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空气污染侵蚀秦俑 中美专家联手救援(图)

2005-03-18 10:40:43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A- A+
  秦始皇死后留下的兵马俑,度过滚滚历史洪流,却抵不住2000多年后的空气污染,出现严重侵蚀。日前,中科院邀请美国专家及我国香港理工大学的专家,到西安追寻腐蚀气体、降尘等污染的变化,力保这片庞大古迹群免受侵蚀。

  秦朝兵马俑正遭受严重空气污染

  馆内白纸24小时变黑

  据香港媒体报道,兵马俑出土后,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有科学家把一张光洁白纸放到兵马俑博物馆内。24小时后,它已满布炭微粒,变得灰黑。正是这些污染物令兵马俑失去光泽。

  不过,兵马俑墓地将首次出现一支中美专家组成的科学家队伍,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研究兵马俑面对的大气污染变化,着手令墓地空气变得更洁净。

  中科院牵头研究腐蚀成因

  该“治污”项目由中科院相关部门及秦兵马俑博物馆牵头,邀请我国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沙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加。负责参加该项目的香港理大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副教授李顺诚,过去亦曾替其他古迹做过类似研究。

  该小组人员将从本月起,在未来两年内观察兵马俑受大气污染的情况。他们希望最终掌握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和降尘的变化规律及化学反应,掌握文物如何受到腐蚀。

  在文物保护界眼中,空气污染对文物的影响,犹如火上浇油。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讲师何志清指出,当人类掘出埋藏地下千年的文物时,它们一遇空气,就有被氧化的危险,不少文物正因氧化原理,令表层的色彩走样以至消失。若空气受到污染,酸雨亦将令文物遭受更大损害。

  专家将制文物保护数据库

  “最难的一关,是资源。”香港大学建筑学系讲师何志清表示,将建造一个专用的文物环境实验室,还要制造一个包括室内微气候、腐蚀性气体、大气气溶胶以及降尘的庞大数据库。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这个研究将为中国日后的博物馆铺路,提供一套防治大气污染的先例,供后来者借鉴。《新快报》文并图

  【新闻链接】

  彩绘兵马俑脱离“病魔”

  历时多年的秦兵马俑彩绘陶俑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秦兵马俑二号坑和秦陵陪葬坑出土的10余尊彩绘俑全部保护完毕,这批珍贵的彩绘陶俑终于远离了“病魔”,重现风采。

  据了解,兵马俑发掘出土后,面临许多文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棘手的就是兵马俑表面彩绘的保护。由于埋藏了两千多年,地下多种有害因素导致大多数兵马俑的彩绘消失殆尽。因此,二号坑和秦陵陪葬坑出土的10余尊彩绘俑就显得弥足珍贵。

  彩绘陶俑出土后,秦俑馆就专门成立了专项攻关研究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他们终于研究出了两种成功的保护方法,一是用抗皱缩剂和加固剂联合处理方法,一是采用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固化的加固方法。

  文物保护专家接着又进行了多项试验,终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保护工艺,并先后运用于10余尊彩绘陶俑的保护。实践证明,这套保护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华商报》


推荐关键字:中美专家 秦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