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老钟表新发现
2005-03-11 09:56:18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一般来说,从十四世纪到二十世纪初的钟表,被称为古董钟表。人们对古董钟的青睐,主要出于对它精湛工艺和造型艺术的喜爱。古董钟具有装饰华丽、造型丰富、设计奇巧的特点,不容易被仿制、伪造,这对收藏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今天《收藏故事》的主人公吴炳昆先生,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收藏了上百个古董钟,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精品。
吴炳昆先生收藏的古董钟表,不仅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还有中国早期生产的。伴随着这些老钟表,吴先生的晚年生活显得十分惬意。他每天要给自己收藏的古董钟表除尘、清理。闲下来的时候,他还要翻阅资料,查证这些藏品的年代,产地和制作商等等。
吴炳昆:这个东西我在二十几年以前开始,开始时候,我对这东西也不是说目标很明确,只是有的时候看见好的我就留下,后来人家有人跟我说你这不能当保管员,这东西弄来了以后我保管起来了,这个不行,你应该当“研究员”。
在朋友的鼓励下,吴先生开始对自己收藏的老钟表寻根问祖。他逛故宫钟表馆,阅读和古董钟表有关的各种书籍。还对照家里形态各异的老钟表,细心寻找能够反映年代、产地的标示。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收藏的一台古董钟表,是20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并且是当时的名牌产品。
吴炳昆:这一台钟是英国伦敦DENT这个公司,这个牌子是比较有名的,这是一个老厂,老名牌,它这个厂专门给世界各个皇室制造钟表的,因为它的质量好,现在走的还是非常准。别的钟它这里面没有年份了,但是我这个钟呢就有,就是机器里面也有,这上面也有,你看1791年,故宫里面我看到资料,人家说乾隆以后才有这个座钟,对不对但是我这个在乾隆年(公元1791年为乾隆五十六年)已经有了,所以说这个不光是个历史文物,而且历史资料文物。
据公元1791年我国一份关于广州海关的文件中记载,这一年由海关进口的钟表有1025件。而英国在当时,仅伦敦就有几十家制造钟表的工场。吴先生收藏的这台英国古董钟表,工艺精美,表盘上还有双龙戏珠的纹饰。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吴炳昆先生在一个库房里见到这台钟表的时候,它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吴炳昆:因为我也去的时候它这个地方全是黑的,都是黑的,黑到什么地方,我需要说的可能,它就搁在灶台屋子里面,合两千块钱的样子吧。这价钱没有便宜,我觉得心里头还挺别扭的,但是经过以后,我刚才说了,我经过自己学习以后,当上“研究员”以后了,一研究以后发现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
对自己藏品的再发现,让吴炳昆先生更加起劲儿的了解钟表的产地、年代、制作工艺等各方面情况。古董钟表除了计时功能外,还有奇巧的机械玩意,为吴先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他学习了一些机械制造知识,可以为收藏的钟表做简单的修复。随着钟表知识的丰富,吴炳昆先生发现自己收藏的一台上海产的硬木钟,里面也有一番小天地。
吴炳昆:比方这个钟画面来说,它是几个部分,首先来讲,这个雕工非常细致,而且这镏金的话,一层是黄的,黄金,一层是玫瑰金,两个颜色。但是这个钟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你看,它这个秒针在中间,它这种钟呢叫夹秒,按时间来算,它要比秒针在前面的要晚,它又比没有秒针的,就是两个针的又晚了一点,正好这个时间就差不多了,这个钟是1903年出的。
2003年,吴炳昆先生申请成立私人钟表博物馆,希望能和其他喜爱古董钟表的朋友交流收藏经验,可是由于展馆面积的限制,未能如愿。现在吴先生将自己收藏中的精品放置在家中。在妥善保存的同时,还不时有些新发现,他的生活也由此丰富多彩。
主持人:通过对古董钟的学习和研究,吴炳昆相信还有不少珍贵的古董钟仍散落在民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些古董钟得到更妥善的保存和传承。
吴炳昆先生收藏的古董钟表,不仅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还有中国早期生产的。伴随着这些老钟表,吴先生的晚年生活显得十分惬意。他每天要给自己收藏的古董钟表除尘、清理。闲下来的时候,他还要翻阅资料,查证这些藏品的年代,产地和制作商等等。
吴炳昆:这个东西我在二十几年以前开始,开始时候,我对这东西也不是说目标很明确,只是有的时候看见好的我就留下,后来人家有人跟我说你这不能当保管员,这东西弄来了以后我保管起来了,这个不行,你应该当“研究员”。
在朋友的鼓励下,吴先生开始对自己收藏的老钟表寻根问祖。他逛故宫钟表馆,阅读和古董钟表有关的各种书籍。还对照家里形态各异的老钟表,细心寻找能够反映年代、产地的标示。有一天,他忽然发现自己收藏的一台古董钟表,是200多年前英国制造的,并且是当时的名牌产品。
吴炳昆:这一台钟是英国伦敦DENT这个公司,这个牌子是比较有名的,这是一个老厂,老名牌,它这个厂专门给世界各个皇室制造钟表的,因为它的质量好,现在走的还是非常准。别的钟它这里面没有年份了,但是我这个钟呢就有,就是机器里面也有,这上面也有,你看1791年,故宫里面我看到资料,人家说乾隆以后才有这个座钟,对不对但是我这个在乾隆年(公元1791年为乾隆五十六年)已经有了,所以说这个不光是个历史文物,而且历史资料文物。
据公元1791年我国一份关于广州海关的文件中记载,这一年由海关进口的钟表有1025件。而英国在当时,仅伦敦就有几十家制造钟表的工场。吴先生收藏的这台英国古董钟表,工艺精美,表盘上还有双龙戏珠的纹饰。时光追溯到二十年前,吴炳昆先生在一个库房里见到这台钟表的时候,它可不是现在的样子。
吴炳昆:因为我也去的时候它这个地方全是黑的,都是黑的,黑到什么地方,我需要说的可能,它就搁在灶台屋子里面,合两千块钱的样子吧。这价钱没有便宜,我觉得心里头还挺别扭的,但是经过以后,我刚才说了,我经过自己学习以后,当上“研究员”以后了,一研究以后发现这个东西是一个好东西。
对自己藏品的再发现,让吴炳昆先生更加起劲儿的了解钟表的产地、年代、制作工艺等各方面情况。古董钟表除了计时功能外,还有奇巧的机械玩意,为吴先生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他学习了一些机械制造知识,可以为收藏的钟表做简单的修复。随着钟表知识的丰富,吴炳昆先生发现自己收藏的一台上海产的硬木钟,里面也有一番小天地。
吴炳昆:比方这个钟画面来说,它是几个部分,首先来讲,这个雕工非常细致,而且这镏金的话,一层是黄的,黄金,一层是玫瑰金,两个颜色。但是这个钟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呢,你看,它这个秒针在中间,它这种钟呢叫夹秒,按时间来算,它要比秒针在前面的要晚,它又比没有秒针的,就是两个针的又晚了一点,正好这个时间就差不多了,这个钟是1903年出的。
2003年,吴炳昆先生申请成立私人钟表博物馆,希望能和其他喜爱古董钟表的朋友交流收藏经验,可是由于展馆面积的限制,未能如愿。现在吴先生将自己收藏中的精品放置在家中。在妥善保存的同时,还不时有些新发现,他的生活也由此丰富多彩。
主持人:通过对古董钟的学习和研究,吴炳昆相信还有不少珍贵的古董钟仍散落在民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这些古董钟得到更妥善的保存和传承。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十大考古新发现”走进高校2017-04-28
- 2015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出炉 海昏侯墓在列2016-01-15
- 清小白礁1号沉船新发现145件文物、300件石板2014-07-11
- 河南新发现“许昌人2号头骨”2014-05-13
- 2013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出炉2014-03-12
- 陕西周原遗址又有新发现2014-02-11
- 情有独“钟” 老钟表渐成收藏新宠2013-10-29
- 藏友10年收藏1000多块表2013-03-15
- 评点201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2012-01-2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