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99245
文 章:82篇
评 论:9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艺术的延伸阅读发表于2017-09-05
- 也许之前《一个人的收藏》纪录片在媒体有些转载报导,加上最近因为新书的出版参加了许多座谈会,遇到更多人对我的收藏好奇,总是在匆匆忙忙的时间里让我说不清楚,收藏是什麽?虽然在我的纪录片里,看到许多收藏者各有各的理由而收藏,但总是要给提问者比较集中、清晰的交代,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后,我最常回答的是:收藏是一个促进我阅读的方法。 是的,从96年开始收藏艺术,一路走来,收藏的方向数度调整,而大部分的调...
- 那些收藏者发表于2017-08-11
- 最近开始有规律和计划的长步行,为了八月乞力马札罗山的攀登,因此每隔一天都有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是在步行。步行中我没听音乐,因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整理整理脑子里的事。当网路世界蓬勃的让人们每天收到过多资讯与消息时,也剥夺了部分日常阅读的习惯,阅读一本书丶一部需要用脑子的电影,也可能是一个专辑深刻的聆听。在这讯息片段化的时代有它的利弊,我们看似面对更多来自于世界的消息,多到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丶选择和深...
- 旅行、艺术、歌发表于2017-07-04
- 年轻时有了一点经济基础后才有了旅行的预算,当时的旅行总是努力要包山包海的,希望能够一口气满足自己所有的好奇和期待。所以年轻时候的旅行里面必须包括去美术馆,去亲自面对与领会那些我读过与渴望的艺术作品。随着工作的进展,出差到异地也都会在前后延伸出一点时间,除了让自己工作不那么紧张,也顺便一游;不过大部分顶多也只能限制在出差地,探访当地的美术馆。我就是这么一路下来,累积了一些因为旅行而遇见艺术的机会。...
- 收藏本来就该寂寞的发表于2017-06-07
- 春拍将接近尾声,各大艺术拍卖行都已陆续揭晓成绩,让关注、收藏艺术的朋友对当前艺术市场的浮动有了各自的解读。当然,听到最多的讨论是,西方当代艺术出现在亚洲的拍卖市场上;另外就是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一路往下的状态,所谓的“往下”,是指成交额反应着大家对其热度的持续下降。这些都说明市场正走向透明和开放。 西方当代名家的作品移到香港拍卖,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成立的,如同一直以来西方连锁大画廊力推...
- 不分日场夜场的收藏发表于2017-03-29
- 收藏有的时候是缘分,就像在旅行中忽然遇到能打动你的人,或者与一位聊得特别投缘的陌生人,沟通当中深深被对方给吸引。遇到能打动你的艺术品类似艳遇,只是艺术品大都盛装准备好了,让我一投缘就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悸动,然而你该付出的代价经常标明价码在那里,需要你去穿越,也许是胆量、冒险,也许是是理性、谋略。在收藏的路上,总是一再一再被无止境的诱惑给捣乱脚步、影响了生活,这样的经验无数次了,但每次仍为艺术所动...
- 我在故宫修文物发表于2016-11-24
- 第一次在视频上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煮糊了两次面。最后决定将就的把第二次煮糊的面给吃了,好方便专心地看完,这个朋友圈讨论已久的纪录片。看完心中有许多感想,隔天找时间又专心地从头到尾将三集再看了一次,然后激动的在自己的微信分享。没想到,几天后萧导演就联系上了我,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重新以电影版本在院线上映,邀我为电影版作配乐,这真是个又惊又喜的双响炮。
- 我在故宫修文物发表于2016-11-24
- 第一次在视频上看《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我煮糊了两次面。最后决定将就的把第二次煮糊的面给吃了,好方便专心地看完,这个朋友圈讨论已久的纪录片。看完心中有许多感想,隔天找时间又专心地从头到尾将三集再看了一次,然后激动的在自己的微信分享。没想到,几天后萧导演就联系上了我,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在故宫修文物》将重新以电影版本在院线上映,邀我为电影版作配乐,这真是个又惊又喜的双响炮。 这几年来一直关注...
- 肖像的延伸阅读发表于2016-10-13
- 不久前,第一次去俄罗斯旅行,大半的时间待在圣彼得堡。当初旅行计划里的首要目的地是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因为它收藏了太多我所心之神往的印象派作品,果然进出三次依然意犹未尽。不过当旅行结束后,回想起来我最难忘的行程却是另一个博物馆“俄罗斯美术馆”。我想是有原因造成这个结果的:应该是在北京待的时间长了,看到许多文章提起俄罗斯美术教育早年对中国的影响,后来也慢慢的在许多展览中看到一些学院派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