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北京病逝(图)
2005-02-18 09:56:37来源:华夏艺术网
A-
A+
图一:刘炳森
图二:刘炳森作品《四体书法》
据《北京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刘炳森,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月15日凌晨4时在北京朝阳医院逝世,享年67岁。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1937年8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幼年自号刘五先生,1962年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进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
刘炳森是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其出版物总发行量达二百余万册,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他的隶法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为当代书坛巨擘。
【刘炳森简介】
刘炳森,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1937年 8月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1962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评议员,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七届委员,八届、九届常务委员。
刘炳森教授是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青年时代就已蜚声日本。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然而多年来,其画名却为书名所掩。书艺向以隶、楷著称于世,并兼长行、草。传统功力深厚,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其出版物总发行量达二百余万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书道艺术造诣为世界各国书法界人士所熟悉和称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隶法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加上文学素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
1981年5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常务理事,1991年任该会副主席至今。1994年8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刘炳森编写二十余种书法专业书籍,总发行量二百余万册。七十年代所书隶书字样六千七百余字输入电脑,已为国内外广泛使用。
图二:刘炳森作品《四体书法》
据《北京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刘炳森,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于2月15日凌晨4时在北京朝阳医院逝世,享年67岁。
刘炳森字树庵,号海村。1937年8月出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幼年自号刘五先生,1962年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进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
刘炳森是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其出版物总发行量达二百余万册,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紫垣秋草》等。他的隶法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为当代书坛巨擘。
【刘炳森简介】
刘炳森,幼年自号刘五先生,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1937年 8月生于上海,祖籍天津武清。1962年夏于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山水科本科毕业,同年秋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书法绘画的临摹复制和研究工作至今。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新加坡中华书学协会评议员,中日友好协会理事,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七届委员,八届、九届常务委员。
刘炳森教授是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和国画家,青年时代就已蜚声日本。山水画注重以书法用笔入画,画风朴茂淳厚;然而多年来,其画名却为书名所掩。书艺向以隶、楷著称于世,并兼长行、草。传统功力深厚,书风凝厚稳健而又俊逸潇洒,其出版物总发行量达二百余万册,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书道艺术造诣为世界各国书法界人士所熟悉和称道,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隶法在坚实的传统功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用现代的审美意识并参以姊妹艺术的某些韵律和情趣,加上文学素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当代中国书坛上独树一帜,世称“刘体隶书”。
1981年5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任常务理事,1991年任该会副主席至今。1994年8月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刘炳森编写二十余种书法专业书籍,总发行量二百余万册。七十年代所书隶书字样六千七百余字输入电脑,已为国内外广泛使用。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2020重点推荐艺术名家:林中阳2021-01-21
- 纪念刘炳森诞辰80周年作品展在京举行2018-11-12
- 【雅昌带你看展览】华文隶书的开创者:纪念2017-12-31
-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652期】“紫垣秋草 翰墨2017-12-28
- 【艺界资讯】“纪念刘炳森诞辰八十周年作品2017-12-26
- 【雅昌快讯】“纪念刘炳森诞辰八十周年作品2017-12-22
- “师道同源”迎新春·刘炳森书画艺术研究学2015-01-25
- 张问陶批点杜诗论文赏析2014-06-20
- 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谈书法创作心得2014-05-26
- 大书法家的品德——纪念刘炳森先生逝世六周2011-02-2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