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本土老画家作品将是热门

作者:刘勇 2004-12-13 08:52:06来源:《重庆商报》
A- A+
  本年度重庆最后的艺术大餐--重庆嘉华2004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本月18日到19日在希尔顿酒店举行。
  
  在224件拍品中,参考价从800元到数万元不等,重庆本土画家占了70%以上,扛鼎之作是苏葆桢1986年创作的《墨葡萄》(111X67厘米)水墨纸本镜心,估价在5.5万到7万元。其中还有不少中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如小凤子等,估计也有相当的市场。本次艺术品拍卖会,拍卖数量和品种创下本市艺术品拍卖之最。

  昨天,记者采访了几位收藏界人士,他们认为,本土老先生的书画作品应是本次拍卖投资的热门。

  老画家作品分为“三大梯队”

  这里说的老先生通常是指民国时期出生的,在解放后展示艺术才华,已故或年龄在六七十岁以上的老画家,业内人士称,从目前画价看,可以分为“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是已故的苏葆桢、冯建吴,还有百岁尚在的晏济元,这三位重庆巨头,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名气,四尺见方都上万元,其中已故的苏葆桢、冯建吴的精品被国家禁止出境。本月6日,在上海拍卖会上,苏葆桢的《红棉蕉雨八哥颂》拍出110万元,更是创下了重庆国画拍卖价格之最。

  第二梯队,包括已故的江友樵、钟道泉、周北溪,以及郭克等等,在重庆大概有数十位,他们四尺见方通常在数千元左右,大尺幅市价也有达到数万元的。

  第三梯队,则为数众多,名气不及前二者,其中不乏画价与艺术价值倒挂者,需要慧眼识珠。

  中低价位吸纳等待升值空间

  商业价值同艺术价值不一定相符,老先生作品也要选择。

  “逐热未必是好事。”昨天,收藏者韩先生认为,由于苏葆桢的绘画题材相对存在局限,在重庆第一梯队中,他更看好冯建吴,而晏济元早中期作品更有潜力。

  “艺术功力最终决定市场价值。”昨天,重庆嘉华拍卖公司老总唐健告诉记者,比如,焦墨山水著称的江友樵属于厚积薄发型,在去世前的2002年,四尺见方精品3000元还不好出手,10000元如今都难寻。

  还有,以花鸟著称的已故钟道泉,也是近年来缓慢上涨的黑马,此次亮相的《绿叶小鸟》(55X55厘米),估价达到2600到4000元,比三年前翻了一倍。

  而从重庆书画消费行情来看,万元以下的作品,最利于变现,目前重庆字画玩家,老先生中低价位的作品,相对更有升值潜力。

  链接

  五大因素决定书画价值

  真伪问题是第一因素。中国字画有临摹和仿造的传统,目前,当红的苏葆桢、冯建吴、晏济元的摹作已多如牛毛,江友樵的书法也有成都人成批“生产”,需要仔细识别。

  精品与非精品。精品是指够尺寸、艺术价值极致的用心之作,每位画家都不多。

  存量少与多。比如,江友樵晚年由于身体不好,再加上爱惜名声,不轻易卖画,其晚年画作传世不多,价格远远高于同期书法。

  品相是否完好。清代一些古旧字画市价不高,多是因为保存不好破损问题。

  最后是收藏人群问题。价格是人捧起来的,收藏的群体越庞大,价格就越高,除非是全国性的大名头,由于地域性画家存在地域性影响,重庆画家本地好变现,就是这个道理。







推荐关键字:作品 本土 热门 老画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