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从香港秋季大拍看古陶瓷市场

作者:楼 钢 2005-01-13 10:14:19来源:《收藏·拍卖》
A- A+
  金秋十月,东方之珠香港又迎来了古玩界例行的盛会,世界顶级两大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经过精心准备,推出了他们的秋季大拍。一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古玩行家们齐聚香江,有的雄心勃勃,想要在这盛会上一展身手,夺得几件奇世之珍;也有的不捧钱场捧人场,看看热闹也过瘾;还有的是同行之间相互观摩,为窥测市场发展方向而费心;更有众多媒体的老记们、老总们也亲临现场,希望能够发现一些可贵的奇闻逸事。我想,场面上的话儿早已被各大媒体写完了,我就只对这次拍卖所表现出来的几个现象作些分析,就今后古陶瓷的市场前景做个猜想吧。

  现象一:中、低端拍品进入世界顶级拍卖会

  时下流行将同类产品分为高、中、低端三种档次,然后分类管理,分类开发。比如彩电,高端的是液晶,动不动数万数十万一台;中端的是背投,万儿八千的就能扛回家;低端的就是传统的彩电了。近日看报,某品牌29英寸大纯平仅售999元,据说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这都是现代社会早已进入买方市场的结果。在这次秋季大拍上,两大世界顶级公司居然也大批上拍过去他们不屑一顾的中低端拍品了,例如佳士得公司的1121号拍品清康熙釉下三彩山水纹笔海、1124号拍品清康熙釉下三彩山水纹花觚、1117号清康熙青花开光人物纹罐;苏富比公司的171号拍品釉下三彩双凤穿花纹笔海、277号拍品清康熙青花瑞凤麒麟纹笔海、280号拍品清19世纪青花釉里红八仙纹小罐等等,仔细分析,大致有15%左右的拍品可以划入此类。

  从现场看,这类拍品还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特别是来自国内买家大多要求细看,甚至连国内顶级拍卖公司的陶瓷主管也频频上手。我在预展现场流连的时候就有数位会员(今古博达网站,下同)从各地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来要求我代为察看某某拍品并估计可能的拍卖价格。再看最后的成交情况,上述的那几件比较典型的拍品,佳士得公司的1121号拍品,估价4万~6万,成交价10.1万元;1124号拍品,估价6万~8万,成交价19.1万元。苏富比公司的171号拍品,估价15万~20万,成交价18万元;277号拍品估价5万~7万,成交价15.6万元。都做出了相当好的成绩。

  另外还有一些零碎的信息:一是有国外的会员告诉我今年苏富比和佳士得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的一些中型陶瓷专场拍卖纷纷取消,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货源。二是香港的一些行家,包括我们的会员和一些媒体的老记们告诉我,这次秋拍,两大拍卖公司在香港本地基本上没有征集到拍品,大多是到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去征集的。综合上述这些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古陶瓷市场已经出现货源紧缺现象,因此拍卖公司必须降低拍品的等级来收到足够的资源。

  现象二:陶瓷残损概念重新定位,标准降低。

  预展期间,一位会员从国内来电,说他对佳士得公司的1124号拍品清康熙釉下三彩山水纹花觚颇感兴趣,嘱我代为上手察看。当服务员从展柜里将它捧出来时,我就发现至少存在三处伤残。可是翻看图录,居然没有丝毫提及。及至向服务员问到有无品相报告时才答说有并取出给我。但是上面也仅仅提及釉面破泡、圈足有磕等两处,口沿冲线却没有说到。

  追踪这两家公司过去的拍卖纪录,可以看到有残损的陶瓷器上拍的百分比一直在上升,不过他们在印发拍品图录的时候,一般的口磕、冲线、鸡爪纹等小毛病都会在说明中详细列出,如果有大的修复,还专门说明“请察看品相报告”(condition report are available),这次为什么就没有呢?为此我专门向一位常跑欧洲、美国拍卖市场的行家求教,据他说,现在国外关于残损的概念已经发生变化,过去我们说的冲线、破泡、蟑螂口等现在都叫“完美”(perfect),连底部钻孔而改装为台灯座的花觚也叫“perfect”.只有那些缺了某些部分的才会专门加以说明。回来以后,我又专门E-mail去欧洲就这个问题向我们的会员进行求证,答复也是一致的。

  这个现象说明,陶瓷残损的标准已经降低,为什么要降低?当然也是因为货源已经开始匮乏,如果再按照原来的标准去遴选拍品的话,那么就更加难以获取足够数量的货源了。

  现象三:潜在买家增加,所属地缘不断扩大。

  我是学语言文学的,对语言研究情有独钟,因此对各种语音相当敏感。在这次香港拍卖预展期间,仅凭口音的判断,就可以发现相对于过去,来客明显多样化,有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传统地区的老客户,更有过去相当少见的来自东北、山东、江苏、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的客户,居然还有几位老兄来自西藏。与其中有一些人闲谈起来可以了解到,他们都是古玩爱好者,有些是来香港旅游,顺便来看看世界顶级拍卖盛会是什么样子,有一些则是专门前来观摩,并认为如果价格合适,就有心要购买一两件拍品的。

  当然,这些新出现的来人是否是买家还不能确定,但定位在“潜在买家”应该是合理的。这就说明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古玩拍卖市场,至少可以判断未来的“准买家”队伍正在增加,而且这些“潜在买家”的地域分布已经从传统的沿海地区逐步向内地扩展。

  通过对上述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古陶瓷货源日渐贫乏,而买家队伍不断增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三年内,古陶瓷投资收藏将进入卖方市场,而一旦进入卖方市场,则必然会出现价格的拉升。有心的收藏家们、艺术品投资者应该把握好这样的机会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