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84921
文 章:173篇
评 论:10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潜行水中的斑澜 胡家两代人的水彩之我见发表于2018-01-05
- 谈论广东水彩,我们往往注意前辈李铁夫,他那潇洒流畅的笔触,对物像精到准确的刻画的水准,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继之则是对王肇民那些造型奇崛突兀、色调简洁大方的结构性水彩产生强烈的共鸣。但正是因为他们的杰出成就,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在讨论广东水彩画的成就方面,多少有一个缺失,那就是对胡钜湛、陈秀莪夫妇在水彩实践方面独到而长期的贡献缺乏深入的研究,恰恰是他们的努力,让广东水彩获得了坚实的...
- 艺术不可教发表于2017-12-26
- 最近有机会随两位中国艺术家到英伦考察水彩艺术教育。因为事先有联系,受到对方邀请,所以来到之后,受到热情招呼,主人介绍学院教学情况,带我们参观学校环境和工作室。和中国美术教育最大的不同是,这里不教传统绘画,更没有国油版雕的划分,没有水彩画教研室之类的设置。英国老师说,他们以教艺术观念为主,学生大多都搞当代。我观摩学生作品,确有一种发乎内心的自由感,不过看多了,却发现也比较单调,是一种内模仿,像社...
- 伦敦泰特里的床如何成为艺术史中唯一的床?发表于2017-12-06
- 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以收藏当代艺术为主项,展览也是这一主题。目前,馆中正陈列着一张床,是女艺术家翠西艾米的著名作品。 从艺术分类看,这是装置。所谓床,是她年轻时与众多男性共度时光的地方,剩余物品自然也与这生活际遇有关,包括烟头、用过的避孕套、脏乱的被单,等等。二十多年前,当默默无闻的翠西艾米把她的床送去展览时,曾经引发了严重的争论。争论过后,这张床就变得非同小可了。前年,泰特现代馆花了二...
- 行进中的鸣唱——广州美术学院水彩谱系的传承与变革发表于2017-12-05
- 水彩画自英国传入中土,至今已逾上百年历史。长期以来,在全国高等美院教学格局中,水彩作为基础教学之一种,一直缺失其主体性。在此境遇中,逆流而上、努力奋发而蔚为大观,因传承有续自成体系的,非广州美院教育学院水彩画专业莫属。事实上,广美水彩画专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发端于老一辈艺术家的个人实践,此后代代相传而成为艺术的一个主要画种,其中大家辈出,其成就一向为中国艺术界所重视。尤其成立美术教育学院后,把...
- 滑行在符号与图像之间的句式——岳敏君视觉实践及其时代意义发表于2017-11-24
- 1995年对于岳敏君的艺术创作来说是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他的图像系列发生了一场基因式的突变,在作品中出现了若干类符号变种。 这一年,在笑脸符号的基础上,岳敏君把其中一部分视觉解读转向西方经典,改画了三个由来已久的艺术图式,一是“丽达与天鹅”,一是“悬置的头颅”,一是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其中,引人注意的是,岳敏君的解读依循其个人方式,在调侃的包装下,置入了严肃的思考。 ...
- 顽固的舌头 更顽固的是耳朵发表于2017-11-23
- 我发现人的器官中,最早被改造的是舌头。因为几十年过去了,只要吃,几乎是小时候爱好的东西。因为相信饮食是文化,所以总是做文化想象状,以为自己爱吃这件事,就是有文化的事。比如,相当一段时间,基本上拒绝辣菜,拒绝多油的菜。一句话,拒绝湘川体系。自然,朋友中有湘人和川人的,就会抗议,还讥讽粤菜,因为知道我是粤菜迷,说那个东西,味道太淡,没劲。其实,我好就是这个淡,因为淡,食材的特色才能品味出来,是否新...
- 解释是一种病发表于2017-11-08
- 人是解释的动物,解释是人的一种病。人不仅干事,不管好事坏事,而且,还对所干的事做出解释,再而且,解释总是对的,永远正确。据说这算是一种文化。结果,随着文化发展,人的解释体系越来越复杂,说话越来越高昂,还夹杂着越来越陌生的奇特概念。 比如,就我所了解的“图像”这个词来说,我以为本来很简单,说的就是图,比如照片,比如绘画,比如广告,等等。当然,“图”之外还有“像”...
- 讨论趣味发表于2017-10-26
- 因为面对抽象画,有朋友与我讨论趣味,希望我给出明确答案,如何好?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如何不好?对方回,的确很难回答如何不好。我说,诚实讨论,不管好还是不好,感觉都没错,关键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边界,在这一边界之内,觉得好,越过这一边界,就会觉得不好。对方又问,能否解释趣味边界?我同样没有照直回答,而是绕了一个弯子。我解释道,趣味其实是社会分层的一个标志,是小圈子的分类标准。通俗看就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