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77963
文 章:51篇
评 论:8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品读“为艺术战”的几个片断发表于2013-09-22
-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在浙江美术馆内,一场名为“为艺术战”的回顾展吸引着各地的许多观众。尽管所展出的200件馆藏作品并非件件都能够反映出中国美术学院各个时期的艺术水准,但是,这些历史碎片汇聚在一起,链接成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可以让观众置身那段动荡而辉煌的艺术史中,去切身感受从当年风华正茂的林风眠到眼下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为艺术战”的虔诚执着和艰辛坎坷,去品味艺术前辈朴实、...
- 我的艺术道路发表于2013-09-03
- 我报考美术院校的出发点很单纯,仅仅因为喜爱,甚至在哪些院校有美术招生也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毅然放弃了在老师眼里已然“收纳囊中”的理科院校。对于所选的专业,多少年之后会怎样热门,或如何能赚钱等问题,压根儿就没想过。在之后四处打听哪儿有美术老师,哪些院校开设有美术专业的过程中,才慢慢地了解到原来当时美术院校的招生量很少,报考美术院校远比普通院校难度大。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一个专业...
- 遮蔽——《遮蔽》组画创作感悟发表于2013-08-27
- 新的时代、新的当代人、新的生存空间、新的交通方式、新的日常用品、新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新的交流形式、新的语言、新的概念和名词……一切都是新的。新的思想方法替代了落后的思维方式,新的文化替代了旧的文化,新的艺术替代了过时的艺术。然而,就在当代人尽情品味着新事物所带来的乐趣,体验着紧随潮流的快感和刺激,享受着追逐时尚的幸福和自豪的同时,新事物的喧腾和光辉悄悄地遮蔽了那...
- 大火背后的信任危机发表于2013-08-24
- 近日,正当北京某春季拍卖会当代艺术专场的各项准备和舆论宣传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一场大火不偏不倚奇迹般地“贸然闯入”这个“故事”的关节点上,戏剧性的“精彩篇章”引发媒体和网民的各种猜测。策展人吕澎愤然评说:“欲望太强,智商太低,效果太烂”,并明确将“725艺术大火”事件定性为炒作;批评家朱其对此不屑地说:“中国当代艺术已经进入了没法忽悠的时期,一切...
- 话说美术参展招数发表于2013-08-10
- 某些美术展览几乎成了一种竞技比赛,评委选画,既不细看是否有真情,是否有个性,也不细想是否有内涵,而是比手段,比“抢眼”,比效果,比功夫……上有规则、下有对策, 不少参展者都练就了应对的高招。模仿的手段并不需要太高,具备普通美术本科生的水平足矣,但模本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参展的成败,一方面应该符合评委的口味,一方面又必须是自己容易掌握的画法。最早一批靠模仿而获奖的参展者...
- “具表”色彩语言演进的三个阶段发表于2013-08-06
- 1993年4月,法籍华人司徒立应邀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具象表现绘画讲习班”,详细介绍了莫兰迪、贾克梅蒂、巴尔蒂斯、洛佩斯、森·山方等西方具象表现绘画大师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方法。至此,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开始了新的油画实践与新的教学探索。这种探索既区别于当下中国高等美术学院的教学常规,也区别于以全国美展为目标的流行做法。中国美术学院的具象表现绘画(简称“具表”)以现象...
- 某些画家有钱之后在做什么?发表于2013-07-30
- 在西方,画家算不得什么好职业。他们有另类的思维和行为,却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常常被主流势力所排挤,因此,除了极少数功成名就的画家外,多数画家社会地位低下。而在中国,画家应该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画家都是博古通今、文质彬彬,有涵养、有思想,受人敬仰。近年来,大家富起来了,这份敬仰就转换成一种艺术收藏的行动。于是,许多画家既有了地位又有了钱。然而,钱又给画家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不是国际亮相而是返乡发表于2013-07-29
- 2003年,作为世界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艺术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开设了中国馆。从此,中国当代艺术以“合法”身份频频亮相于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艺术舞台。西方当代艺术生发并成长于西方本土的文化现实,是对传统艺术方式有针对性的一种反思、革新和否定,符合当地艺术史演变的因果关系,因而是一种新的文化延续,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往往既不过问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