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文物天地:搬迁政府保护御窑遗址

作者:王莉 2004-12-15 10:14:04来源:文物天地
A- A+
  今年,景德镇以千年的名义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作为一个因瓷得名,因瓷而兴,又以皇家御窑的身份存在了700年的城市,瓷器就等于人们心目中的景德镇。在我们这个从不缺少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度,保护才是话题。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景德镇市政府做了一件让所有热爱中国瓷器的人感动、让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人感动的事——搬迁政府,为御窑遗址让位。

  景德镇与瓷的联系源于宋代景德年间,当地所产的精美白瓷获皇帝激赏,引发天下跟风称颂,地方因此得名。元代朝廷开始在这里设浮梁瓷局,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明代改建为御器厂,清代命名为御窑厂,千年窑火不断,生产着全中国最精美的瓷器。

  景德镇市政府所在地,正是明清御窑厂的中心位置,也是景德镇数百年辉煌的中心。在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御窑范围内,近20年来考古发现不断,特别是2000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正式考古发掘,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被评为200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保护御窑遗址,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政府机关暂时搬迁到工棚中办公,为考古发掘让路,为文物保护规划让路。

  实际上,搬迁只是政府一系列保护行动的开始。早在1983年,御窑遗址所在地已经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纳入景德镇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御窑遗址地处石中心,人口密集,商店、民居众多,保护难度很大,因此政府的搬迁之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按照规划,将在这里建立御窑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区域内,与文物保护无关的建筑将被拆除。以御窑遗址为核心的两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政府将对街道进行整改,对里弄、古作坊、原址柴窑、古民居等人文景观进行保护。
 
  景德镇是幸运的,它的千年荣耀始终是围绕着物质生产进行的。城市是依托以御窑为主的瓷器生产、运输、销售等发展起来的。遗留至今的有关瓷器的原料产地,与传统技艺、匠人、民俗等等无形遗产一道,构成了景德镇独特的文化资源。从瓷器到瓷业到瓷都,千年景德镇是作为工业城镇存在的,其继承的古代文明财富,是至今仍然具有发展机遇的工业传统,景德镇得天独厚地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遗产。

  但是,能不能认识到这种文化资源优势的价值与意义?认识到了,能不能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愿意花多大的代价去保护,尤其是能不能从自身做起?这是三个并不轻松的问题,也是对当地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景德镇市政府用搬迁行动作出了合格的答卷。

  从前任市委书记牵头申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和技术研究课题《景德镇古瓷业遗产体系保护和城市发展》,到现任政府决策搬迁,保护御窑遗址。人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在保护当地文化遗产工作中,景德镇人已经迈出了扎实的一步,但我们更期待着景德镇市政府在保护湖田窑古瓷窑遗址、祥集弄民居以及高岭瓷土矿遗址等一大批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继续作出一份领人满意的答卷。
推荐关键字:保护 御窑 搬迁 政府 遗址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