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中国美院04新媒体艺术节设下“迷宫”

2004-12-01 09:28:02来源:《杭州日报》
A- A+
  弯弯曲曲的玻璃九曲桥,各个角度被几十个大小不一的电视机包围,电视屏幕上有各种路标以及人像。桥的围栏由挂起的衣服组成,一边是男式服装,一边则是女式服装,据说它们代表了梁祝文化……这是昨晚在中国美院开幕的“迷宫”2004新媒体艺术节中的一件作品,名叫《九曲2》,其姐妹作品《九曲》刚刚在上海双年展上展示完毕。

  新媒体艺术是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它在中国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近年来发展较快,有专家称之为“中国文化地图的新坐标”。中国美院曾在2001年举办过“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展。

  相比三年前,这次艺术展在内涵上更为丰富,不仅吸引了张培力等新媒体艺术的早期艺术家,也收集了崛起的新一代艺术家如邱志杰等人的作品,甚至还请来了书法界知名的王冬龄以及动画领域的常虹。而在美院成立不过两三年的“新媒体系”,也同时交出了学生的优秀答卷。

  主题展“迷宫”的60多件新媒体作品被安置在中国美术学院这座复杂建筑的各个角落,其中多数嵌入建筑结构之中。表现手法各种各样,包括录像短片、声音装置、户动影像、双屏投影、数码摄影等。作品的题材往往出人意料,如用鸟笼“笼住”电视机,用光线在建筑物顶上“创造”银色的小天使……美院院长许江这样评价这个新锐展示:新媒体艺术以影像为基础。影像是生存至今的无限延伸,它是一次有关想像力的描述,它使有关校园和家园的记忆以及真实得以重叠。

  作为一种多层次的艺术,新媒体艺术魅力几何?美院新媒体艺术系的研究生储燕具备发言权。此次她的参展作品表达的是一个时间渐逝的过程。从拍摄窗前的树影变幻到录下隧道的车声轰鸣,她用各种媒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这是从前在油画系学习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新锐的艺术,有趋之若鹜的人,自然也有嗤之以鼻的人。昨天,在兴致勃勃走完整个“迷宫”之后,参观者的意见泾渭分明:美院一位大二的女生称,很多新媒体艺术作品大部分不设定主题,让人开始摸不着头脑,但看完之后每个人心中都会给出一个主题,正是这种无目的的具象给人一个想像空间;而另一位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观者则这样表述他的感受,新媒体艺术用的不过也是某个媒介领域的常见设备,只是创作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内容来“标榜”艺术,是否有“皇帝的新装”之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