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信息
浏 览: 5002
文 章:51篇
评 论:22篇
最新评论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 北京匡时VS日本亲和 引领中国艺术品规范化进程?发表于2009-02-25
- 1月30日正是正月“破五”、即将立春的日子,全球华人都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氛围中,世界经济依然笼罩在金融危机下,我如期踏上日本艺术之旅,同时参加北京匡时和日本亲和拍卖的合作签约仪式。在东京的几天,我和匡时的董国强总经理、陈连勇副总经理、旅美收藏家王文甫先生、来自山西的收藏家赵心先生等以及前来采访的有关媒体汇合,受到日本方面的热情接待。旅日学者、书法家邹涛先生热情地为我们当上了向导,陪同我们到...
- 市场进入“后金融危机”阶段发表于2008-12-22
- 最近两则有关拍卖的“丑闻”看后让人深思,一则是“吴冠中画作赝品拍卖案”, 12月15日在北京一中院一审宣判,花230万巨款购买作品的苏敏罗女士,其多项诉讼请求全部被驳回,理由是翰海公司在本次拍卖交易中就诉争拍品的真伪瑕疵作出了免责声明。也就是说卖赝品的胜诉了。第二则是以“100%成交率”、“天价估值”等美好承诺将国内300余名收藏爱好者的2500余件藏品汇聚一堂。可两日的拍...
- 谁会是秋季大拍的竞买人?发表于2008-11-10
- 中国嘉德即将拉开国内秋季大拍的序幕,全球金融风暴下的艺术品拍卖大戏是否会像房地产、证券一样场面冷清、大幅回落呢?结果其实早已显露。 目前,11份进行拍卖的公司相继都在向客户发出图录,我们已经接到了中国嘉德、北京华辰和北京永乐的图录,从各方面对图录作品的反映来看,不少人对各自喜欢的作品都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外地朋友已经确定来京参加的行程。 就在舆论大谈金融风暴对各行业的影响之时,国内的艺术...
- 艺术品市场需不需要救市发表于2008-10-27
- 受经济等各因素的影响,世界艺术品市场正在进行着一些调整,然而与世界金融的危机相比,其程度要小得多,中国经济由于受外汇储备雄厚、内需大等多种因素的推动,其抵御风险能力也更强些,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一年成交不过几百亿元的市场,这种影响就更小了。然而,现在的舆论则过分放大了世界金融风暴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一些人甚至暴露出“仇富”的心态,巴不得市场尽快走入低谷,以显示自己的预测水平有多&ldq...
- 艺术市场:“市场胆怯,我疯狂”发表于2008-10-13
- 导刊导论 世界经济恐慌情绪对艺术品的影响已经彻底显露出来,这从苏富比在纽约和香港的拍卖中就能看出。事前颇为人看好、精品云集的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夜场成交率不到60%。其他专场也都有很大程度的萎缩。市场在进行大的调整,这对收藏投资者来说既是坏事,当然也是好事。金融大鳄索罗斯说过:市场疯狂,我胆怯;市场胆怯,我疯狂。怎样做到胆大,关键是如何根据市场低迷时的境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投资道道。 一、 低...
- 经济规律给苏富比秋拍上了一课!发表于2008-10-07
-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一号》2306万港元成交 苏富比秋拍夜场出来了,件数总成交才59.6%,金额总成交41.9%。除了少数几件如刘野、王沂东和东南亚两个艺术家创出新高外,大多数都反映平平,惨遭流拍。前段时间,我曾经在刊物上写过一篇《艺市进入大盘股主导的行情》,这次苏富比秋拍,10来个耳熟能详的艺术家作品占去了1.17亿港币总成交额的80%以上,不知是否验证了我的观点。 林家如对这次秋拍作了些评述:「今天...
- “商人艺术家”来了发表于2008-09-26
- 处在金融风暴中的9月,艺术行业的最刺激的新闻莫过于伦敦苏富比组织英国艺术家赫斯特个人作品的专场拍卖的业绩:233件作品成交价高达1.11亿英镑,缔造了单一艺术家在一个拍卖会上成交总值最高的纪录,甚至超越了大师级艺术家毕加索。而赫斯特今年才43岁,还让人惊讶的是,在西方比较完善拍卖链条中,艺术家本人送作品甚是鲜见,而这次拍卖作品都是赫斯特本人送拍的!于是在苏富比和赫斯特的“合谋”下,拍卖前夕,一个...
- 谁是艺术品市场的脊梁发表于2008-09-16
- “混战”可以说是形容当下艺术品市场最好的词。几篇文章可以将一个市场击垮,一句传闻可以让人心浮动,某个人物的跳槽还可决定一个机构的生死,等等。这让我们联想到19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网络疯狂时期,到如今这种疯狂已经过去,留下的仅仅是那些在各领域中真正受到认可的少数网络机构。 节节开花后艺术品市场受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也走入阵痛调整期,群魔乱舞还在继续,然而淘汰、整合也已开始。各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