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捣腾古玩成都人兴致正浓

作者:王新 朱建国 2004-12-21 08:25:54来源:《华西都市报》
A- A+
  新闻调查

  不久前,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第二大古玩市场;成都成为全国继上海后第二个拥有古玩、艺术品鉴定估价师职业资格培训机构的城市;就在几天前的12月6日,四川已故知名画家苏葆桢先生的作品《红棉蕉雨八哥颂》,在上海以110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下近年来川渝两地国画作品拍卖纪录:12月29日,由中国民协、成都市政府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将在成都举办。种种信号表明,成都收藏界正在经历着一场迅疾的升级换代……

  A变化

  店铺装修趋于豪华

  昨日清晨9时,成都市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在这里开了5年铺面的王俊林来到自己位于B区205的古玩铺面,推开店门,各类陶瓷、玉器、石雕琳琅满目,狭小的店铺装潢得简朴而幽雅。“嗨,尽管对这里很有感情,但我不得不重新租店铺。”王俊林说。

  让王俊林更换门面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最近半年来,相邻的一排铺面纷纷进行了高规格的装修,王俊林古韵十足的店铺显得“有些跟不上潮流”了。二是最近到店里来的客人突然增加了许多,狭窄场地让人坐下谈生意也显得紧。

  古玩市场迅速膨胀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的铺面几乎是“一夜之间”变得这样紧俏。作为目前全国公认的第二大古玩市场,1999年建成后它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不温不火。市场负责人之一的刘明凯介绍说,直到2003年上半年,二楼的门面大部分都空着,那之前每个店面月租金大多在几百元到1000元左右。但从2003年末至现今,北京、上海甚至台湾等地的客商接踵而至,本地客商更是踊跃,目前市场里已没有一间空房,门面租用费一年一个台阶,已有商家将铺面转让费炒到2—3万元。

  经营者的腰包渐鼓

  在一古玩市场,记者碰上了一位从江西来成都经营古玩近十载的老藏家(按其要求,隐去其姓名)。据他介绍,十年前成都自发形成的古玩交易市场在猛追湾附近,他当时在那里“练摊”,后来几经迁移,他在古玩市场租门面经营,铺面从一间开到三间,前不久他又花40万元买下了铺面的产权。

  有收藏者告诉记者,以前一些普通收藏者,如今都经营起了铺面,频繁出入高档拍卖会,进出开着好车,这样的故事在收藏界广为流传着。

  而伴随着艺术品的升值,与艺术收藏相关的行业也纷纷活跃起来,裱画业、艺术书出版业都有了一定发展,一些与收藏相关的培训机构、培训讲座也呈火爆趋势。

  B剖析

  法律改变市场风向
  
  种种迹象表明,成都收藏界正经历一场显著的升温,具体表现为真货价格猛涨、参与人群骤增、收藏界各式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

  四川省文物总店副总经理李天勇说,以前十几年,成都古玩艺术收藏呈现一个缓慢发展的势头,好东西大都靠卖给外地客商赚钱,古玩界有“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说法,整个市场行情发展缓慢。

  随着新《文物法》2003年7月1日的实施,个人保存文物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内行人发现“风向”变了。真品价格一个劲猛涨,短短几个月中有的古玩身价竟翻了几倍。其次是出得起价钱的成都人突然增加,本地购买力明显增强。李天勇估算,成都某古玩市场以前一年的交易额就在一两千万元左右,但今年已在5000万元左右。

  资金涌入抬高市场
 
  李天勇认为,收藏市场的火爆根源在于全国资金的大量进入。据业内估算,全国收藏市场目前的交易总额已过百亿。

  据了解,成都近年收藏人群的构成有了很大改变,以往大多数收藏者都是古玩、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古玩的目的在于“赏玩”。如今更多的收藏者是将收藏当作一种投资和理财渠道,一批成功人士、企业家的加入为收藏界注入了一剂强心剂。除个人收藏外,企业资本的注入也对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了解,目前成都已有十余家企业有了自己的藏品陈列室。

  C问题

  价格上涨难以拿捏

  四川著名收藏鉴定家成勇认为,现在的古玩价格变化太快,让人难以拿捏。他以其一友人的事例举证:三年前这名收藏者花11万买了个明代晚期的青花象腿雕,2004年初他以19万的价格卖给了另一名收藏者。2004年,当他准备再加15万即34万的价格将其买回时,却遭到了拒绝。不久前,这件古玩被送到北京一拍卖会,拍出了48万的高价。成勇介绍说,“价格的上涨,加剧了淘宝的难度,更多人为看行情将手中的藏品稳着不出手,古玩越好,生意却越难做。”

  一些收藏者认为,这几年古玩界几乎达成一个共识,只要是购买真货,就不要怕价高,买了肯定会升值。

  D作用

  提升城市文化积淀

  成都市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严映全称,收藏市场不仅可以推动城市经济,更能促进城市文明,提升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据他介绍,一个地方的艺术品收藏市场繁荣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的艺术品资源状况,成都这方面得天独厚。

  据了解,成都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沉积下来的古玩、奇珍、名家字画十分庞大,而作为一座少有战乱的内陆城市,它又时常成为稳定的大后方,许多收藏品得以千年保存,一些外地的艺术品也被带到这个城市,为收藏界提供了丰富的宝藏。

  有利保护文化遗产

  巴蜀文化专家袁庭栋认为,民间收藏是国家馆藏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有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的功能。艺术品可以成为成都的一张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旅游品牌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国外旅游商品占旅游收入20%,但中国只占3%,古玩、艺术品是旅游商品的主要构成,如果有一天,凡是来成都的游客有知道成都的艺术品有收藏价值,愿意购买一两件艺术品走,那对成都经济的贡献则不可估量。

  E瓶颈

  急需权威评估机构

  据记者了解,目前成都一些民间收藏者在交易时,仍通过传统关系网找下家,或是找老客户,或是托熟人介绍,原因就是怕买到赝品血本无归。“迅速发展的成都民间收藏市场缺乏权威的评估机构,这成了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成都理工大学珠宝玉器教授赵彻玉说。

  赵彻玉认为,由于收藏界鱼龙混杂,赝品充斥,不光是刚入行者,就连一些收藏家珍藏多年的宝贝,最终被发现是赝品的事情也屡见不鲜。而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有了权威的评估机构,一些艺术品会先由评估机构专家鉴定,盖章通过后才能拿到拍卖会去拍卖,这样买卖双方都很放心,能促进艺术品、资本在市场快速、健康流通。

  赵彻玉分析说,成都如果由工商等部门牵头,成立一个这样的权威评估机构,收藏市场建立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那么随着这个行业不断整合、洗牌,一些素质不高的、经营不善的人被清洗而出,那么这个行业还会有一个飞跃。



推荐关键字:兴致 古玩 成都人 捣腾 正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