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谨防艺术市场上的“股市风险”

作者:尧小锋 2005-01-04 17:56:43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A- A+
  描述当今的中国艺术市场,火爆、破记录等成为人们最喜欢用的词语。但在看好艺术市场前景的同时,其中蕴涵的风险也需要我们警示。这里,我们不妨把时下拍卖市场井喷的表现和20世纪90年代末至三年前股市风暴联系起来考查,尽管这种比较有点不吉利,甚至不适合,但其中也不乏相近之处。

  在那场如火如荼的股市行情里,虽然造就了很多的赚得盆满钵满得股民,却也让更多得人至今深度套牢,损失惨重,股市多年阴霾重重,股值缩水上万亿元。

  始作俑者是大的投资机构坐庄,庄家为了获取高额回报,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拉台股价,首先是多个庄家联手大规模地投入资金,拉高股价,其次是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发布利好消息。在这两方面的诱惑下,中小股民大量跟进,待到股价到达一定程度时,庄家便迅速抛售,大量获利,而中小股民由于处于被动跟进地位,只能是任人宰割,深度套牢。在这场股市风暴里,造就多种严重的恶果,其一是中小股民遭受到了强烈的上当受骗的经历,对股市的信任度便大打折扣。庄家故意引领股民上当,许多上市公司为了股价的上扬,达到增发新股的目的,也疯狂地虚报利润,制造业绩,火上加油;其二,股市的不正之风,直接导致了至今依然难见起色的股市行情,各参与股市的主体损失惨重。这次股市风暴的教训是,首先暴露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部门管理不力;其次是股民投资理念不成熟,盲目跟进,对上市公司发布的信息和庄家的伎俩缺乏判断。

  反观目前的艺术市场,是不是也有一些那场股市风暴的苗头呢?这得从艺术品市场风险的最大隐患处——艺术品的价格和真实性方面说起。目前,我国艺术品鉴定管理非常不完善,缺乏鉴定资格认证,鉴定水平堪忧,对鉴定结果的真实性、鉴定价格的确定,缺乏法律保护和规范。因此艺术品的价格判断有太多的人为因素。中介机构对拍品的底价评估,只是单方面通过以往同类品种的成交价结合对其艺术价值高低的判断而得出。在定价过程中,买家难有发言权,因此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无从谈起。加之艺术品受欢迎的程度前所未有,介入的资金规模也前所未有,这给拍卖公司等相关中介机构和鉴定师哄抬价格造成了便利。这是不是和股市上出现的庄家操纵价格的现象相同呢?

  另一方面,鉴定方面的不规范,买家的鉴赏水平有限,和中介机构对利益和名义的追求,导致赝品、仿品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甚至出现有专人造假、专人出画集、专人联系买家而组成的造假一条龙现象;为了进一步刺激市场,从中捞取更多的利润,中介机构内部人举牌和与买家勾结拉升价格也时有发生,拍卖市场还时常暴露出制造人气、虚报成交价格和成交额的现象。这和股市上上市公司虚报业绩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因此,在当前艺术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买家在选取艺术品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像股市中选取那些公司业绩可靠、又良好成长空间的潜力股一样,选择艺术品,多对艺术品本身价值和真实性作些了解,多对中介机构的信誉作些考查,切不能盲目跟风。


>>雅昌艺术网 专栏>>>尧小锋 更多文章



推荐关键字:股市风险 艺术市场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