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古陶收藏的归宿
——叶智:为陶马而奔忙
2005-01-22 10:54:59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中外历史上的马文化丰富浩瀚,以马为题材的收藏品也是不胜枚举,古陶马更是人类文明的先声,并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受到众多收藏爱好者的喜欢。叶智对书画的浓厚兴趣,就是他从小临摹家里的陶陶罐罐开始的。十年前,他在古玩市场上买到了一尊古陶马,正是这尊古陶马,改变了叶智的绘画爱好,也改变了叶智的生活,他为这件藏品奔波着、忙碌着,希望为它寻找一个真正的归宿。
在成都古玩界,叶智属于那种起步较早,眼力比较独到的收藏家,从小喜欢书画的他因为喜欢临摹陶器而爱上了古玩,这让他获益不少,最近一段时间,叶智一直为自己的一件古陶马而忙碌着,说起这件古陶马,叶智还是很有感情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叶智】:成都在六七年以前有一个,在草堂寺附近有一个古玩交易市场,我们呢,就星期六、星期天早晨就去一下,有时候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老的东西啊,那个是1995年的一天吧,有一天,那天早晨去,一个农民当时带了一个东西过来,一匹马,当时呢因为有很多的泥在上面,有些人就说是假的,有些人就说是真的。那我当时看了就是说,它这个体积那么大,我就感觉这个东西很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我就花了八万块钱当时就给它买下来了。当时呢这个价格也是很不菲的。在成都可以买一套住房。
买回这尊陶马,叶智开始割舍自己喜爱的书画,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陶器,他认为,中国古代的陶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之源,他查资料,与朋友们交流,请专家掌眼,并研究各个时代陶器的主在特点,并弄清了这尊陶马的主要特征。
【叶智】:后来我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对它慢慢的进行清理,因为也不能用水去洗,也不能用湿的毛巾去擦,只能用那种小的毛刷慢慢的这样刷。它这个马上釉,釉色已经清洗出来了,很美。在汉代那上釉的技术是相当尖端的,而且这个马釉上的很薄。这个也是专家说了,要是很厚,那就绝对不是汉代的。我们看到汉代的这种汉的陶,不管是人也好,动物也好,上釉的很少很少。
发现总是伴随着惊喜,也伴随着收获,叶智的这件陶马也得到了成都古玩界的认可。
【叶智】:这个马从造型上来看,很大气,典型的汉代这种风格,招风耳。这个是它的特点,马头,还有就是这种喇叭嘴,汉代这个马呢,就是说它另外一个珍贵的地方就是说,它是“天”字号,史料上面记载的话,当时在汉献帝时候呢,它是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天”呢就是说汉王才能具备,从目前,我是第一次看到,就是说除了从资料上查到的话,第一次看到实物是有天在上面打的这个印记,这是一点。还有这个马呢,它的造型特别的完美,而且它的这种,你看从前边看,它的这种胸肌啊很彪悍,它的这个马的腿,还有它的右蹄是抬起来的,抬蹄,秦代的马它都是四只脚离着的,到了唐代才有抬蹄马。所以这个在汉代这个马,它右蹄抬起来,一个是也是现在没有看到的;第二个就是说它给人一种动感,这种马仿佛它在跑。从它的后面看,它的这个尾部也是很圆润,很有力,有一点像西域大马的那种感觉。所以综合这几点,一个是上釉,一个呢就是天字号,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大,一米多高的这种汉马,那么完整的。综合这三点都是目前我没有看到第二件的这个作品。所以我觉得它很珍贵。
限于保护条件的限制,叶智一直将自己的藏品放在朋友的展柜里展出,为了让自己的藏品有一个好的归宿,叶智请来了陕西润德拍卖公司的艺术总监,为自己出谋划策。
【拍卖公司艺术总监张海润】: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最好是国家博物馆,省级博物馆才有资格去收藏,因为它的保存,它的整个安全措施,一旦面世,都会引起各方面的考虑的,所以我想假如说,走拍卖这条路的话,也应该是定向拍卖,而且收藏也必定是我们国人收藏。
朋友的建议让自己明白了许多道理,他觉得这件陶马不仅仅自己独有,而应该全社会的宝贵遗产。
【张海润】:国内博物馆或者是有实力的这种收藏机构,或者是大的收藏家,要是他们愿意的话,我也愿意转让给他们来收藏。
叶智仍在古玩圈里忙碌着,他说,忙碌让自己充实,也让自己发奋,他愿意忙碌,他说,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是自己永远的追求。
【主持人】:叶智说,只要有合适的收藏机构、合适的博物馆,能够好好保存古陶马,弘扬古陶文化,他都可以转让,他说,能让广大观众欣赏到古陶之美,让它永久展出,便是它最好的归宿。
在成都古玩界,叶智属于那种起步较早,眼力比较独到的收藏家,从小喜欢书画的他因为喜欢临摹陶器而爱上了古玩,这让他获益不少,最近一段时间,叶智一直为自己的一件古陶马而忙碌着,说起这件古陶马,叶智还是很有感情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叶智】:成都在六七年以前有一个,在草堂寺附近有一个古玩交易市场,我们呢,就星期六、星期天早晨就去一下,有时候看一看有没有什么老的东西啊,那个是1995年的一天吧,有一天,那天早晨去,一个农民当时带了一个东西过来,一匹马,当时呢因为有很多的泥在上面,有些人就说是假的,有些人就说是真的。那我当时看了就是说,它这个体积那么大,我就感觉这个东西很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所以我就花了八万块钱当时就给它买下来了。当时呢这个价格也是很不菲的。在成都可以买一套住房。
买回这尊陶马,叶智开始割舍自己喜爱的书画,并将主要精力转向了陶器,他认为,中国古代的陶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之源,他查资料,与朋友们交流,请专家掌眼,并研究各个时代陶器的主在特点,并弄清了这尊陶马的主要特征。
【叶智】:后来我回到家以后,我就开始对它慢慢的进行清理,因为也不能用水去洗,也不能用湿的毛巾去擦,只能用那种小的毛刷慢慢的这样刷。它这个马上釉,釉色已经清洗出来了,很美。在汉代那上釉的技术是相当尖端的,而且这个马釉上的很薄。这个也是专家说了,要是很厚,那就绝对不是汉代的。我们看到汉代的这种汉的陶,不管是人也好,动物也好,上釉的很少很少。
发现总是伴随着惊喜,也伴随着收获,叶智的这件陶马也得到了成都古玩界的认可。
【叶智】:这个马从造型上来看,很大气,典型的汉代这种风格,招风耳。这个是它的特点,马头,还有就是这种喇叭嘴,汉代这个马呢,就是说它另外一个珍贵的地方就是说,它是“天”字号,史料上面记载的话,当时在汉献帝时候呢,它是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天”呢就是说汉王才能具备,从目前,我是第一次看到,就是说除了从资料上查到的话,第一次看到实物是有天在上面打的这个印记,这是一点。还有这个马呢,它的造型特别的完美,而且它的这种,你看从前边看,它的这种胸肌啊很彪悍,它的这个马的腿,还有它的右蹄是抬起来的,抬蹄,秦代的马它都是四只脚离着的,到了唐代才有抬蹄马。所以这个在汉代这个马,它右蹄抬起来,一个是也是现在没有看到的;第二个就是说它给人一种动感,这种马仿佛它在跑。从它的后面看,它的这个尾部也是很圆润,很有力,有一点像西域大马的那种感觉。所以综合这几点,一个是上釉,一个呢就是天字号,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大,一米多高的这种汉马,那么完整的。综合这三点都是目前我没有看到第二件的这个作品。所以我觉得它很珍贵。
限于保护条件的限制,叶智一直将自己的藏品放在朋友的展柜里展出,为了让自己的藏品有一个好的归宿,叶智请来了陕西润德拍卖公司的艺术总监,为自己出谋划策。
【拍卖公司艺术总监张海润】: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最好是国家博物馆,省级博物馆才有资格去收藏,因为它的保存,它的整个安全措施,一旦面世,都会引起各方面的考虑的,所以我想假如说,走拍卖这条路的话,也应该是定向拍卖,而且收藏也必定是我们国人收藏。
朋友的建议让自己明白了许多道理,他觉得这件陶马不仅仅自己独有,而应该全社会的宝贵遗产。
【张海润】:国内博物馆或者是有实力的这种收藏机构,或者是大的收藏家,要是他们愿意的话,我也愿意转让给他们来收藏。
叶智仍在古玩圈里忙碌着,他说,忙碌让自己充实,也让自己发奋,他愿意忙碌,他说,能为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是自己永远的追求。
【主持人】:叶智说,只要有合适的收藏机构、合适的博物馆,能够好好保存古陶马,弘扬古陶文化,他都可以转让,他说,能让广大观众欣赏到古陶之美,让它永久展出,便是它最好的归宿。
推荐关键字:陶马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神似“怪物史莱克”的贫嘴驴 成都出土汉代呆2016-09-12
- 撞脸“贫嘴驴”!成都出土汉代呆萌陶马红了2016-09-06
- 秦汉陶瓷中的马2014-03-31
- 洛阳博物馆陶马趣闻多 天子曾给马举行成人礼2014-01-15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