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4560
文 章:25篇
评 论:11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鉴赏笔记】刻铜墨盒与新粉彩印盒:中国文玩短暂的风景线发表于2014-01-02
- 陈寅生,名麟炳,北京人,清同治秀才。不仅能书善画,还精通医学,并首创在墨盒上的刻铜艺术。其所刻铜墨盒,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名噪一时,享誉京城。当时在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又以陈寅生成就最大。陈寅生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人物都能游刃有余,但其最主要的成就在于书法作品,楷、行、草、篆诸体俱佳,代表作品有楷书“兰亭序”、“出师表”...
- 【鉴赏笔记】鉴宋白玉墨床:墨床究竟起源于何时?发表于2013-12-19
- 数月前,Y君于日本拍下了一件白玉墨床。拍品的尺寸为长6.2厘米、宽4.9厘米、高0.7厘米。墨床是用来放置墨锭的小器具。由于墨锭在使用的时候一头带有墨汁,为防止墨汁污损书案或纸张,在研墨间隙需要有地方搁置,于是这种供临时搁放墨锭的器具因形状如床而得名叫墨床。有观点认为,作为文房专用的墨床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但这种被认为不会晚于宋元的小器物在市面上根本就看不到,直至明代才有发现,被史书记载更是推迟到了清...
- 【鉴赏笔记】“辽东军次”款端砚引发的探讨与赏析发表于2013-12-16
- 艺术品行业从其诞生伊始就一直充满争议,不仅是对于艺术品真伪的争议,也有对于艺术品价值认同度的差异。这也是无数艺术玩家觉得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行家常说,“在信息如此透明化的年代,拼的是眼力,你需要看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价值。”年底将至,春秋大拍的硝烟暂时告一段落,记者有意在民间寻找一些有意思的鉴赏小插曲。偶得知,藏家王先生,数年前拍回的一块端砚颇有故事可言。砚台本身的新老并无太大争议,但...
- 【鉴赏笔记】高古瓷之寿州窑:鉴唐代“大中”纪年款瓷枕发表于2013-12-09
- 自从今年3月,一只北宋定窑碗身价从3美元飙升到了220万美元(折合约1380万人民币),一时间,高古瓷的市场成了今年被热议的话题之一。因为我国的法律严禁出土文物上拍,所以媒体曝光一向较少。但其实高古瓷在民间有着非常大的交易量,也一直是日本及西方市场所热捧的对象。记者一直有意寻觅想要为高古瓷写点什么,因为出生安徽,最熟悉的莫过于当地的名窑——唐寿州窑。其名气虽不能与宋代五大名窑相比,却也是唐代名窑...
- 【对话秋拍】魏蔚:三管齐下,借助教育开拓新市场发表于2013-11-22
- 香港佳士得2013年秋季拍卖预展于11月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伴随着的还有一系列的展览和学术论坛及讲座。雅昌艺术网也借此机会采访了佳士得亚洲区执行董事魏蔚女士。就今年秋拍,及佳士得的私洽和网拍业务做了相关探讨。
- 【艺术商人】汪洁:加入天成,开启拍卖新天地发表于2013-11-18
- 日前天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汪洁在接受雅昌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并不追求一定要把所有的板块都做起来,什么时候推出新业务就看什么时候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记者有感于她在业界的丰富经历,询问掌管一家拍卖行什么最重要,她不假思索地抛出:信誉最重要!诚信最重要!服务最重要!天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在香港成立。这是一间以香港为总部,贴近中国 文化兼具国际视野的拍卖公司。该公...
- 【艺术商人】赵博:立足西安市场的分级经营发表于2013-11-12
- 赵博:200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2002年即注册创立龙艺堂画廊。其画廊被陕西省画廊协会聘为理事会单位。为了自己的爱好,也为了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他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中国花鸟画,曾在陕西省美协举办个人作品展。因为喜欢而进入画廊经营的圈子: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注册一间公司开始了经营书画业务的营生?他告诉记者:因为自小就喜欢绘画,从小学一直到初中从来没有间断过这种喜好,一直到98年有幸进入美院学习。虽然学的是...
- 早期的紫砂壶值得收藏否?发表于2013-10-24
- 最近听说王先生和姜先生为一把紫砂壶发生一些争议。起因是王先生曾劝导姜先生买下一把紫砂壶。然姜先生经过研究以及与部分藏友探讨后,认为这件器物并不值得收藏。于是王先生欣然接手了这件器物并视为珍宝。记者饶有兴味地与王先生进行了沟通,并看到了这件有争议器物的照片。根据王先生提供的数据,这把壶口径11厘米、底径22.5厘米、高21.5厘米、腹周长83厘米,可谓是体型丰满而硕大。那么两位先生的分歧究竟在什么地方以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