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盛世收藏:生活好了收藏热了

作者:杨亮 2005-02-05 21:08:51来源:《光明日报》
A- A+
  陈士龙是设在北京报国寺内的中国陶瓷馆馆长。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民间淘宝,经常能“捡漏”。一次他去山东,在一个老乡家看到六七个碗,黑乎乎的,他细瞅了几眼觉得花色挺正,于是一口价拿了下来。回来鉴定才知,那是明朝万历年间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当时人们的收藏意识还不强。

  “可这几年,再想‘捡漏’就没那么容易了。收藏热了起来,老百姓都有了收藏投资的观念,手里的‘东西’不会轻易出手了。”陈士龙说。

  “去年我们中国陶瓷馆搞了一次免费的专家瓷器鉴定会,里里外外挤满了人,差不多都是工薪阶层,有老有少,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收藏瓷器而且懂得欣赏瓷器,其中还有一位96岁的老太太也拿来了自己的藏品,从这儿可以看出现在这个群体有多大!”

  据陈士龙介绍,目前全国收藏瓷器的人群大概有几百万,而且市场的情况也比过去规范多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每个周末一早去潘家园。那个时候,市场上的人没现在这么多,天还黑着呢,卖东西的就把货摆在土地上,买东西的人都拿着一个手电筒照来照去的,鱼龙混杂,有时候还有小偷偷东西。”

  陈士龙说,如今各个收藏市场的软硬件设施都比原来好多了,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建起了大棚,电灯明亮,四周还有很多的店铺,管理经营逐步公司化、规范化,秩序井井有条。

  陈士龙尤其感叹拍卖会的变化:“艺术品拍卖会过去很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只有‘嘉德’一个公司经常有活动,可现在仅北京就有300多家拍卖公司拍卖瓷器等艺术品,参与竞拍的人也越来越多,成交额也是年年增长。去年仅嘉德、翰海、中贸圣佳等四家公司的瓷器拍卖额大概就有几亿元。”

  “‘盛世收藏’,正因为我们国家搞改革开放,经济二十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生活好了,手里有了一定的活钱,文化追求就上来了。搞收藏,既陶冶情操,又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所以收藏就‘热’了起来。”陈士龙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