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金鸡报晓画家画鸡送吉祥

作者:云菲 2005-02-19 09:47:44来源:《中国艺术报》
A- A+
  蓝天野:表达一种家的温馨

  提起蓝天野这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人们的脑海中就会立刻呈现出他所塑造的那一个个性格各异、生动传神的角色,《封神榜》中的姜子牙、《茶馆》中的秦仲义……至今都还是人们津津乐道谈论的话题。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蓝天野还是一名有着很深绘画功力的画家。青年时期,蓝天野就曾在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学习绘画。上世纪60年代初,他还得到了李苦禅、许麟庐两位国画大师的指点。但蓝天野最终还是因为演戏放弃了绘画。而凭着那份对绘画难以割舍的情感,在上世纪90年代,蓝天野又重新拾起了画笔,开始了自己绘画创作生涯中的第二个高峰。

  现在,蓝天野主要从事花鸟大写意的学习和创作。从绘画技巧上来说,画鸟与画鸡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鸡的形象也成为了蓝天野时常描绘的对象。蓝天野说,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在古代属于六畜之一,雄鸡司晨报晓、雌鸡生蛋孵雏,因此长久以来,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同时鸡也是一种与人类十分亲近的动物。但也正因为如此,他认为画鸡就与画其它的野生动物有所不同,在作品中除了要抓住它们在形体、姿态等方面的特点以外,还应突出表现它们作为家禽与人类息息相通的一面,给人一种亲切感,表达一种和谐之美。因此,蓝天野笔下的鸡,不仅有具备文、武、勇、仁、信五德精神以及朝气蓬勃、不顾危险、勇于承担的雄鸡,也有护子心切、充满母爱之情的雌鸡,更有那一群群憨态可掬、神情稚嫩、颇为可爱的雏鸡,真是美满幸福的一家子。

  蓝天野也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老人,与他交谈给人一种平淡亲和的感觉。而透过蓝天野的画,我们看到的也是一幅幅亲亲密密、相亲相爱的家的画面,使人顿生温馨之感。可见这位老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那种期待与追求。

  贾浩义:强调鸡的精神状态

  作为当代著名的大写意水墨画家,贾浩义的作品一向给人以大气磅礴、简约凝练之感,他善于通过一块块、一团团浓重的水墨渲染画面,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贾浩义画鸡也不例外。一笔红色挥就了一顶美丽的鸡冠,几笔黑色则造就了一个强壮的身躯,可以说,贾浩义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只亭亭而立的雄鸡,处处体现出他作品中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因此他所画的鸡在今年众多有关鸡的画作中显得十分抢眼。

  贾浩义坦言,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画鸡是一个比较小的门类,虽然现在有一些专门画鸡的画家,但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多。贾浩义也并不是专业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但他对于有关鸡题材作品的创作却有着独到的见解。

  贾浩义说,他最为强调的就是画中鸡的精神状态。贾浩义将这种精神状态解释为人性化和生命力。贾浩义说,鸡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动物,它们如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道德规范,而且有时它们的道德观念比人类还要强,比如一只公鸡发现食物后会唤来其它的母鸡和小鸡同食,而它自己是不会独自享用的。因此,他在作品中不只是对动物的单纯描绘,而是将动物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的力量。贾浩义认为,画家就应当在作品中通过对动物的刻画来表达出人性的东西,这也是他所追求的。

  对于画家的生活积累贾浩义也十分看重。他说,20世纪70年代他刚开始涉及有关鸡题材作品的创作时,特别强调表面的东西,强调在作品中艺术技巧的运用,但画出的鸡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似的。为了更多地体会鸡所具有的特征和神韵,后来贾浩义每年都养一只鸡,通过对它们的行为、神态进行细致观察后,他对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画出的鸡也更为传神了。

  李燕:在创作中融入吉祥文化

  年届花甲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一向被人称作“学者型画家”。因为他不仅在绘画上卓有成就,对于其他领域也涉猎甚广、博学多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他还十分善于将这些文化和思想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之中。观其画作,无论是人物、花鸟,还是各种动物,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韵味十足。

  继去年举办了以猴为题材的个人画展后,李燕在乙酉鸡年到来之际,也创作了几幅表现鸡的作品。李燕说,他画鸡缘于对鸡有着很深的感情。原来李燕曾经养过一群小鸡,他经常给它们喂食、同它们嬉戏,随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一天天地长大,李燕也越发喜欢它们了。但后来这些小家伙们的相继死去却让李燕伤心不已,为了表达对它们的怀念,从此李燕就不再吃鸡了。因此,李燕说,在他的心目中鸡已经不是一般的家禽了,更多的则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正因为有了这种情感的投入,李燕对于鸡这种动物所包含的文化寓意也颇有研究。谈起鸡文化,李燕滔滔不绝,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都可以写一本书了”。李燕说,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十二生肖与每个人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着很多吉祥的象征意义和很深的人文含义,鸡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是吉祥的化身,它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辞藻,如金鸡报晓、鸡鸣富贵等等,而且鸡与“吉”字还是谐音。这种吉祥文化在中国有很高的地位,它在精神上能够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可以产生一种凝聚力。

  李燕的父亲李苦禅老人就曾画过一幅《大吉图》来表达鸡身上所蕴涵的吉祥寓意。今年,李燕所画的几幅作品也同样融入了这种吉祥文化,其中有一幅画表现的是一只母鸡用自己的脊背驮着它心爱的小鸡,表达母爱之情的“辈辈大吉”;而另一幅则画的是一只公鸡带着一群小鸡的“代代司晨”,预示着美好明天的到来。

  张世简:对画鸡情有独钟

  张世简出身于花鸟世家,在童年时代就受到父辈的耳濡目染,开始了花鸟画技法的学习。张世简说,和其他初学者一样,他在学习花鸟画之初也是先从练习画鸡开始的,这使得他对于创作有关鸡题材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此,现在年近八十高龄的张世简依然对画鸡情有独钟。

  今年正值乙酉鸡年,张世简又创作了多幅有关鸡的作品,而这些画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部分都是表现雄鸡题材的。对此,张世简解释到,鸡是一种仁爱的动物,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鸡也有很高的评价,在《韩诗外传》中就有“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的典故,所以,鸡是一种具备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德禽,而在雄鸡身上这种传统美德则体现得更为突出也更加充分,因此雄鸡成为了张世简笔下最爱描绘的对象。

  张世简所作之雄鸡,个个红冠高翘、羽毛如锦、昂首挺胸,两足粗壮有力,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煞是漂亮。而那一副威武雄壮、傲视群雄的姿态,大有一唱天下白、一叫万户开的气势,也更加展现了男子汉所应具有的那种英雄气概和精神风貌。因此,从他的画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形象,从而获得了更多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张世简说,通过描绘雄鸡,自己的心态也年轻了许多,而雄鸡身上那种无所畏惧、敢于拼搏的斗志也正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中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所应具有的。

  张世简说,今年他所创作的有关鸡题材的作品已经不计其数了,可见人们对于鸡这种吉祥动物的喜爱,而鸡年在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大好的年份,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因此,张世简希望通过他所创作的这一幅幅鸡的“大吉图”,为乙酉年的新春再增添一份节日的喜庆。


推荐关键字:画家画鸡 金鸡报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