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艾轩印象
2004-12-28 10:52:39来源:池塘边原创文学网
A-
A+
那天黄昏,北京大热,夕阳竟像中午的烈日一样喷着火。我并不认识艾轩,但那个在落日中走来的穿红色T恤衫的人,却让我一下就认定是他。
朋友果然说:“这是艾轩。”
艾轩咧嘴笑着,那模样与其说是厚道开朗,还不如说是有点儿“傻”。他本人竟和我想象中的如此吻合!
此前,我看过一些艾轩的油画作品,那里面充满孤独、阴郁、苍茫和忧伤。以个人经验,我以为一个深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和他本人性格形成反差,让你捉摸不定哪个真的是“他”。看到艾轩,和他聊天,听他大笑,你会想:这就是那个画西藏的艾轩吗?
西藏是艾轩灵魂的寄存地。在他找到那里以前,他的灵魂像他的人一样,没有故乡,四处漂泊。但是,一旦找到西藏,认识西藏,他的心被西藏强烈地震撼之后,他的灵魂便被西藏俘获。两者融合的结果,就是他那些以西藏为题材的作品。我两次到过藏区,在雪山、草甸、寒风、蓝天和白云面前,我更多感受到的不是壮丽和辽阔,而是作为人的孤独和渺小。当置身在那片神秘高原上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但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也远离了人群,甚至远离了地球。在那里你会不自觉地常常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这个广大的宇宙里,哪儿才是我的真正栖息地?生命真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读艾轩的油画作品——《有风从双肩掠过》、《也许天还是那样蓝》、《说不清明天的风》、《她走了,没说什么》、《蒲公英在荒野飘散》、《吹进梦里的风》、《歌声离我远去》、《只有风在荒原低语》……这种感觉,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的心中。据我看,艾轩不但是个画家,还像他的父亲艾青一样,是个诗人。不信,你试着读读以上的题目,那不是一首很好的诗吗?
作品的苍凉并不一定反映内心的苍凉,内心的苍凉也并不一定造成性格的苍凉。艾轩的人和艾轩的作品都是矛盾的。和他聊天,听他谈话,我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压抑,只觉得他热情奔放,酣畅淋漓,妙趣横生。他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却不断地强调画画儿要有“功夫”,有“毅力”,要“耐得住性子,一点儿一点儿去磨”。他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认为中国人好的油画在世界是“中上等”甚至是“上品”,却对大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连比划带说:“刷刷刷,就那么几笔,你不佩服不行,这才叫大师!这才是上上品!”他鄙视艺术创作中的商业意识,却又告诉我在美国访问时,为了生计,他和王沂东用“查余范厚”的笔名画了一幅画,送到一家画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后来,我们又自己去把它拿回来了。”这时,他显得十分不好意思,臊麻搭的,好像做错了什么事。
艾轩对我说:“真是越活越觉得有意思,可以画画儿啊。我也有恐惧,最大的恐惧是怕自己哪天不会画了。”我暗自笑了,你活得挺带劲的,尽管画去吧;等什么时候你真的不会画了……那时再说吧。你不是也挺喜欢钓鱼吗?钓鱼也很好啊。
朋友果然说:“这是艾轩。”
艾轩咧嘴笑着,那模样与其说是厚道开朗,还不如说是有点儿“傻”。他本人竟和我想象中的如此吻合!
此前,我看过一些艾轩的油画作品,那里面充满孤独、阴郁、苍茫和忧伤。以个人经验,我以为一个深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和他本人性格形成反差,让你捉摸不定哪个真的是“他”。看到艾轩,和他聊天,听他大笑,你会想:这就是那个画西藏的艾轩吗?
西藏是艾轩灵魂的寄存地。在他找到那里以前,他的灵魂像他的人一样,没有故乡,四处漂泊。但是,一旦找到西藏,认识西藏,他的心被西藏强烈地震撼之后,他的灵魂便被西藏俘获。两者融合的结果,就是他那些以西藏为题材的作品。我两次到过藏区,在雪山、草甸、寒风、蓝天和白云面前,我更多感受到的不是壮丽和辽阔,而是作为人的孤独和渺小。当置身在那片神秘高原上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不但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也远离了人群,甚至远离了地球。在那里你会不自觉地常常想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这个广大的宇宙里,哪儿才是我的真正栖息地?生命真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读艾轩的油画作品——《有风从双肩掠过》、《也许天还是那样蓝》、《说不清明天的风》、《她走了,没说什么》、《蒲公英在荒野飘散》、《吹进梦里的风》、《歌声离我远去》、《只有风在荒原低语》……这种感觉,这些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我的心中。据我看,艾轩不但是个画家,还像他的父亲艾青一样,是个诗人。不信,你试着读读以上的题目,那不是一首很好的诗吗?
作品的苍凉并不一定反映内心的苍凉,内心的苍凉也并不一定造成性格的苍凉。艾轩的人和艾轩的作品都是矛盾的。和他聊天,听他谈话,我没有感觉到一丝一毫的压抑,只觉得他热情奔放,酣畅淋漓,妙趣横生。他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却不断地强调画画儿要有“功夫”,有“毅力”,要“耐得住性子,一点儿一点儿去磨”。他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认为中国人好的油画在世界是“中上等”甚至是“上品”,却对大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连比划带说:“刷刷刷,就那么几笔,你不佩服不行,这才叫大师!这才是上上品!”他鄙视艺术创作中的商业意识,却又告诉我在美国访问时,为了生计,他和王沂东用“查余范厚”的笔名画了一幅画,送到一家画廊——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后来,我们又自己去把它拿回来了。”这时,他显得十分不好意思,臊麻搭的,好像做错了什么事。
艾轩对我说:“真是越活越觉得有意思,可以画画儿啊。我也有恐惧,最大的恐惧是怕自己哪天不会画了。”我暗自笑了,你活得挺带劲的,尽管画去吧;等什么时候你真的不会画了……那时再说吧。你不是也挺喜欢钓鱼吗?钓鱼也很好啊。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中国写实画派十五年:一代人终2019-11-27
- 北京华辰鉴藏第39期拍卖会呈现"现当代-梦境2019-01-15
- 【雅昌快讯】中国写实画派的“存在即是意义2018-11-25
- 【雅昌快讯】中国写实画派的“存在即是意义2018-11-25
- 汉子王艺2018-06-26
- 【头条战报&视频】3.93亿元,谁在为中国嘉德2018-06-20
- 【雅昌快讯】嘉德春拍艾轩《有志者》2438万2018-06-19
- 中国嘉德春拍推伤痕美术代表作艾轩《有志者2018-05-24
- 【华艺国际18春拍】秩序·美感——学院派写2018-05-07
- 【雅昌专稿】白手套&高溢价 嘉德秋拍“少励2017-12-19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