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拒绝摄影的摄影大师贝尔纳尔·弗孔
2005-03-17 11:03:21来源:《东方早报》
A-
A+
昨日下午,“‘巴黎在上海’法国三代摄影家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35位摄影家和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共有134幅(件)作品参与展出。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苏菲·施密特女士表示:“虽然世界上有十多个城市邀请这个展览去做展示,但是我们不会在其他城市展出。这次展览只在上海展出,因为所选的作品是专门按照上海美术馆的格局空间所挑选的,比如选在1楼夹层幽暗的空间展示第1代摄影大师的黑白摄影作品,并专门根据上海美术馆的展厅情况设定灯光布置。参展作品都是艺术家当年亲自冲印的,非常珍贵。”
拒绝摄影的大师———贝尔纳尔·弗孔
弗孔的上海之行可以说“迟到”,国内摄影爱好者早已通过各种印刷品和文字对“贝尔纳尔·弗孔”的名字耳熟能详。他犹如一位电影导演,在布置影片的场景、演员、服装、道具,并用摄影的手段把自己的梦幻封闭在画面之中。此次展览选取了十余张弗孔的作品,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现弗孔的摄影艺术风格特点。
弗孔的所有作品都没有把镜头对准“活人”,他的“演员”都是回收的废旧塑料模特。生活中的弗孔也拒绝相机的捕捉,当记者把镜头对准这位温文尔雅的摄影家时,他立刻敏感地闪躲。
油漆工出身的弗孔本身就是一个传奇,1975年他回收废旧人体模特,经过修整和再创造以高价卖给巴黎大型零售店。他迷恋上这种人形玩偶,开始用它们来充当演员构筑他奇特的空间剧幕。
本次展览策展人将法国摄影划分为3个时代,弗孔作为第2代代表人物参展,但是弗孔在1999年停止了他的摄影创作,对此他的解释是:“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高峰,摄影在这个时期已趋于成熟。当这样一个时代结束后,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人们随时可以拍摄大量图片,进入了一个纯图像时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中,很难分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家了。我想自己要表达的已经完成,不想再重复自己。相对于摄影,我对诗歌、小说更有兴趣。”
从不拍摄生活现实状况的弗孔,在被问及对于美国摄影家南·戈尔丁的“私人纪实摄影”看法时说:“这就是美国摄影,很贴近生活,但是也只是这样了。”正如他始终不肯被相机捕捉,他也不肯放弃对于内心梦想的坚持。在他看来,琐碎的生活现实永远不会进入他镜头中那个空灵的舞台。
目前弗孔正撰写自传,或许这部文学作品中将会为读者提供了解艺术大师内心世界的途径。
中国摄影逐渐升温
与《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所展出的绘画相比,参展的法国摄影作品在价格上还难于比肩。策展人之一的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说:“摄影收藏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是摄影作品的价值却在急速地攀升。比如马克·吕布在1953年的名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到1979年的价格是100欧元,现在大概要1万欧元。”
蒙特罗索先生任职的欧洲摄影博物馆1997年成立,是国际上收藏当代摄影作品较为丰富的专业博物馆,有馆藏摄影作品1.5万张。蒙特罗索馆长介绍说:“去年中国摄影作品曾在巴黎展出。我对于中国摄影作品所体现出的讽刺、幽默和对社会问题所持的批判态度很感兴趣。在法国,中国摄影家的作品价格也在不断升高。”
蒙特罗索馆长已经与上海香格纳画廊、亦安画廊有过接触,进一步了解中国摄影的情况,并将写就考察报告提交给欧洲摄影博物馆的艺术委员会,以确定对中国摄影作品有计划分阶段收藏。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苏菲·施密特女士表示:“虽然世界上有十多个城市邀请这个展览去做展示,但是我们不会在其他城市展出。这次展览只在上海展出,因为所选的作品是专门按照上海美术馆的格局空间所挑选的,比如选在1楼夹层幽暗的空间展示第1代摄影大师的黑白摄影作品,并专门根据上海美术馆的展厅情况设定灯光布置。参展作品都是艺术家当年亲自冲印的,非常珍贵。”
拒绝摄影的大师———贝尔纳尔·弗孔
弗孔的上海之行可以说“迟到”,国内摄影爱好者早已通过各种印刷品和文字对“贝尔纳尔·弗孔”的名字耳熟能详。他犹如一位电影导演,在布置影片的场景、演员、服装、道具,并用摄影的手段把自己的梦幻封闭在画面之中。此次展览选取了十余张弗孔的作品,呈现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体现弗孔的摄影艺术风格特点。
弗孔的所有作品都没有把镜头对准“活人”,他的“演员”都是回收的废旧塑料模特。生活中的弗孔也拒绝相机的捕捉,当记者把镜头对准这位温文尔雅的摄影家时,他立刻敏感地闪躲。
油漆工出身的弗孔本身就是一个传奇,1975年他回收废旧人体模特,经过修整和再创造以高价卖给巴黎大型零售店。他迷恋上这种人形玩偶,开始用它们来充当演员构筑他奇特的空间剧幕。
本次展览策展人将法国摄影划分为3个时代,弗孔作为第2代代表人物参展,但是弗孔在1999年停止了他的摄影创作,对此他的解释是:“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高峰,摄影在这个时期已趋于成熟。当这样一个时代结束后,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人们随时可以拍摄大量图片,进入了一个纯图像时代。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图像包围的时代中,很难分出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家了。我想自己要表达的已经完成,不想再重复自己。相对于摄影,我对诗歌、小说更有兴趣。”
从不拍摄生活现实状况的弗孔,在被问及对于美国摄影家南·戈尔丁的“私人纪实摄影”看法时说:“这就是美国摄影,很贴近生活,但是也只是这样了。”正如他始终不肯被相机捕捉,他也不肯放弃对于内心梦想的坚持。在他看来,琐碎的生活现实永远不会进入他镜头中那个空灵的舞台。
目前弗孔正撰写自传,或许这部文学作品中将会为读者提供了解艺术大师内心世界的途径。
中国摄影逐渐升温
与《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所展出的绘画相比,参展的法国摄影作品在价格上还难于比肩。策展人之一的欧洲摄影博物馆馆长让-吕克·蒙特罗索说:“摄影收藏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但是摄影作品的价值却在急速地攀升。比如马克·吕布在1953年的名作《埃菲尔铁塔上的油漆工》到1979年的价格是100欧元,现在大概要1万欧元。”
蒙特罗索先生任职的欧洲摄影博物馆1997年成立,是国际上收藏当代摄影作品较为丰富的专业博物馆,有馆藏摄影作品1.5万张。蒙特罗索馆长介绍说:“去年中国摄影作品曾在巴黎展出。我对于中国摄影作品所体现出的讽刺、幽默和对社会问题所持的批判态度很感兴趣。在法国,中国摄影家的作品价格也在不断升高。”
蒙特罗索馆长已经与上海香格纳画廊、亦安画廊有过接触,进一步了解中国摄影的情况,并将写就考察报告提交给欧洲摄影博物馆的艺术委员会,以确定对中国摄影作品有计划分阶段收藏。
推荐关键字:当代摄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快讯】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推新展:20002020-05-30
- 【雅昌专稿】如何阅读当下的摄影艺术?以山2020-02-16
- 【雅昌专稿】让-吕克•蒙特罗索:七大展览构2019-04-24
- “涂像”——上海当代摄影10人展即将揭幕2019-03-31
- 洞见中的突围:“无境的追寻”中国当代摄影艺2018-12-25
- 【观察】 观念摄影,不再是“图像生产者”?2018-08-06
- 中国当代摄影在旧金山成为主角2018-03-26
- 将演绎现实进行到底——聚焦杨福东的影像世2017-11-12
- 记录和复制意味着什么?中德当代摄影展“复2017-11-27
- 【雅昌快讯】以“废话集”探讨当代摄影“现2017-11-2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