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明清竹雕行情看涨
作者:秋水龙 2005-03-21 15:21:39来源:中华博物
A-
A+
成交额度迅猛提升,成交率攀高,是过去的9个月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最大特征,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各地的拍卖市场在这9个月里总成交额超过30亿元,取得了1993年以来内地拍卖市场前所未有的成绩,伴随着艺术品市场大盘的整体行情的上扬,虽然只是大小拍卖会中的一个小门类的竹雕器物行情也在悄然中全面上升,下面四组数据或许可以更为直观地告诉我们,今年前9个月里竹雕器的拍卖市场行情。
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在2004年6月28日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参拍的56件竹木牙角器成交32件,成交额为340.66万元,成交率57.14%。其中竹雕类器物24件,成交15件,总成交价71.61万元,成交率高达60%,居全场之首,值得一提的是,第2054号拍品清竹雕五子戏弥勒及第2055号拍品清中期竹雕刘海(有小伤)皆以15.4万元居于榜首,1月12日,该公司在举办的迎春拍卖会上,推出的竹雕拍品也成绩斐然,4件拍品成交破纪录,分别是第2539号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28.6万元,第2540号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23.1万元,第2528号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16.5万元,第2529号清竹刻镂雕踏雪寻梅图香筒11万元。
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在5月16日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第314号拍品清竹雕刘阮入天台图笔筒以31.9万元居全场竹雕器物成交之首,第312号清早期竹雕听松图笔筒以13.2万元居第二位,第310号清康熙/雍正竹雕渔家乐图笔筒以12.1万元名列第三。据《宝藏》了解,该公司在2003年秋拍时推出的一件清乾隆竹根雕寿星坐像也以28.6万元成交,创下该公司当年竹雕器物成交之最。
6月7日中贸圣佳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虽然仅上拍了5件竹雕拍品,但却有2件成交价在15万元以上,分别是第2051号拍品清乾隆竹雕莲纹佛龛22万元,第2048号拍品清朱文友刻竹雕五老图笔筒16.5万元。
竹雕行情涨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竹雕器物虽属杂项里的一个较小的门类,但整体的成交率颇高,据《宝藏》资料库的调查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4年9月,有资料可查证的拍出的竹雕类拍品约700件,总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成交率在47%,作为全国拍卖市场样板的北京拍卖市场,长期以来,拍卖的行情直接影响着各地拍卖市场,古玩市场的市场行情,以北京市场的竹雕器为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潘家园古玩市场、古玩城2004年竹雕行情与2002年相比上升近50%,精品的器物更是上升了好几位,一只普通竹刻师雕刻,稍有年代的笔筒成交价皆在千元以上,一些铭有清末刻竹名家款的开价通常都在三五千元以上,如果说成交价格的上涨只是证明这一类藏品行情看好的一个因素,那么市场数量的多少则可以更为直接的说明市场的需求情况,在潘家园有着8年经营经验的张广先生透露,‘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竹雕器物,特别是竹笔筒,竹雕人物,只要感觉有点年头,就不再拿出来了,大部分都给老主顾留着,只有他们也吃不准,挑剩下的才会流到市场上。相比去年,今年这一类藏品的价格已经翻一番还多,但关键的还是这类东西要得人太多,量是越来越少了!’
在国内众多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中,竹雕器物拍卖独占鳌头的数北京乾海,据《宝藏》所能了解到的资料统计显示,自1995年4月到2004年8月底,该公司9年来仅竹雕一项拍卖总成交额即高达850万元,其中成交价位居榜首的是2002年12月9日秋季大拍推出的清中期竹雕布袋和尚诗文笔筒,估价仅8万至12万,但最终以超出估价5倍的价格56万元成交,9年来,该公司共累计拍出160余件竹雕拍品,据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竹雕一项历来成交率极高,普遍超过60%以上,是杂项类拍品上成交率颇高的一项。
中国嘉德十余年来也上拍过数百件竹雕拍品,成绩最为突出的当属2003年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中推出的14件竹雕器100%成交,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拍品创下近10年来竹雕器拍卖的历史最高,其中第1210号拍品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万成交,第1211号拍品清竹根雕采药老僧以57.2万元成交,第1209号拍品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以110万元成交,这三件竹雕器曾多次收入王世襄先生专著,被誉为竹雕器物中的珍品。
五大因素影响竹雕升值
竹雕在工艺美术品中只是一个小门类,在拍卖会上多归为工艺品杂项之列,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竹雕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特别是明清以降,名家辈出,风格独特,故历来成为收藏者的珍爱之物。更由于中国的竹雕工艺独树一帜,特点鲜明,因之也成为国际收藏界的宠儿,由于以上的几项原因,竹雕器的市场价格近几年有不断攀升之势。
竹雕属有机材质,不易长久保存,所以现在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基本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更以清代作品居多,明代作品每一出现,即会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往往会以较高的价格成交,竹雕成交价格的高低,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素一是雕刻的工艺水准。由于竹雕的材质易得,价值不高,所以雕刻技法运用的娴熟与否,工艺水准之高低,构思是否独到,即成为衡量作品市场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选购时通常要把握竹雕的精美程度,力争做到每一件作品都是精雕细刻,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精品,尽量摒弃那些粗制滥造,既无收藏价值,又无升值可能的下等品。
因素二是竹雕的保存状况,竹雕器多为传世品,如果保存得当,品相应不会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因收藏不当造成品相较差,会直接反映到市场价格上。
因素三是雕刻者的名气,有名人铭款的竹雕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普通竹雕高,应多收集名家之作,但明清以来少有刻竹名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上镌刻铭款,多数竹雕器没有铭款,所以,也不能惟铭款是从,在一些竹雕上,有很多作品没留款,无法查证作者,但工艺水平极其高,切不可错失时机,判断一件没有铭款作品是否是名家作品,通常可以从刀工、艺术水平与风格流派、年代、存世量、品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因素四是作品的真伪,收藏投资竹雕作品与共它投资艺术品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要善于是识别真伪。目前,已发现有的竹雕在制作年代和制作人等方面作伪,如将新的竹雕涂抹包浆,冒充明、清竹雕,在普通竹雕上仿刻名人的款,冒充名人作品等,对此,要仔细识别,防止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竹雕器物的作伪方式通常有四种,一是复制真品后做旧,原则上是需要有真品;二是臆造,即没有见过真品,凭想象造假;三是作品本身是真品,但作伪者为了使作品更值钱,在作品上添加刻竹名家的铭款,四是改刻旧款,即作品本身不是朱某的,作伪者把作品改刻为朱某的作品,在选购时,辨识真伪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先看竹雕的质地和包浆,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二是看雕刻的刀工是否符合时代风格及个人的艺术风格。
因素五是市场价格,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即经社会公认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鉴赏收藏过的精品,由于其真伪不存在问题,艺术价值、收藏保值性毋庸置疑,所以一旦现身市场,买家都会趋之若鹜地全力奋夺,以摸新高的价位成交也就无可厚非了。2003年最典型的范例无疑是中国嘉德推出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鉴于王老在文物收藏界崇高的威望,拍卖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众多的收藏界知名人士参与角逐,最终全场成交率100%,总成交额6301.35万元,多件拍品创下同类艺术品最高价,如明代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明代‘浮雕鱼龙海兽纹紫檀笔筒’等,均是来源于王老的收藏。
竹雕市场前景预测
纵观2003年以及2004年前9个月的拍卖市场,竹雕精品迭出,市场活跃,创造了一批中国拍卖市场的佳绩,结合近几年国内市场的走向,笔者认为,竹雕还有较大的市场运作空间,特别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或是经公认的收藏大家鉴赏收藏过,或是经过著录的作品,将有更大的保值、升值可能,其原因可综合为:
一、中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未来也将继续。
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位不断提高,使得鉴赏和收藏风气日渐浓厚,
三、艺术品拍卖市场影响力增强,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市场,这反过来又促进市场更快地发展。
四、虽然近年来高端拍品价格快速提升,部分拍品价格上扬空间已不大,但大量中端拍品的价位上升仍有很大空间,而竹雕正是处于中端拍品之列,虽然2003年、2004年这两年部分竹雕拍品创造出令人欣喜的高价,但总体而言,大量竹雕拍品的市场价格还是偏低,远未达到理想价位。
五、近来,国家制定了新的文物交易流通措施,这就加强了市场交易的安全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规范程度,2002年通过并实施的新世界文物保护法,对民间收藏在政策上予以保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拍品的流动周期,已经由原来的十年一个周期,变成现在四五年一个周期,周期的缩短,必然使文物的流通量加大,这也说明了内地艺术品市场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市场潜力是极其巨大的。
2004年1~9月竹雕器成交前10名
序号 拍品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 清竹雕刘阮入天台图笔筒 120,000~150,000 319,000
2 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 12,000~16,000 286,000
3 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 8,000~12,000 231,00
4 清乾隆竹雕莲纹佛龛 100,000~180,000 220,000
5 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60,000~80,000 165,000
6 清朱文友刻竹雕五老图笔筒 30,000~50,000 165,000
7 清竹雕五子戏弥勒 150,000~250,000 154,000
8 清中期竹雕刘海 150,000~250,000 154,000
9 清早期竹雕听松图笔筒 80,000~90,000 132,000
10 清雍正竹雕渔家乐图笔筒 30,000~40,000 121,000
中国嘉德2003年秋拍王世襄、袁荃猷藏竹雕器成交一览表
拍品号 拍品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200 当代范遥青刻虫王对垒图臂搁 10,000~20,000 66,000
1201 当代朱小华刻吕洞宾臂搁 8,000~15,000 33,000
1202 当代范遥青刻百合花臂搁 8,000~15,000 44,000
1204 当代徐素白刻江寒汀画月季草虫笔筒 30,000~50,000 96,800
1205 当代范遥青刻钱行健画荷塘清趣图臂搁 10,000~20,000 55,000
1206 当代范遥青竹林雉鸡图臂搁 12,000~25,000 154,000
1207 清竹根雕蛙 15,000~25,000 198,000
1208 清中期山水人物扇骨 10,000~20,000 33,000
1209 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 1,000,000~1,500,000 1,100,000
1210 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 1,000,000~1,500,000 2,640,000
1211 清竹根雕采药老人 500,000~700,000 572,000
1212 明乐舞图笔筒 60,000~100,000 132,000
1213 明双螭纹透雕香筒 100,000~150,000 330,000
北京翰海竹雕器成交四万元以上拍品前20名
序号 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 清中期竹雕布袋和尚诗文笔筒 80,000~120,000 560,000
2 清中期竹雕八骏图笔筒 50,000~70,000 418,000
3 清中期竹雕兰亭集会笔筒 120,000~180,000 330,000
4 清中期竹雕刘海戏金蟾 80,000~120,000 330,000
5 清竹根雕寿星 16,000~26,000 330,000
6 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 12,000~16,000 286,000
7 清中期竹雕一统万年摆件 40,000~60,000 242,000
8 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 8,000~12,000 231,000
9 清中期竹雕刘海戏金蟾 150,000~300,000 220,000
10 清早期竹雕高士闲趣笔筒 250,000~350,000 220,000
11 清中期竹雕如意 30,000~50,000 176,000
12 清竹雕人物坐像 20,000~30,000 176,000
13 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60,000~80,000 165,000
14 清文竹雕梅花鼻烟壶 20,000~30,000 154,000
15 清竹雕文具(十一件) 150,000~200,000 154,000
16 清竹雕五子戏弥勒 150,000~250,000 154,000
17 清中期竹雕刘海 150,000~250,000 154,000
18 清中期竹雕仙人乘槎 50,000~80,000 132,000
19 清竹雕携琴访友花插 20,000~30,000 132,000
20 清中期文竹雕松竹梅兰方盒 80,000~120,000 132,000
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在2004年6月28日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参拍的56件竹木牙角器成交32件,成交额为340.66万元,成交率57.14%。其中竹雕类器物24件,成交15件,总成交价71.61万元,成交率高达60%,居全场之首,值得一提的是,第2054号拍品清竹雕五子戏弥勒及第2055号拍品清中期竹雕刘海(有小伤)皆以15.4万元居于榜首,1月12日,该公司在举办的迎春拍卖会上,推出的竹雕拍品也成绩斐然,4件拍品成交破纪录,分别是第2539号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28.6万元,第2540号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23.1万元,第2528号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16.5万元,第2529号清竹刻镂雕踏雪寻梅图香筒11万元。
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在5月16日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第314号拍品清竹雕刘阮入天台图笔筒以31.9万元居全场竹雕器物成交之首,第312号清早期竹雕听松图笔筒以13.2万元居第二位,第310号清康熙/雍正竹雕渔家乐图笔筒以12.1万元名列第三。据《宝藏》了解,该公司在2003年秋拍时推出的一件清乾隆竹根雕寿星坐像也以28.6万元成交,创下该公司当年竹雕器物成交之最。
6月7日中贸圣佳举办的春季拍卖会上,虽然仅上拍了5件竹雕拍品,但却有2件成交价在15万元以上,分别是第2051号拍品清乾隆竹雕莲纹佛龛22万元,第2048号拍品清朱文友刻竹雕五老图笔筒16.5万元。
竹雕行情涨势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竹雕器物虽属杂项里的一个较小的门类,但整体的成交率颇高,据《宝藏》资料库的调查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4年9月,有资料可查证的拍出的竹雕类拍品约700件,总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成交率在47%,作为全国拍卖市场样板的北京拍卖市场,长期以来,拍卖的行情直接影响着各地拍卖市场,古玩市场的市场行情,以北京市场的竹雕器为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潘家园古玩市场、古玩城2004年竹雕行情与2002年相比上升近50%,精品的器物更是上升了好几位,一只普通竹刻师雕刻,稍有年代的笔筒成交价皆在千元以上,一些铭有清末刻竹名家款的开价通常都在三五千元以上,如果说成交价格的上涨只是证明这一类藏品行情看好的一个因素,那么市场数量的多少则可以更为直接的说明市场的需求情况,在潘家园有着8年经营经验的张广先生透露,‘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竹雕器物,特别是竹笔筒,竹雕人物,只要感觉有点年头,就不再拿出来了,大部分都给老主顾留着,只有他们也吃不准,挑剩下的才会流到市场上。相比去年,今年这一类藏品的价格已经翻一番还多,但关键的还是这类东西要得人太多,量是越来越少了!’
在国内众多艺术品拍卖公司之中,竹雕器物拍卖独占鳌头的数北京乾海,据《宝藏》所能了解到的资料统计显示,自1995年4月到2004年8月底,该公司9年来仅竹雕一项拍卖总成交额即高达850万元,其中成交价位居榜首的是2002年12月9日秋季大拍推出的清中期竹雕布袋和尚诗文笔筒,估价仅8万至12万,但最终以超出估价5倍的价格56万元成交,9年来,该公司共累计拍出160余件竹雕拍品,据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竹雕一项历来成交率极高,普遍超过60%以上,是杂项类拍品上成交率颇高的一项。
中国嘉德十余年来也上拍过数百件竹雕拍品,成绩最为突出的当属2003年秋拍‘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中推出的14件竹雕器100%成交,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拍品创下近10年来竹雕器拍卖的历史最高,其中第1210号拍品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以264万成交,第1211号拍品清竹根雕采药老僧以57.2万元成交,第1209号拍品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以110万元成交,这三件竹雕器曾多次收入王世襄先生专著,被誉为竹雕器物中的珍品。
五大因素影响竹雕升值
竹雕在工艺美术品中只是一个小门类,在拍卖会上多归为工艺品杂项之列,但应该看到的是,虽然竹雕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特别是明清以降,名家辈出,风格独特,故历来成为收藏者的珍爱之物。更由于中国的竹雕工艺独树一帜,特点鲜明,因之也成为国际收藏界的宠儿,由于以上的几项原因,竹雕器的市场价格近几年有不断攀升之势。
竹雕属有机材质,不易长久保存,所以现在出现在拍卖会上的基本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更以清代作品居多,明代作品每一出现,即会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往往会以较高的价格成交,竹雕成交价格的高低,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因素一是雕刻的工艺水准。由于竹雕的材质易得,价值不高,所以雕刻技法运用的娴熟与否,工艺水准之高低,构思是否独到,即成为衡量作品市场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选购时通常要把握竹雕的精美程度,力争做到每一件作品都是精雕细刻,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精品,尽量摒弃那些粗制滥造,既无收藏价值,又无升值可能的下等品。
因素二是竹雕的保存状况,竹雕器多为传世品,如果保存得当,品相应不会成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因收藏不当造成品相较差,会直接反映到市场价格上。
因素三是雕刻者的名气,有名人铭款的竹雕其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普通竹雕高,应多收集名家之作,但明清以来少有刻竹名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上镌刻铭款,多数竹雕器没有铭款,所以,也不能惟铭款是从,在一些竹雕上,有很多作品没留款,无法查证作者,但工艺水平极其高,切不可错失时机,判断一件没有铭款作品是否是名家作品,通常可以从刀工、艺术水平与风格流派、年代、存世量、品相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因素四是作品的真伪,收藏投资竹雕作品与共它投资艺术品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要善于是识别真伪。目前,已发现有的竹雕在制作年代和制作人等方面作伪,如将新的竹雕涂抹包浆,冒充明、清竹雕,在普通竹雕上仿刻名人的款,冒充名人作品等,对此,要仔细识别,防止上当受骗,避免造成损失,竹雕器物的作伪方式通常有四种,一是复制真品后做旧,原则上是需要有真品;二是臆造,即没有见过真品,凭想象造假;三是作品本身是真品,但作伪者为了使作品更值钱,在作品上添加刻竹名家的铭款,四是改刻旧款,即作品本身不是朱某的,作伪者把作品改刻为朱某的作品,在选购时,辨识真伪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先看竹雕的质地和包浆,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二是看雕刻的刀工是否符合时代风格及个人的艺术风格。
因素五是市场价格,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即经社会公认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鉴赏收藏过的精品,由于其真伪不存在问题,艺术价值、收藏保值性毋庸置疑,所以一旦现身市场,买家都会趋之若鹜地全力奋夺,以摸新高的价位成交也就无可厚非了。2003年最典型的范例无疑是中国嘉德推出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鉴于王老在文物收藏界崇高的威望,拍卖会吸引了来自海内外众多的收藏界知名人士参与角逐,最终全场成交率100%,总成交额6301.35万元,多件拍品创下同类艺术品最高价,如明代朱三松‘竹根雕老僧’,明代‘浮雕鱼龙海兽纹紫檀笔筒’等,均是来源于王老的收藏。
竹雕市场前景预测
纵观2003年以及2004年前9个月的拍卖市场,竹雕精品迭出,市场活跃,创造了一批中国拍卖市场的佳绩,结合近几年国内市场的走向,笔者认为,竹雕还有较大的市场运作空间,特别是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或是经公认的收藏大家鉴赏收藏过,或是经过著录的作品,将有更大的保值、升值可能,其原因可综合为:
一、中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未来也将继续。
二、人们的精神生活品位不断提高,使得鉴赏和收藏风气日渐浓厚,
三、艺术品拍卖市场影响力增强,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市场,这反过来又促进市场更快地发展。
四、虽然近年来高端拍品价格快速提升,部分拍品价格上扬空间已不大,但大量中端拍品的价位上升仍有很大空间,而竹雕正是处于中端拍品之列,虽然2003年、2004年这两年部分竹雕拍品创造出令人欣喜的高价,但总体而言,大量竹雕拍品的市场价格还是偏低,远未达到理想价位。
五、近来,国家制定了新的文物交易流通措施,这就加强了市场交易的安全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规范程度,2002年通过并实施的新世界文物保护法,对民间收藏在政策上予以保护,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良好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市场上拍品的流动周期,已经由原来的十年一个周期,变成现在四五年一个周期,周期的缩短,必然使文物的流通量加大,这也说明了内地艺术品市场在未来若干年内的市场潜力是极其巨大的。
2004年1~9月竹雕器成交前10名
序号 拍品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 清竹雕刘阮入天台图笔筒 120,000~150,000 319,000
2 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 12,000~16,000 286,000
3 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 8,000~12,000 231,00
4 清乾隆竹雕莲纹佛龛 100,000~180,000 220,000
5 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60,000~80,000 165,000
6 清朱文友刻竹雕五老图笔筒 30,000~50,000 165,000
7 清竹雕五子戏弥勒 150,000~250,000 154,000
8 清中期竹雕刘海 150,000~250,000 154,000
9 清早期竹雕听松图笔筒 80,000~90,000 132,000
10 清雍正竹雕渔家乐图笔筒 30,000~40,000 121,000
中国嘉德2003年秋拍王世襄、袁荃猷藏竹雕器成交一览表
拍品号 拍品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200 当代范遥青刻虫王对垒图臂搁 10,000~20,000 66,000
1201 当代朱小华刻吕洞宾臂搁 8,000~15,000 33,000
1202 当代范遥青刻百合花臂搁 8,000~15,000 44,000
1204 当代徐素白刻江寒汀画月季草虫笔筒 30,000~50,000 96,800
1205 当代范遥青刻钱行健画荷塘清趣图臂搁 10,000~20,000 55,000
1206 当代范遥青竹林雉鸡图臂搁 12,000~25,000 154,000
1207 清竹根雕蛙 15,000~25,000 198,000
1208 清中期山水人物扇骨 10,000~20,000 33,000
1209 明朱小松归去来辞图笔筒 1,000,000~1,500,000 1,100,000
1210 明朱三松竹根雕老僧 1,000,000~1,500,000 2,640,000
1211 清竹根雕采药老人 500,000~700,000 572,000
1212 明乐舞图笔筒 60,000~100,000 132,000
1213 明双螭纹透雕香筒 100,000~150,000 330,000
北京翰海竹雕器成交四万元以上拍品前20名
序号 名称 估价(元) 成交价(元)
1 清中期竹雕布袋和尚诗文笔筒 80,000~120,000 560,000
2 清中期竹雕八骏图笔筒 50,000~70,000 418,000
3 清中期竹雕兰亭集会笔筒 120,000~180,000 330,000
4 清中期竹雕刘海戏金蟾 80,000~120,000 330,000
5 清竹根雕寿星 16,000~26,000 330,000
6 清中期竹刻诗文竹节臂搁 12,000~16,000 286,000
7 清中期竹雕一统万年摆件 40,000~60,000 242,000
8 清中期竹雕梅花笔筒 8,000~12,000 231,000
9 清中期竹雕刘海戏金蟾 150,000~300,000 220,000
10 清早期竹雕高士闲趣笔筒 250,000~350,000 220,000
11 清中期竹雕如意 30,000~50,000 176,000
12 清竹雕人物坐像 20,000~30,000 176,000
13 清中期竹雕踏雪寻梅笔筒 60,000~80,000 165,000
14 清文竹雕梅花鼻烟壶 20,000~30,000 154,000
15 清竹雕文具(十一件) 150,000~200,000 154,000
16 清竹雕五子戏弥勒 150,000~250,000 154,000
17 清中期竹雕刘海 150,000~250,000 154,000
18 清中期竹雕仙人乘槎 50,000~80,000 132,000
19 清竹雕携琴访友花插 20,000~30,000 132,000
20 清中期文竹雕松竹梅兰方盒 80,000~120,000 132,000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