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艺术号艺术号作家

当代艺术

林明杰

林明杰

RSS订阅

  画家、艺评家、媒体人

  新民晚报高级记者、艺评专栏《林距离》主笔...详细

统计信息

浏  览: 104131

文  章:110篇

评  论:71篇

 
不“裸”谁知苏紫紫发表于2011-01-11
   苏紫紫画《就让我哭泣》   最近,又有一个女孩在网上一夜成名,她叫苏紫紫。这个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学生为维持学业,课余去当裸体模特挣钱。媒体报道后,万众瞩目。骂她的人和挺她的人都多。   假作真时真亦假,被网络时代的炒作折腾多了,难免患上疑心病。当我听人传说这则新闻时的感觉是“八卦”。继而看到她裸体接受采访的图文报道,觉得其“创意”“策划”的痕迹显而易见...
让孩子们走出美术圈的“模仿秀”吧发表于2011-01-06
  从昨晚到今夜,我都在床上。因为我习惯于在床上写作。这两天2010年度《上海文化漫步》“美术篇”的交稿期限已到,不得不硬着头皮赶。   我已经为由上海文联主编的这本“上海文化白皮书”的美术部分,当了9年“枪手”了。   有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件是,正是在2006年的《上海文化漫步》中,我最早提出建议,将上海展览中心改建为近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这个建议后来不断获得各界有识之士和媒体的...
吴绮莉画册之序发表于2011-01-05
  只有生活在自己精神家园里的人才会画出吴绮莉这样的画来。   她的画笔不是蘸着颜料,而是蘸着童话梦想的色彩。   大多数人一旦长大,就把童真童趣当作是无用的累赘抛弃了,甚至把自己的挫折也归咎于自己的“天真”。   只有经历过种种磨难,依然灿烂,依然梦想,依然真诚,依然自说自话……这就接近艺术的天性了。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能拿得起画笔,但力能扛鼎的人却未必敢有这样的心性。   ...
“亿元时代”的狂热和美术原创的羸弱发表于2010-12-30
  2010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获得了一顶“亿元时代”的桂冠。但这顶桂冠下却是羸弱的中国美术原创力。   围绕着“亿元时代”,不管是兴奋还是质疑,从收藏界、艺术界到大众传媒,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投资。人们好像没有注意到,轰轰烈烈的“亿元时代”与平淡无奇的当代美术创作现状形成了强烈对比。尽管这一年里也有一些看上去级别很高、规模很大的展览,然而其内容大多平淡无奇。正如一位观众说的...
佳联如佳人发表于2010-12-28
  苏州虎丘我只去过一次,那还是十多岁的时候。至今犹记得山脚下一座亭子上的一对楹联:“梦中说梦原非梦,圆里求圆便是圆。”   这副对联将少不更事的我引入了周庄梦蝶的奇境。它那有趣的逻辑关系和玄妙的哲理,让我玩味无穷,似乎由此悟到了混沌人生的一丝玄机,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   喜欢对联,觉得它是在中国古老学问中最可爱的。它就像一个充满智慧和才情却很知趣的人,没有喋喋不休的啰嗦,更没有汗牛充...
指尖的渴求——赵尔俊的“黑白系列”之序发表于2010-12-25
  人是孤独的。   只要看看人赖以生存的地球在宇宙有多孤独,就不难想象人有多孤独。   同一幅画,或许因不同的人会看出不同的心绪来,我看赵尔俊的“黑白系列”人体作品,首先漫上心头的是大雾般无边无际的孤独感。   如果说当我第一次看到张晓刚画的“旧照片”系列时,感到了中国人曾经有过的孤独和惊惶,那么赵尔俊的“黑白系列”让我感到了人类共同的孤独和惊惶。   赵尔俊把这孤...
率性如花——《杨正新画册》序发表于2010-12-25
  女性的花容月貌从来是文人墨客笔下之最爱。可谓诗歌文赋,“罄竹难书”。   同样,女性的身姿美貌也是画家笔下挚爱。然而,一旦美女没了衣服,情形就大不同了。   西方画家历来喜爱描绘裸体女性,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除了一些秘藏的春宫图,女性裸体向来不登画坛的大雅之堂。获得描绘女性裸体的自由,中国画家走了很久。   如今,中国画家不必像刘海粟那样冒着巨大风险来争取画女裸体的自由了。甚至有人...
永远面对一张白纸——《张雷平画册》序发表于2010-12-24
  这些年来,张雷平不断以她的新作令人们对其日益显露的艺术才情刮目相看。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她画的巨幅红芦苇时,心中不禁有被撞了一下的感动。这之前似乎也零零碎碎看过一些她的画,譬如她那出名的白玉兰。上海的市花在她笔下被重新进行了艺术组合,那一朵朵由灵动的笔触勾勒出的花儿在画面的舞台上欢快地合唱。但我还仅是感到了视觉的愉悦,麻木不仁的心却还没有触动。我至今不知道这幅红芦苇的名称,但它的画面分明如在眼前...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