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拍场常爆“天价”奇石贵于黄金

作者:徐忠根 2005-01-22 10:37:20来源:《中国商报》
A- A+
  近几年,在各地的奇石收藏者普遍对奇石价格飙升发出无奈的叹喟,同时,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也时时爆出“天价”奇石。难道时下石头真的贵于黄金?难道奇石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失去了衡量的“度”?笔者认为,赏石是一种具有优秀传统的文化,它不同于以效益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活动,如果其自身价值得不到更多的尊重和维护,它的价格反映也是不真实的。

  奇石的价值取决于其文化含量和人们从观赏中获得愉悦的程度。因此,奇石属于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商品,而且随着诸价格的增值,它的价格也会攀升。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奇石特有的价值潜藏着增值的机会,因此而带动其价格的浮动,否则就将走向物有所值的反面,也不符合收藏价值规律。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主打石种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奇石价格的浮动空间越来越大。7年前一方1800元的广西红水河水冲石“韵”,如今身价升至1万元。

  有人对奇石的文化价值不是以其蕴涵的信息量给予评判,而是基于它所反映的经济价值之上,错误地将奇石价格作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依据,造成价格与价值之间错位。当今的奇石商贩们瞄准了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这一环节,只要是资源稀少的石种,不论其是否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漫天要价。如遇稍有些形似物像的石头,更是得利不让人,而购石者则常被一些“天价”所吓跑。这种倾向给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阻碍了奇石商品的正常流通,使得原本由人创造的文化载体反过来钳制于人。

  依据当前国内赏石文化现状和收藏群体动态,今后一个时期,奇石价格将存在上升空间,还会不断出现“天价”奇石,这是无法回避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一切“天价”奇石的合理性,应以理智的心态对待“天价”奇石的存在与流通。从某种意义上讲,“天价”现象能够促使培养精品意识、提升收藏品位、引导投资方向。关键在于收藏者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质、独到的鉴赏眼光;是否具备对奇石价格定价的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依靠理性判断力能作出合理的认可与否定。笔者于两年前在上海一家奇石店见到一方“摩岭飞峰”的内蒙古沙漠漆风砺石,店主开价1000元,笔者嫌贵而作罢。不料,一年以后“沙漠漆”突然身价倍增,此石虽未卖出,但其价格已被抬到2000元。笔者分析了它的诸种潜在价值,最终忍痛花了1500元购买到手。如今,这样的奇石精品早已被石界朋友们所看好,所以当时的果断决定是理智的,否则将与其失之交臂。

  总之,奇石的文化价值并非单靠其经济价值来决定,而奇石的经济价值也不能直接体现出其文化价值,两者都是随着市场诸种因素变化而获得升值机会。我们呼唤奇石价值与价格的回归,并非试图通过奇石价格大幅度回落而得以实现。事实上,随着收藏群体的分化,投资心理的强烈,奇石资源的稀少,这种愿望难以实现。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对奇石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制衡关系,就能以平静的、理性的心态看待石价飙升,才不会坠入各种“冷门热炒”的云里雾里。


推荐关键字:天价 奇石 拍场常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