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被嬉戏的传统发表于2007-03-16
文/俞可 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曾写下悲剧性的预言:以电视文化为代表的“娱乐”终端将最终侵蚀整个世界。正如波兹曼提醒我们的那样,每3.5秒就刷新的镜头,不仅令人的眼睛没有时间休息,更使得人的大脑没有思考余地。因此,人们对电视的观看往往简化为一个目的:获得感观上的满足——不难发现,在无比丰富的“电视”屏幕上,无论多么温馨的柔情、多么血腥的凶杀,多么荒诞...
青春无极限发表于2007-03-16
  几十年的艺术实践证明:当中国艺术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背景之中思考自己的出路时,很难说我们得到的比失去的多还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意识背景中,我们将用什么样的艺术来分享和强化这个时代的精神力量?以怎样的态度来跟进这个时代前行的步伐,并与这个时代产生休戚相关的文化联系?   事实上,中国本土艺术的任何展览、活动,或者是艺术家的个人创作,都无法绕过中国当代艺术这一特殊语境。艺术本体论的...
从现状中停留 ——看中国版画艺术发表于
  对于坚持用版画这样的媒材来适应今天的文化和艺术激流的艺术家而言,创作过程仍是一个难而又难的工作。虽然他们从未放弃对媒材以及观念的种种试验,悬而未决的是——那些有碍于表达的传统因素,一直使版画这门技术或者说艺术,难以突破自身的历史外壳,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艺术家不得不用极端的态度放弃版画创作,企图在其它领域找寻出路。所以,中国的版画艺术从它转型的开始,就面临着许多问题,而开始了它的彷徨时期。...
与中国农民结盟的艺术家发表于2007-03-16
  2004年岁末,央视的孙万章带着拍摄组前往重庆,来拍一个由尹吉男策划的名为“回忆”的文艺专题片,罗中立首当其冲的成为主角。这样往事重提的目的是想告诉人们:不要忘记那些在中国艺术转型的初始扮演着先锋角色的人物。有意思的是,尽管这群曾经血气方刚的艺术家现已步入回忆往事的年龄,但他们一直都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上——不管是二十年前,还是今天。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
转型后的艺术­——俄罗斯当代绘画发表于2007-03-16
  早在20世纪70年代,莫斯科政治波普样式的绘画就部分地改变了被称为内容上的民族主义、形式上的印象主义的苏联社会主义时期的风格绘画。俄罗斯艺术突然间被世界重新议论而被纳入普遍的视野之中。接着,那些对艺术从来就没有放弃追求的俄罗斯艺术家趁此机会悄悄地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旅,新的绘画样式、新的实验精神,致使西方重新拥抱这些叛逆的实验艺术家。这转瞬之间的变化,不光使俄罗斯艺术产生了多元的格局,同样连俄罗斯艺...
艺术进程的模式 ——双年展发表于2007-03-16
  二战结束之后,世界艺术的进程就与大大小小的双年展、三年展这些与时间划等号的展览相映成趣,以至于我们要想研究当代艺术的现状和观测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时,理所当然的就聚焦于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这些类似于艺术风向标识的展览。由此,双年展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种普遍的意识,即当代艺术的实验、新的艺术观念都是在这种模式的温床中产生的。这样一来,人们对这种有着明确日期、明确地点、明确名称...
谁在拥有中国当代艺术 ——在巴塞尔博览会现场访谈收藏家乌利·郗...发表于2007-03-16
  1979年以商人身份来到中国、1995年初至1998年底出任瑞士驻华大使的乌利·郗克,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他居然会在中国的当代艺术里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些今天在各类拍卖会上飙出天价的中国艺术家,几乎都曾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作品归入到乌利·郗克的私人收藏中去。对于这一点,乌利·郗克丝毫没有掩饰他的骄傲——当我们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VIP大厅里,对这个个头矮小、满头白发、眼神中透露出...
被模糊的界限发表于2007-03-16
1917年,为了揶揄现代美学,马歇尔•杜尚向纽约艺术展送去了一个签着制造商名字的小便器,并从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那里借来一个饱含隐喻的名字:《泉》。讽刺的是,这件向艺术公然挑战的作品最终堂而皇之地进入艺术殿堂——当我去到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时,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它理所当然地陈列在显赫的位置;而当我去到卡塞尔文献展现场,当年博伊斯种下的7000棵橡树现在也都长得郁郁葱葱——这个自1982年...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