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李苦禅弟子崔如琢(图)
2004-12-20 09:26:38来源:央视国际
A-
A+
主持人:崔如琢曾是李苦禅老先生的入室弟子,老师的谆谆教诲使自己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1980年崔先生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开始了自己艰难的闯荡,然而在异国他乡,他却开始了中国书画的收藏。他收藏是不忘记中国画的根本,也就是尊重前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他说:“书画艺术要讲传承,要研究中国历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作品,研究的过程既是继承笔法,又是继承精神,这便是薪尽火传”。
从美国回来的老崔又开笔画画了,也许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触动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对于创作, 崔先生一直没有忘记恩师李苦禅的教诲,那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前人的作品中去汲取营养,崔先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纵览名家字画、研读大师书画精髓。
崔如琢: (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会长 )这张画是我的恩师李苦禅先生画的,苦禅大师是在北京书画界公认的人格上是最伟大的,我的收藏就受我老师影响,老师说要有钱要买东西,要去学习,老师教育我们,老师跟我们讲,说我那时候没有钱,想买没有条件,你到了美国以后,如果要是有钱了,要多买好的中国历史上的作品,我就记住老师的话,所以到美国一有机会有钱我就买东西,所以我现在身边有上千件东西,要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就不会进入收藏,就不会有今天的艺术成就,所以应该感谢恩师。这件作品是我在中国的时候,老师给我画的,画了两只鹰,所有的书画界的朋友来看,这都说是老师的代表作,鹰画的笔墨非常好,鹰的形象刻画很深刻,尤其鹰身上的白墨处理得非常到位,石头画得也很概括,书法也好。尤其那个脚,我看了很多老师画的脚,这个脚画得非常的精彩,用笔非常老辣、老道,笔墨画得很不经意但是很生动,无法之法的典范。
收藏丰富了崔先生的学养,也锤炼了他的眼力与心力,几十年走南闯北,使他对自然、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感悟与升华。特别是他在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独到眼光与独特的经历,使他在收藏上有了更多的精品。
崔如琢: 这幅作品我是在纽约买的,买的不只是一件,有十几件,这是一个新加坡的一个生意人,他的后代到了纽约做生意后来失败,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的,这件作品画的是雕,但是画得非常生动、深刻,而且用、用色都很老到,而且很概括,在一个很简练的一个悬崖峭壁上窝着一只雕,远山画得很虚,显得非常开阔,雕的眼神画得很凶猛,按整体上来讲,这十几件,现在看来就捡了一个漏,太便宜了,合现在我估计就十几万吧,这差不多有6平尺,这张画目前总得值个五六百万吧,所以艺术品投资如果买对了,那是回报是最高的,所以为什么在美国投资艺术排第一呢?比股票、房地产要好,所以很多有眼光的都在投资艺术品。
在崔先生的收藏中,明清两代如董其昌,文征明,四王,四僧的作品占了不少,在他的收藏经历中,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爱,往往在不经意中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崔如琢: 这幅画是我1985年到台湾,从美国纽约到台湾去的时候,逛台湾的画廊看到的一幅画,当时看完了以后我非常喜欢,买了以后一直挂在美国,后来我把它带回来,挂在客厅里头,这幅画越看越好,越看越精彩,傅抱石的这件作品,当时买的时候没有这种投资理念,我到画廊一看,我说这件东西画得不错,他当时标的价钱比我买的价钱稍微高一点,我也没怎么讨价还价,我说这件东西画得不错,画得很好,合现在的人民币30万人民币多一点,当前的行情来讲就不是这个价钱了,按照现在香港的拍卖和北京拍卖,包括广州嘉德有两个仕女(图),3平尺是标价500多万,这次(翰海拍卖公司的)“文会图”卖到500多万,还包括在香港(佳士得)卖到800多万,这件作品我估计值个七八百万,而且画得比较好比较精彩比较深刻。
回到国内, 崔先生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温情,拍卖,展览,研讨会,他的作品,他的收藏已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推崇,他发现,传统艺术正被人们所重视,他为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繁荣感到欣喜,自豪与骄傲。
主持人:崔如琢先生爱画荷,是借以抒发一种心境,释放一种情怀。他将生活和感受都融到画里,有了一种超脱的意境。他说,这便是书画收藏留给自己的宝贵财富,也是他酷爱收藏中国传统书画的主要原因。
从美国回来的老崔又开笔画画了,也许感受到了新时代的气息,触动了创作的灵感,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对于创作, 崔先生一直没有忘记恩师李苦禅的教诲,那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从前人的作品中去汲取营养,崔先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纵览名家字画、研读大师书画精髓。
崔如琢: (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会长 )这张画是我的恩师李苦禅先生画的,苦禅大师是在北京书画界公认的人格上是最伟大的,我的收藏就受我老师影响,老师说要有钱要买东西,要去学习,老师教育我们,老师跟我们讲,说我那时候没有钱,想买没有条件,你到了美国以后,如果要是有钱了,要多买好的中国历史上的作品,我就记住老师的话,所以到美国一有机会有钱我就买东西,所以我现在身边有上千件东西,要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就不会进入收藏,就不会有今天的艺术成就,所以应该感谢恩师。这件作品是我在中国的时候,老师给我画的,画了两只鹰,所有的书画界的朋友来看,这都说是老师的代表作,鹰画的笔墨非常好,鹰的形象刻画很深刻,尤其鹰身上的白墨处理得非常到位,石头画得也很概括,书法也好。尤其那个脚,我看了很多老师画的脚,这个脚画得非常的精彩,用笔非常老辣、老道,笔墨画得很不经意但是很生动,无法之法的典范。
收藏丰富了崔先生的学养,也锤炼了他的眼力与心力,几十年走南闯北,使他对自然、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感悟与升华。特别是他在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独到眼光与独特的经历,使他在收藏上有了更多的精品。
崔如琢: 这幅作品我是在纽约买的,买的不只是一件,有十几件,这是一个新加坡的一个生意人,他的后代到了纽约做生意后来失败,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的,这件作品画的是雕,但是画得非常生动、深刻,而且用、用色都很老到,而且很概括,在一个很简练的一个悬崖峭壁上窝着一只雕,远山画得很虚,显得非常开阔,雕的眼神画得很凶猛,按整体上来讲,这十几件,现在看来就捡了一个漏,太便宜了,合现在我估计就十几万吧,这差不多有6平尺,这张画目前总得值个五六百万吧,所以艺术品投资如果买对了,那是回报是最高的,所以为什么在美国投资艺术排第一呢?比股票、房地产要好,所以很多有眼光的都在投资艺术品。
在崔先生的收藏中,明清两代如董其昌,文征明,四王,四僧的作品占了不少,在他的收藏经历中,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爱,往往在不经意中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崔如琢: 这幅画是我1985年到台湾,从美国纽约到台湾去的时候,逛台湾的画廊看到的一幅画,当时看完了以后我非常喜欢,买了以后一直挂在美国,后来我把它带回来,挂在客厅里头,这幅画越看越好,越看越精彩,傅抱石的这件作品,当时买的时候没有这种投资理念,我到画廊一看,我说这件东西画得不错,他当时标的价钱比我买的价钱稍微高一点,我也没怎么讨价还价,我说这件东西画得不错,画得很好,合现在的人民币30万人民币多一点,当前的行情来讲就不是这个价钱了,按照现在香港的拍卖和北京拍卖,包括广州嘉德有两个仕女(图),3平尺是标价500多万,这次(翰海拍卖公司的)“文会图”卖到500多万,还包括在香港(佳士得)卖到800多万,这件作品我估计值个七八百万,而且画得比较好比较精彩比较深刻。
回到国内, 崔先生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温情,拍卖,展览,研讨会,他的作品,他的收藏已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推崇,他发现,传统艺术正被人们所重视,他为中国的传统艺术的繁荣感到欣喜,自豪与骄傲。
主持人:崔如琢先生爱画荷,是借以抒发一种心境,释放一种情怀。他将生活和感受都融到画里,有了一种超脱的意境。他说,这便是书画收藏留给自己的宝贵财富,也是他酷爱收藏中国传统书画的主要原因。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文化荟萃】赏心堂荷花书画作品展揭幕2022-06-10
- 11位艺术家成交额过亿,100位上榜艺术家总成2022-06-10
- 逍遥于艺 求索于心 赓续传承 不断创新--书法2022-03-11
- 雅昌快讯丨梦里梅花指上开 永乐2021秋拍崔如2021-12-02
- 书画家崔如琢分享艺术创作2021-11-26
- 拍卖前瞻 | 这几只小动物,为何竟身价千万2021-11-27
- 崔如琢主讲中国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021-09-25
- 崔如琢大师恢弘山水四条屏首次现身拍场,震2021-05-13
- 胡润艺术榜专访 | 对话崔如琢:中国梦的魂是2021-06-03
- 不到50岁上榜艺术家近十年最多,年轻艺术家2021-06-01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