厂、潘天寿、丰子恺、张大千、溥心畬、吴湖帆、徐悲鸿、刘海粟、郑午昌、关良、张大壮、傅抱石等,都曾经生活在尊重和亲近传统的环境,他们获得的古典修养有力...
唐云二题(上)发表于2014-08-29
  了解一个艺术家,首先要了解他这个人。关于唐云,傅雷有四个字的评价:“高雅可嘉”。傅雷是唐云的邻居、朋友,又是一个兼通中西、直谅而严谨的学者,他的评语可信,可解读。唐云是怎样的“高雅可嘉”呢?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