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美术观察》:浅谈中国水彩画的发展

作者:汤佩文 2004-12-06 15:29:58来源:《美术观察》
A- A+
  水彩画作为舶来画种引进中国已有一百多年,它几经沧桑,以顽强的生命力向前发展着。1984年全国第六届美展在广州设立水彩展区,到1999年全国第九届美展在南京设立水彩画展区,中国水彩画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出“小品”格局,跟随时代步伐,带着它的成就和问题,也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跨入新世纪的大门。

  水彩画种的独立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在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上属于西方绘画体系,在构图、色彩、造型、透视等方面与油画相似。但它以水作调和剂,使用胶质透明颜料在特定纸张上作画的方法,使视觉效果呈现出清新、淡雅、抒情、隽永等独特的艺术特质,与其他画种拉开了距离。水彩画所追求的水色淋漓、飘逸空灵、浑然一体的意境与中国画所追求的气韵生动、似与不似、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相似,颇具天生的“亲和”关系。它接近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而易被我们接受和认同,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现代画坛,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中国水彩画。

  水彩画在我国的发展曾出现过两次高峰。五六十年代,水彩画作为色彩训练的必修课得到广泛普及;改革开放以后,频繁的展览交流,促进了信息传递与艺术互补,开拓了画家的艺术视野,丰富了水彩的艺术语言,给中国水彩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然而,中国水彩在众多的画家努力寻找与西方水彩不同发展轨迹的时候,自觉不自觉,自愿不自愿地接受着西方的观念与模式,对我国水彩画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水彩画从无到有,直至今日的成熟,不可否认有向西方学习所取得的成果。一百年前从国家发展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先辈们的胆识和作为,我们才能大胆走出国门接受西方文化,学习并引进西方文明,随之中国才兴起了自己的水彩画。如果说,在上个世纪我们是出于自身文化发展的需要主动向西方学习,那么经过近一个世纪的虚心学习,我们应该把重心转换到开拓与创造本民族的文化上来。中国水彩画与现代时尚的交流、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不可否认,如果中国水彩缺少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底蕴,一味追求、仿效西方文化的东西,那就会摆脱不了西方文化的窠臼。

  中国水彩画究竟怎样在民族传统与西方文化碰撞中去激发活力,寻求发展,这是我们当今水彩画家应积极面对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发展已打破许多原有的传统观念的樊篱,使画种之间的界面越来越模糊,这为水彩画的观念更新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工具、新材料的开发运用,为水彩画家探索新的表现技法、开启新的创作思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发展到今天,巨幅水彩画的产生极大增强了水彩画的视觉冲击力,水彩画技法语言的表现更强,形式感更丰富。同时,中国水彩画队伍不断壮大,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雕塑家的加盟,为中国水彩画注入了许多新的观念,促使水彩画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现代中国水彩画家的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创作出的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到形式语言,审美情趣都逐步走上新的台阶。

  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当代水彩画家必须在审美观念、创作思维、表现手法上作积极地、更进一步地突破,坚持多元综合的价值取向,坚持多样化创作风格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彩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中国水彩画成为新世纪里中国艺术流动的旋律中跳动的音符。

  □汤佩文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