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收藏艺术沙龙能否成为交易新平台

2005-03-09 10:50:37来源:《中国艺术报》
A- A+
  如今,在西方国家的艺术领域,沙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和市场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日益活跃,各种收藏艺术沙龙也正在悄然兴起。相比于古玩市场、拍卖会、博览会等传统艺术交易形式,收藏沙龙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举办时间、形式更为灵活,内容也更丰富鲜活,气氛活泼轻松,多采用会员制,交流功能更强……那么,目前国内收藏艺术沙龙的发展程度又如何呢?近日记者进行了相关的采访与调查。

  大型固定沙龙:中间道路有待开拓

  2003年,首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成功举办拉开了中国大型收藏艺术沙龙活动的序幕,从此集展示交易与投资收藏于一身的商业运作模式进入了我国的收藏艺术市场。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还是国内惟一的大型收藏艺术沙龙。据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龚云表介绍,由于当前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业存在着赝品充斥、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大多数都在艰难度日,而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博览会则是以画廊业为依托的,自然也就困难重重,步履维艰,所以他们才有了创办这种沙龙模式的艺术品交流交易会的构想。因此目前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还是以美术类作品为主,主要是为画家、画廊及艺术品经纪人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

  据了解,上海春季艺术沙龙的艺术定位是介于双年展与艺术博览会之间的,走的是中间道路,因此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同时也是以企业方式进行操作的,具备一定的市场性与灵活性,这也正是它的优势所在。但是,龚云表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那就是现在上海春季艺术沙龙还不能够吸引更多著名的、有实力的国外画廊参与进来,与国际接轨还有些困难。他说,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政策上国家对于艺术品的关税还比较高,而市场上国内与国际同等水平艺术品在价格上也存在着较大差距,致使一些国外的画家与画廊由于经济利益而不愿参与进来;二是国内的收藏艺术市场还不够规范,定位也不够准确,很难与国际上这类运作成熟的活动相抗衡。龚云表表示,我国这种大型收藏艺术沙龙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品牌效应还有待提高。

  不定期合作沙龙:摸着石头过河

  除了每年固定举办的大型收藏艺术沙龙外,记者了解到,现在还存在着一种合作形式的收藏艺术沙龙。这些沙龙大都由企业、院校、文物商店、收藏家协会和媒体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办,会不定期举办一些研讨会、拍卖会、藏品展览、鉴定咨询等活动。由于这类沙龙依靠着企业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业内雄厚的专业资源,可以说是强强结合,所以被许多收藏界人士看好。但也有专家认为,这种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只能边做边摸索,现在只是刚刚起步,随着它不断地发展,一些管理制度、合作体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它是不是能够发挥出强势的功用,能否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这些还有待观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