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乾隆青花瓷碗辨伪要诀
作者:姚江波 2004-12-19 10:38:58来源:《中国艺术报》
A-
A+
清廷入关后,经过10余年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使得经济迅速复苏,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清代制瓷业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景德镇这个名字更是与瓷器联系到了一起,继续成为中国的瓷业中心,代表着中国古瓷器的最高烧制水平。至康雍乾时期,清代的制瓷业发展已至鼎盛,从种类上看,清代瓷器各色品种齐头并进,创造了许多瓷器新品。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烧制水平上看,清代瓷业还是以青花瓷为主,在烧造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市场上青花伪瓷比较多,本文就着重谈论一下乾隆时期青花瓷碗的特点,以供参考。
从造型上看,乾隆时期的青花碗比较规范,制作精细,线条古拙。大件器物厚薄均匀,底足打磨后呈泥鳅背状,底较大,器形以敞口深腹碗最多。青花碗也多有仿宣德器,但不留款,如果见到一件无款宣德青花碗,那就很有可能是乾隆时期仿制的。另外,从青花碗的大小上看,乾隆青花碗的大小有一个大致的规范,如《钦定皇朝礼器图式》中所述“盛大花瓷碗,口径一尺一寸七,高五寸三分等”。而这一规定从康熙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看来在清代御窑烧制的青花碗的确在大小上有相应的规定。不过,民间青花碗的造型较为多样化,完全符合这个规定的碗不多,而且碗的大小也不一,商业用的青花碗,其腹部较浅,目的是为了少盛一些饭食,这样利润会大一些。
从青料上看,乾隆青花碗多用浙料,呈纯正蓝色,发色鲜翠、艳丽,分不清浓淡层次,多仿宣德,人为地在青花中点染铁锈状黑斑,与宣德青花中的铁锈斑相比显得浮躁,成色不稳定,且有晕散现象,釉底带有气泡,釉色白中泛青,均施满釉;亦有部分仿成化的碗呈青色,发色淡雅平和。乾隆青花瓷以品种取胜,可谓百花齐放,其种类大致有青花矾红彩、外豆青里青花、外酱色釉里青花、哥釉青花、豆青釉青花,其中青花斗彩玲珑瓷、黄地青花、黄地青花加胭脂红、淡描青花填绿彩为乾隆首创。
从纹饰上看,乾隆青花碗仍有明代遗风,内容繁杂,勾染并用,线条流畅,画笔工整,纹样守旧,缺乏生气,在器物上画得很满,部分仿成化则布局疏朗,其纹饰内容主要有缠枝、折枝水果、云龙纹、山水、人物、花卉以及各类吉祥图案等。另外,乾隆喜欢将自己的诗词烧制于青花瓷上,是乾隆青花碗在纹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乾隆青花碗上还很喜欢用梵文作纹饰,一般都装饰在青花碗的外壁上。
从落款上看,乾隆青花碗的官窑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分篆书和楷书两种写法,书写规范,很少草率,线条相当的流畅,应为书法功底深厚之人所书。民间也多有仿制,但从字迹模糊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另外,乾隆青花碗的款识还多伪托款,亦有少量仿成化、正德、嘉靖款,所仿明代款识得心应手,真伪难辨,但与明代款识相比显得软弱无力、拘谨,不及明代款识豪放,多用铁线篆写而成,写迹工整、纤细,娟秀无力,多为馆阁体。
从造型上看,乾隆时期的青花碗比较规范,制作精细,线条古拙。大件器物厚薄均匀,底足打磨后呈泥鳅背状,底较大,器形以敞口深腹碗最多。青花碗也多有仿宣德器,但不留款,如果见到一件无款宣德青花碗,那就很有可能是乾隆时期仿制的。另外,从青花碗的大小上看,乾隆青花碗的大小有一个大致的规范,如《钦定皇朝礼器图式》中所述“盛大花瓷碗,口径一尺一寸七,高五寸三分等”。而这一规定从康熙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看来在清代御窑烧制的青花碗的确在大小上有相应的规定。不过,民间青花碗的造型较为多样化,完全符合这个规定的碗不多,而且碗的大小也不一,商业用的青花碗,其腹部较浅,目的是为了少盛一些饭食,这样利润会大一些。
从青料上看,乾隆青花碗多用浙料,呈纯正蓝色,发色鲜翠、艳丽,分不清浓淡层次,多仿宣德,人为地在青花中点染铁锈状黑斑,与宣德青花中的铁锈斑相比显得浮躁,成色不稳定,且有晕散现象,釉底带有气泡,釉色白中泛青,均施满釉;亦有部分仿成化的碗呈青色,发色淡雅平和。乾隆青花瓷以品种取胜,可谓百花齐放,其种类大致有青花矾红彩、外豆青里青花、外酱色釉里青花、哥釉青花、豆青釉青花,其中青花斗彩玲珑瓷、黄地青花、黄地青花加胭脂红、淡描青花填绿彩为乾隆首创。
从纹饰上看,乾隆青花碗仍有明代遗风,内容繁杂,勾染并用,线条流畅,画笔工整,纹样守旧,缺乏生气,在器物上画得很满,部分仿成化则布局疏朗,其纹饰内容主要有缠枝、折枝水果、云龙纹、山水、人物、花卉以及各类吉祥图案等。另外,乾隆喜欢将自己的诗词烧制于青花瓷上,是乾隆青花碗在纹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乾隆青花碗上还很喜欢用梵文作纹饰,一般都装饰在青花碗的外壁上。
从落款上看,乾隆青花碗的官窑款为“大清乾隆年制”,分篆书和楷书两种写法,书写规范,很少草率,线条相当的流畅,应为书法功底深厚之人所书。民间也多有仿制,但从字迹模糊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另外,乾隆青花碗的款识还多伪托款,亦有少量仿成化、正德、嘉靖款,所仿明代款识得心应手,真伪难辨,但与明代款识相比显得软弱无力、拘谨,不及明代款识豪放,多用铁线篆写而成,写迹工整、纤细,娟秀无力,多为馆阁体。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雅昌专稿|1.53334亿港元买走乾隆宝玺!它盖2022-04-29
- 对话2022春拍|苏富比左昕阳:董邦达、冷枚2022-04-25
- 雅昌快讯 | 香港苏富比2022春拍将于4月底举2022-04-06
- 雅昌快讯 | 清乾隆御制斗彩万福庆寿双螭龙耳2022-04-06
- “盖章狂人”的印章又又又要上拍了2022-03-02
- 雅昌讲堂|故宫宋小军:《冰嬉图》——一幅2022-02-11
- 雅昌快讯|北京保利秋拍:乾隆皇帝《书画合2021-12-04
- 雅昌指数|乾隆朝天价漆器一览2021-08-02
- 雅昌带你看展览|乾隆帝留下了一个怎么样的2021-07-10
- 雅昌快讯 | 如“漆”而至,百余件故宫藏乾隆2021-07-08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