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央视国际:知鱼之乐

2005-02-03 09:14:33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鱼纹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吉利、富足的象征,绘有鱼形纹饰的瓷盘,是人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用来盛饺子的餐具,象征着生活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可以说,它是一种地道的民间日用品。在山东淄博,就有一个专门收藏鱼盘的爱好者,那么他的藏品当中一定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山东的民间陶瓷收藏圈里,说起淄博的安利华,可是小有名气,他的大鱼盘收藏展,吸引了无数的收藏爱好者,安先生说起第一次见到鱼盘还是他六岁去姥姥家过年,在壁龛里面看到供着一个很大的鱼盘。小时候见到的哪个鱼盘给他留下很深的记忆,在他读书的时候开始收藏鱼盘,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安利华先生供收藏了近千件鱼盘,安先生最难忘的还是他的第一件鱼盘的收藏经历。

  安利华:我和我的同学到淄博山区写生,农村里面好多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太,谁家里面有这样的鱼盘,庄里乡亲的就说谁家有,谁家有,很快就拿来了十几、二十件都拿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老太太,有几个小孩就跟在她后面,谁这里就有这么一个好鱼盘,老鱼盘,非常粗笨,鱼非常饱满,很肥大的鱼,就是这个鱼盘,你看这几个点,随意的点在上面,就感觉很大气,所以当时一看到这个盘子以后就感到很兴奋,但是当时那个鱼盘价格,我这个同学讲,也就在一块钱左右,顶多一块五毛钱你可以买了,再贵了就不要买了。但这个老太太就要五块钱,但是我又舍不得把这个鱼盘给她放下,所以我就一狠心就五块钱买了。

  也许是在第一次的收藏经历中尝到了甜头,从那儿以后,每过一段时间,他都要和他的朋友到临近的农村转转。虽然鱼盘在淄博有很多,但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好鱼盘越来越难找了。安利华先生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别人收藏的鱼盘上。

  安利华:有一次呢,我到一个朋友家里去,结果看到他有一件非常好的鱼盘,就是现在看到的这一件,这个鱼盘呢,底下画了一片水面,典型的淄博鱼盘里面,一般都是不画水面的,过去我们经常交流时候说,这鱼盘中的鱼是游于水中呢,还是跃于空中呢,那么这个鱼呢,是游出水面跃于空中,所以一下子就非常说明问题了,当时就想把它占为己有,那他就提出你有一个齐刀币,那么用齐刀币来换,因为我也非常喜欢齐刀币,它那个造型啊,它那个年代啊,而且我那个齐刀币品相是非常好的,一流的品相,里应该说是很舍不得。但是我更喜欢鱼盘,最后我就忍痛割爱,把那个齐刀币给了他,换了这个鱼盘。

  鱼盘作为一种日用瓷,能够被收藏家如此青睐,它自然有它独特的地方,鱼盘象征着有余富足,同时工匠们的创作激情也融于其中,一件看似简单的鱼盘,其实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内涵。

  安利华:我每天都在欣赏,都在观察,都在看,都在分析,这么多人喜欢它,这么多艺术家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它,或者说它好,好在什么地方,这样就不断地有一些心得吧,由发现它是一种艺术,这是一个爱好,喜欢它,到后来有意识,发现它里面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东西,是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它,收藏它,如果更深层次的东西呢,那就是一种文化了,就是通过这个东西,你可以看到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的追求,

  如今安先生已经收藏了近千件藏品,并且还专门将自己的藏品出了一本书,但是安先生并没有满足。在收藏鱼盘的过程中,他跑遍了整个山东,发现了很多的老窑址,通过跟专家的交流和探讨,他从这些老窑址里读出了深厚的民间陶瓷文化,同时也为安利华先生的收藏找到了新的方向。

  安利华:随着这个鱼盘收集研究工作的深入,我后来发现近代淄博窑末不仅仅是个鱼盘的问题,淄博这个地方,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而且淄博窑工有这么高的艺术创造力,你像一些猫枕、合碗,像一些茶盘等等吧,水平也相当高,那么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我就想把我的收藏,研究的范围扩大,

  现在安先生开始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淄博窑民间陶瓷整体的文化研究上,他的目标就是想建一个淄博窑民间陶瓷专题博物馆,把祖辈留下的这一笔珍贵的遗产,留给后人。

  主持人:在20年的收藏历程中,从认识鱼盘到收藏鱼盘、再到研究陶瓷文化,安先生从中发现了惊喜,也体会了快乐。



推荐关键字: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