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又逢3·15话艺术市场的维权和诚信
作者:夏锄 2005-03-15 10:41:57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近年来,继股票、房地产之后,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已成为新的热点。目前,国内艺术品市场主要由传统拍卖业、古玩业、画廊业、网络拍卖与网络交流以及艺术博览会等部分组成。业内人士保守估计,最近两年,国内通过各种途径交易的艺术品,年交易额有数百亿元。但是由于市场体制不健全,法规、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在艺术品走红的背后,一些人利欲熏心、投机取巧,艺术品造假作伪、暗箱操作、盲目炒作之风越演越烈。可以说艺术市场问题重重,令人担忧,净化环境、呼吁诚信已经迫在眉睫。又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说艺术市场的维权之难和诚信的重要性。
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生产的假艺术品危害无穷,既损害了真正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又坑害了收藏投资者的利益。当前的状况仍是艺术品消费者(不管你买的艺术品是用于收藏还是投资,在市场上,买家都是消费者),无论是在民间市场还是拍卖场买到赝品,很难像其它商品那样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可以讨回公道、挽回损失,而多是自认倒霉。艺术市场打假与维权确有着现实的难度,已不是什么新话题。艺术品消费者和创作者,共同期待打假和维权有法律“撑腰”,通过法律来惩治制假售假者,制约假货泛滥,规范艺术市场。而因古玩、字画这类艺术品鉴定起来比较复杂,真伪界定尚且困难,无据可依,又如何立法?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其实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即使有了法规,而因艺术品的特殊性,同样还不能套用一般商品的打假办法加以解决。早有古玩字画赝品的交易,赚钱仅次于贩卖军火和毒品一说,丰厚的利润不会缺乏铤而走险之人,而现在连起码的法律法规也没,无法可依,何谈执法必严。在艺术市场上,消费者打假和维权似乎成了一句空话。对于艺术品创作者说,赝品带来的何尝不是愤慨和无奈。艺术家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为打假而打官司,即使出面打假维权,同样困难重重。如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吴冠中的《炮打司令部》”一案,最终虽然以吴冠中先生胜诉而告终。但为了这场官司,吴先生整整耗废掉了3年的精力,以致于现在只要有人和他提起那场官司,仍伤心不已。吴先生是为自己作品打假,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成分,还是有法可依的,比起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打假与维权要简单得多,且吴先生是国内顶级艺术大师,同时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以他这样的声望、地位出面打假都这样难,艺术市场的打假之难可见一斑。所以很多艺术家对于艺术市场上的假作,多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省得麻烦,这也是造成赝品泛滥的原因之一。既然艺术品消费者和创作者维权和打假很难达到效力,艺术市场的发展与规范,也就主要依赖于行业道德标准来约束了。
诚信是每个行业必有的道德标准。在古玩艺术品行业里更应遵守诚信二字,没有诚信二字是无法打开发展局面的,也更难生存下去。制卖赝品只能获得一时的暴利,不利于艺术市场长期发展。古玩店、画廊在人们的眼里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我们固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今古玩店、画廊并没有在艺术市场中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作用。若靠牺牲诚信赚取利润,最终也只能被艺术市场淘汰。
诚信同样是艺术品中介机构生存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中假货占的比例过大,就会失去收藏投资者的信任,而拍卖公司失去的信用过多,其结果诚信度越降越低,最终只能是倒闭。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最忌假货,而艺术品中又最容易混进假货。现今拍卖市场上卖假有两种情况:一种不知假而卖假。这属于技术上的假,由于从业人员鉴定水平不够或“走了眼”可能以假当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作为艺术品拍卖公司,当务之急是提高业务人员的鉴定水平,健全公司鉴定把关的规章制度,减少这种因技术上的薄弱而流入的假货。另一种是知假而卖假。属于操作上的假,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这一点容易避免,只要拍卖公司严格把关,主观上不让那些心知腹明的赝品流入,是讲究诚信的重要切入点。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形成到发展只有短短10几年,红火局面也只是最近三两年的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假货上拍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对整个以艺术品为主的拍卖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
艺术品通过网络拍卖与交流已有多年,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网拍与网上交流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人接受。网上交易对于买卖双方来说,不用长途辛苦奔波,足不出户就可以决胜于千里之外,只要眼光独到,经济许可往往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从理论上讲,相对其他情境的交易,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因为网络是面对全世界,竟买者中各色人等都有,且互相不知底细,网络竞买的机制又限制了作弊。可实际表现却并尽如人意,其主要还是假货泛滥无法抑制问题。网络拍卖以及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艺术品营销者,同样应以诚信谋求大的发展。
当然,做一个成熟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鉴定水平,这才是减少上当受骗的好办法。只有拍卖行、经销商和买家各方面同时提高水平,赝品没有了市场,造假者也就失去市场,才能保证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艺术品创作者、艺术品中介机构、艺术品销售商以及艺术品收藏投资者都应该为艺术市场前景负责。
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生产的假艺术品危害无穷,既损害了真正文物艺术品的价值,又坑害了收藏投资者的利益。当前的状况仍是艺术品消费者(不管你买的艺术品是用于收藏还是投资,在市场上,买家都是消费者),无论是在民间市场还是拍卖场买到赝品,很难像其它商品那样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可以讨回公道、挽回损失,而多是自认倒霉。艺术市场打假与维权确有着现实的难度,已不是什么新话题。艺术品消费者和创作者,共同期待打假和维权有法律“撑腰”,通过法律来惩治制假售假者,制约假货泛滥,规范艺术市场。而因古玩、字画这类艺术品鉴定起来比较复杂,真伪界定尚且困难,无据可依,又如何立法?所以相关的法律法规迟迟不能出台,其实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即使有了法规,而因艺术品的特殊性,同样还不能套用一般商品的打假办法加以解决。早有古玩字画赝品的交易,赚钱仅次于贩卖军火和毒品一说,丰厚的利润不会缺乏铤而走险之人,而现在连起码的法律法规也没,无法可依,何谈执法必严。在艺术市场上,消费者打假和维权似乎成了一句空话。对于艺术品创作者说,赝品带来的何尝不是愤慨和无奈。艺术家每一分钟都十分宝贵,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为打假而打官司,即使出面打假维权,同样困难重重。如曾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吴冠中的《炮打司令部》”一案,最终虽然以吴冠中先生胜诉而告终。但为了这场官司,吴先生整整耗废掉了3年的精力,以致于现在只要有人和他提起那场官司,仍伤心不已。吴先生是为自己作品打假,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成分,还是有法可依的,比起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打假与维权要简单得多,且吴先生是国内顶级艺术大师,同时还是全国政协委员,以他这样的声望、地位出面打假都这样难,艺术市场的打假之难可见一斑。所以很多艺术家对于艺术市场上的假作,多是睁一只闭一只眼,省得麻烦,这也是造成赝品泛滥的原因之一。既然艺术品消费者和创作者维权和打假很难达到效力,艺术市场的发展与规范,也就主要依赖于行业道德标准来约束了。
诚信是每个行业必有的道德标准。在古玩艺术品行业里更应遵守诚信二字,没有诚信二字是无法打开发展局面的,也更难生存下去。制卖赝品只能获得一时的暴利,不利于艺术市场长期发展。古玩店、画廊在人们的眼里是“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我们固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今古玩店、画廊并没有在艺术市场中充分地发挥出它的作用。若靠牺牲诚信赚取利润,最终也只能被艺术市场淘汰。
诚信同样是艺术品中介机构生存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拍卖公司推出的拍品中假货占的比例过大,就会失去收藏投资者的信任,而拍卖公司失去的信用过多,其结果诚信度越降越低,最终只能是倒闭。对于艺术品拍卖市场而言最忌假货,而艺术品中又最容易混进假货。现今拍卖市场上卖假有两种情况:一种不知假而卖假。这属于技术上的假,由于从业人员鉴定水平不够或“走了眼”可能以假当真。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作为艺术品拍卖公司,当务之急是提高业务人员的鉴定水平,健全公司鉴定把关的规章制度,减少这种因技术上的薄弱而流入的假货。另一种是知假而卖假。属于操作上的假,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但这一点容易避免,只要拍卖公司严格把关,主观上不让那些心知腹明的赝品流入,是讲究诚信的重要切入点。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从形成到发展只有短短10几年,红火局面也只是最近三两年的事,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如果假货上拍得不到有效遏制,势必对整个以艺术品为主的拍卖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
艺术品通过网络拍卖与交流已有多年,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网拍与网上交流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并为越来越多人接受。网上交易对于买卖双方来说,不用长途辛苦奔波,足不出户就可以决胜于千里之外,只要眼光独到,经济许可往往能买到想要的东西。从理论上讲,相对其他情境的交易,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因为网络是面对全世界,竟买者中各色人等都有,且互相不知底细,网络竞买的机制又限制了作弊。可实际表现却并尽如人意,其主要还是假货泛滥无法抑制问题。网络拍卖以及以网络为交流平台的艺术品营销者,同样应以诚信谋求大的发展。
当然,做一个成熟的艺术品收藏家和投资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鉴定水平,这才是减少上当受骗的好办法。只有拍卖行、经销商和买家各方面同时提高水平,赝品没有了市场,造假者也就失去市场,才能保证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艺术品创作者、艺术品中介机构、艺术品销售商以及艺术品收藏投资者都应该为艺术市场前景负责。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颜明谈香港2022春拍:中国书画的市场空间收2022-07-15
- 雅昌专栏 | 刘越:分裂迹象的市场—2022香港2022-06-02
- 雅昌专稿 | 2022台北当代闭幕:规模缩减之下2022-05-25
- 雅昌专稿+战报 | 2022台北当代:在地化与国2022-05-20
- 下半年内地艺术市场走向的几个关键词2022-05-16
- 雅昌专栏 | 花市暂得楼:坦克、冰墩墩、大白2022-04-02
- 深度|新买家势力正在形成!纽约亚洲艺术周2022-03-31
- 雅昌专稿|上海画廊新势力:成熟商业体系中2022-03-25
- 守护诚信 致力传承,雅昌鉴证备案以领先之姿2022-03-15
- 雅昌快讯 | 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 2022年2022-03-07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