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8380
文 章:71篇
评 论:15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陈默:面对“学术暴力”我很难沉默发表于2011-09-07
- 前言:艺术界的批评家年会今年才第二届,却已迅速凝聚了一批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批评家,如水天中、郎绍君、贾方舟、王林、朱青生、邹跃进、杨卫、鲁虹、杨小彦、孙振华等,还有接受笔者采访的陈默。在中国的艺术批评与世界高端艺术批评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批评家年会要“致力于中国艺术批评的学术建设,促进批评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出美术批评新人,关注和推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无疑是批评家们的积极姿...
- 在介入与非介入之间发表于2011-09-07
- 我接着孙振华先生刚才的发言里涉及到的问题来谈。他用一些例证,说明展望的艺术方式实际已远超出了传统的“雕塑”概念,出现了一些令人始料未及的变化和可能。对此我深表赞同。我这里想谈的也是他在“假山石”系列作品以外的实验活动,这些作品显示了艺术家非同寻常的智慧。 2007年6月23日和8月11日,展望应原弓先生之邀,两次上高原,参加在西藏的“透明之局”系列现场艺术活动。他先后分...
- 川音成都美院“10年磨一鉴”发表于2011-09-05
- 四川美术网:此次展览名叫“10年磨一鉴”,从艺术批评家的角度来看,您认为这次的作品怎么样? 陈默:这个学院从无到有,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很小的影响,到在全国范围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外,历经了10年,这些作品肯定能反映其面貌。实事求是的说,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在今天的“四川”概念里,综合实力肯定排在第一。我们拿三样东西来说:一个是很好的师资,第二个是超前的教学理念、管理,第三个是...
- 围绕水的问题和被水围绕的问题发表于2011-09-01
- 现代科技的实惠,在于大大改善了视线长度,人们可以不太费力地“看”到许多近邻和远邻的星球。令人失望的是,除了人类盘踞的地球外,生命之于其它星球,是一个不断被猜测和幻想的奢侈问题。差异的根源在于水,水的有无,成了生命的有无的重要临界点。这就不难理解人类幻觉中风情万种的“月宫”与阿波罗登月目睹的酷境蛮荒间的惊天差异事实的无情,它也痛斩了人类将贪欲向宇宙空间延伸的并无多少诚实可语的...
- 素描语言的委婉“素歌”发表于2011-08-30
- 素者,或无色,或单色,或简素雅色;描者,或行云,或流水,或轻描柔写。名词属性之“素”,与动词属性之“描”,构成视觉艺术造型的基础平台,也成为艺术家“功夫”高低的衡量概念。就艺术语言而论,素描之于油画、版画、雕塑、水墨等材料语言,其独立性本应不是问题。但长期以来人们的习惯思维作祟,更由于体制化的“专业”分类,以及其不大符合意识形态“工具”要求的种种...
- 生活细节中的艺术视知觉——读赵俊海的作品发表于2011-08-30
- 生活无小事,是人类文明史中的经验之谈。理由在于:看起来单调重复的吃喝拉撒鸡毛蒜皮,却是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伟大之人,卑贱之人,概不能免这似大俗又大雅的卑微细节。在这个具体又实在的基础平台上,宏构伟业,江山社稷,社会民生,才有了发展壮大的可能。而由细节组合的社会实体的方方面面,从艺术方式诞生开始,就成为作品表现的取之不尽的源泉。赵俊海的油画作品,没有如寻常方式选择宏大题材,而是聚焦于不起眼的甚至...
- “废话”是历史延续的必要动力发表于2011-08-29
- 关于“废话”,大学者朱自清有言曰:“道家教人‘得意而忘言’,言既该忘,到头儿岂非废话?佛家告人真如‘不可说’,禅宗更指出‘开口便错’:所有言说,到头儿全是废话。他们说言不足以尽意,根本怀疑语言,所以有这种话。”在此争议的焦点,是给“废话”定义。朱自清、道家、佛家等等,皆不能一语中的,释然疑惑,可见其中玄机甚重,不可不察。而上至达官贵人富...
- “外围展”的现实意义发表于2011-08-29
- 十年前,成都艺术家朱罡,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作品:《我在外,你在内》。在一个四面用带“猫眼”的“门”围合的封闭空间中,作者进行着一系列的很日常化的生活内容的演义。四面的猫眼处,则围挤着偷窥的参观公众。窥视隐私,是人类进化史中抹不去的人性常态,也是人的基本品格元素之一,无所谓好坏优劣。无意在此说这个问题,只是想借作品故事的“内”和“外”的元素,讨论相关话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