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大芬油画”面临版权困惑

作者:胡谋 王伟 2004-12-16 08:59:49来源:《新民晚报》
A- A+
  欧洲古典时期一幅油画通常要数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而在大芬村,不掌握任何绘画技巧的人,只需数月便可成为熟练画工,一天可克隆十多幅凡高名画《向日葵》。大芬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流水线式的生产,造就了一个油画产业的品牌

  11月22日,大芬油画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正式揭牌。作为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的一个面积4平方公里的村民小组,大芬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流水线式的生产,造就了一个油画产业的品牌,创造了一个村庄经济发展的奇迹。

  然而,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奇迹背后,大芬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为大芬带来滚滚财富和赫赫声名的行画(即画作复制品),也为其带来了版权问题的困惑。

  一名画工一天克隆十多幅名作

  油画是一种耗时、耗工、价格昂贵的高雅艺术品,欧洲古典时期一幅油画通常要数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而在大芬村,不掌握任何绘画技巧的人,只需数月便可成为熟练画工,一天可克隆十多幅凡高名画《向日葵》。

  目前,大芬村已云集了超过305家书画经营门店,700间油画作坊、油画个人工作室。今年前6个月,行画销售额达6500万元,预计全年将超亿元!

  经济奇迹的诞生恰恰是因为大芬油画巧妙地实行了工业化生产:一幅名画,几人分工,每人专司其中一部分,绘画时画笔和颜料均不需更换,画得既快又逼真,而且“千人一面”。低人工、流水作业以及规模效应,使大芬油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迎合了市场,从而畅销欧美等十余个国家。现在,美国行画市场上的行画作品70%来自中国,其中80%又产自深圳。

  花巨资从海外买回的竟是“大芬”画

  记者在大芬采访时听到一个故事:一位深圳人花1.5万美元从法国买回8幅油画,到深圳订制画框时却发现,这些油画全是产自大芬村的行画,而当时境外画商从大芬的进价仅2000多元人民币!

  大芬从未掩饰自己是靠“行画”发展起来的,然而临摹别人的作品,自然又牵涉到版权问题。按销售量算,大芬村目前经营的油画约90%是复制国外名画,是否征得了原作者的同意、是否属过了保护期的作品、是否依法向原作者付费等都无法回避。

  在大芬经营书画店销售画家原创作品的孟庆书告诉记者,在她的店里看画、买画都欢迎,但不允许拍照。原因是曾有刚摆上柜台的作品,被人临摹并对外销售的情况发生。“我卖的原创作品至少要上千元,可临摹的只要几十元。被他们这样一糟蹋,艺术都不值钱了!”

  临摹这些作品,有没有版权问题?

  11月22日,记者在大芬问一位正在临摹凡高的《向日葵》的画工:“你临摹这些作品,有没有版权问题?”答:“过去没在意,现在知道有了,可大家都这样干。”记者又走进一家画廊,里面挂满了古典风格的油画作品,有人物,也有风景,标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但很多画上都写着“原创”二字,记者问画廊的工作人员,“这些都是原创吗?”她紧张地看了记者一眼,不自然地说:“写错了。”

  1989年把油画这种特殊的产业带进大芬村的香港画商黄江告诉记者,虽然到目前为止,大芬还从未遭到与侵权有关的诉讼,但“行画”制作中确实存在著作权问题,给大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行画”有自己的创作性劳动在里面,希望政府和专家能为大芬油画的知识产权问题释疑解惑。

  推出规范措施,激励原创作品

  大芬油画的版权问题已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11月,深圳市版权局专门到大芬村召开会议,宣传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还要求大芬村对油画作品的版权现状进行自查,并进行了复查,要求大芬油画村相关企业,在复制已过版权保护期的作品时也要做到三标:标原作者名字、标作品名称、标临摹者的名字。

  布吉街道党委书记赵燕民表示,大芬油画村已经成立了行业协会,作为本村的知识产权协调自律机构。而要根本解决版权问题,油画产业“升级”是关键。今后,大芬不仅要继续扩大行画生产规模,还要壮大油画原创队伍,争取成为中国画家的故乡。


推荐关键字:困惑 大芬油画 版权 面临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