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正文
首幅潘玉良破损油画修复成功
作者:徐栩 2004-12-06 09:14:44来源:新安晚报
A-
A+
昨日下午,首幅成功修复的潘玉良破损油画《弹曼陀铃的老人》亮相安徽省博物馆,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信心满满的台湾修复师李福长介绍了修复过程,并表示在接下来的半年中会继续修复潘玉良的其他油画作品。
李福长先生是台北艺术大学艺术系油画修复专业的教师,自10年前他在台湾看了潘玉良的画展之后,这位传奇的“东方女凡高”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1999年,李福长在广州美院教油画修复的时候,经人介绍到安徽省博物馆参观,那是他首次到合肥,没想到就此结下深深的缘分。潘玉良的作品打动了李福长,而作品的损毁情况又让他感到痛心。回台湾后,为了筹到给潘玉良油画作品修复的经费他多方奔走。今年5月,他终于筹到200万元经费,决定对100幅油画进行修复。
对于为何选择《弹曼陀铃的老人》作为首幅修复作品,李福长解释说:“因为这是我当年看到的潘玉良的第一幅油画作品,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这幅油画是省博物馆收藏的油画中破损最重的,如果修好了这一幅并能得到专家的认同,我会对接下来的工作更有信心。”于是,11月17日,李福长带着弟子李伯阳开始了细致的修复工作。
《弹曼陀铃的老人》描绘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艺人,虽然怀中弹着曼陀铃,但神情却充满了哀伤和忧郁。原作有两处严重伤口,一是画中人脸颊右侧有一个长13cm、宽12cm的L形伤痕,李福长推测是被一个方形物体正面撞击造成;一是画中人左侧衣领处有一个从中心点到各边达2cm的X形伤痕。除此之外,油画在装裱时还被裁去了一部分,运送途中因卷叠不规范产生折痕,颜料因年代久远产生脱落,都给油画修复带来了难度。
为了达到“整旧如旧”的目的,恢复潘玉良作品的旧貌,李福长首先对潘玉良的生平经历进行了研究,揣摩她创作时的心态。李福长说:“这幅画是用比较廉价的粗麻衬底,刷的底色从后面看有流淌的感觉,可以想见潘玉良当时经济并不宽裕,很可能没有工作台,是将画靠着墙或画架上刷的底色。而且我们推测她是一个个性率真的人,因为她就那样直接一笔笔地连续不断地刷上去。我们本来计划对油画进行全面性托裱,但后来在油画背面发现了一行用铅笔写的法文,已经模糊不清。我们把它拓下来经photoshop处理过之后,请教了法文专家,才了解前面是一个城堡的名字,后面是一个意大利人的名字,而画中的老人正是一个意大利人。这就可以推测,这幅画可能是潘玉良当年在那里的餐厅遇到这个老艺人,画了这样一幅作品。”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李福长抱着与“东方女凡高”心灵对话的心态进行工作,也得到了很多宝贵资料,对于研究潘玉良的生平与创作都有很大意义。经过两个星期的紧张工作,《弹曼陀铃的老人》修复成功,作品大小由原来的93cm×67cm变成了97cm×71cm,画面上的伤痕也不见了,油画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据了解,接下来的油画修复工作将持续到明年5月左右,省博物馆还将在筹建中的新馆里设立潘玉良画馆。
李福长先生是台北艺术大学艺术系油画修复专业的教师,自10年前他在台湾看了潘玉良的画展之后,这位传奇的“东方女凡高”就一直深深地吸引着他。1999年,李福长在广州美院教油画修复的时候,经人介绍到安徽省博物馆参观,那是他首次到合肥,没想到就此结下深深的缘分。潘玉良的作品打动了李福长,而作品的损毁情况又让他感到痛心。回台湾后,为了筹到给潘玉良油画作品修复的经费他多方奔走。今年5月,他终于筹到200万元经费,决定对100幅油画进行修复。
对于为何选择《弹曼陀铃的老人》作为首幅修复作品,李福长解释说:“因为这是我当年看到的潘玉良的第一幅油画作品,印象非常深刻。而且这幅油画是省博物馆收藏的油画中破损最重的,如果修好了这一幅并能得到专家的认同,我会对接下来的工作更有信心。”于是,11月17日,李福长带着弟子李伯阳开始了细致的修复工作。
《弹曼陀铃的老人》描绘了一个满脸风霜的老艺人,虽然怀中弹着曼陀铃,但神情却充满了哀伤和忧郁。原作有两处严重伤口,一是画中人脸颊右侧有一个长13cm、宽12cm的L形伤痕,李福长推测是被一个方形物体正面撞击造成;一是画中人左侧衣领处有一个从中心点到各边达2cm的X形伤痕。除此之外,油画在装裱时还被裁去了一部分,运送途中因卷叠不规范产生折痕,颜料因年代久远产生脱落,都给油画修复带来了难度。
为了达到“整旧如旧”的目的,恢复潘玉良作品的旧貌,李福长首先对潘玉良的生平经历进行了研究,揣摩她创作时的心态。李福长说:“这幅画是用比较廉价的粗麻衬底,刷的底色从后面看有流淌的感觉,可以想见潘玉良当时经济并不宽裕,很可能没有工作台,是将画靠着墙或画架上刷的底色。而且我们推测她是一个个性率真的人,因为她就那样直接一笔笔地连续不断地刷上去。我们本来计划对油画进行全面性托裱,但后来在油画背面发现了一行用铅笔写的法文,已经模糊不清。我们把它拓下来经photoshop处理过之后,请教了法文专家,才了解前面是一个城堡的名字,后面是一个意大利人的名字,而画中的老人正是一个意大利人。这就可以推测,这幅画可能是潘玉良当年在那里的餐厅遇到这个老艺人,画了这样一幅作品。”
在整个修复过程中,李福长抱着与“东方女凡高”心灵对话的心态进行工作,也得到了很多宝贵资料,对于研究潘玉良的生平与创作都有很大意义。经过两个星期的紧张工作,《弹曼陀铃的老人》修复成功,作品大小由原来的93cm×67cm变成了97cm×71cm,画面上的伤痕也不见了,油画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据了解,接下来的油画修复工作将持续到明年5月左右,省博物馆还将在筹建中的新馆里设立潘玉良画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 艺术号·专栏|朱浩云:画魂潘玉良的传奇及2021-04-19
- 嘉德香港秋拍“书道”专题朱德群、潘玉良:2019-09-19
- 【雅昌专稿】1.16亿港元!嘉德香港春拍“现2019-03-30
- 【雅昌快讯】嘉德香港春拍:潘玉良《坐姿裸2019-03-30
- 【雅昌专稿】艺术圈大女主“潘玉良”的自我2019-03-26
- 【展览预告】“春之歌——潘玉良在巴黎”展2019-03-15
- 潘玉良珍稀作品《坐姿裸女》现身嘉德香港春2019-03-13
- 民国时期女性西画家群芳谱2018-11-21
- 【雅昌快讯】汤臣一品新展启幕 潘玉良、秦玉2018-11-02
- 品味潘玉良“合中西于一冶” “安徽博物院2018-06-02
艺术号作家
- 奥岩
- 蔡万霖
- 曹兴诚
- 陈孝信
- 陈建明
- 陈 曦
- 陈晓峰
- 陈东升
- 邓丁三
- 杜曦云
- 段 君
- 冯家驳
- 陈 墨
- 郭庆祥
- 杭春晓
- 何桂彦
- 何光锐
- 胡 人
- 孔达达
- 廖廖
- 黄 专
- 季 涛
- 冀少峰
- 贾方舟
- 贾廷峰
- 李国华
- 李公明
- 李小山
- 王正悦
- 刘幼铮
- 刘尚勇
- 帽哥
- 刘双舟
- 刘九洲
- 刘礼宾
- 刘骁纯
- 刘 越
- 林明杰
- 鲁 虹
- 吕 澎
- 吕立新
- 马学东
- 马 健
- 彭 德
- 彭 锋
- 邵玮尼
- 沈语冰
- 水天中
- 宋永进
- 孙振华
- 孙欣
- 陶咏白
- 佟玉洁
- 王春辰
- 王栋栋
- 王端廷
- 王凤海
- 王 萌
- 王南溟
- 王小箭
- 吴念亲
- 西 沐
- 夏可君
- 夏彦国
- 徐子林
- 姚 谦
- 杨 卫
- 一西平措
- 殷双喜
- 尹 毅
- 尤 洋
- 于 洋
- 岳 峰
- 张 辉
- 张翛翰
- 战 平
- 赵 力
- 赵 榆
- 周文翰
- 朱浩云
- 朱绍良
- 朱万章
- 史金淞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博客·论坛热点
-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的当...
高校美术实践教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的发展几乎是不尽如人...详情
- 责任编辑:杨晓萌
- yangxiaomeng@artron.net
- 010-84599337-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