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观点正文

民间工艺品首次走进拍卖场

2004-11-30 14:20:50来源:世艺网
A- A+
  最近,广州举行了广东首届民间工艺精品展,展出期间,还举办了工艺精品拍卖会,被行家喻为“首尝螃蟹”。行家预测,精美的民间工艺品的价值一旦被人们认识后,将来很可能成为收藏热点。

  据悉,有近千件作品参展,包括雕塑类、书画剪纸类、民间陶瓷类、编织刺绣类以及文房四宝和民族民间乐器类等六大门类。虽然参拍的400多件精品,只有22件成交,总成交额15000元人民币左右。但主槌的广东省古今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毅卓认为,不能从成交数量和成交额来评价此次拍卖会的价值。因为这是首次对民间工艺品进行拍卖,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相信会加深人们对民间工艺品的认识,促进民间手工艺事业的发展。

  买家少 多买实用品

  此次拍卖会的起叫价都是作者定的,多在四五位数,也有十几元起拍的。而长卷广绣画《岭南锦绣》(1380cm×112cm),却开出了出乎意料的天价:2000万元!“物有所值,这幅作品的规格、质量、做工都达历史最好水平。”谈到这幅作品的价格,其作者、广东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少芳口气坚定地说。在拍卖会上,尽管拍卖师再三推介,但因一直无人举牌而流标。

  在拍卖会前,尽管传媒已作过多次宣传报道,但竞买者很少,几位经常出入各种艺术品市场的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告诉记者:“字画、陶瓷、玉器杂件等都有相对固定的收藏家和潜在队伍,但民间工艺品的市场还未成熟,收藏队伍还未形成,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应在这方面多给予引导和推介。”

  这次拍卖能卖得出去的都是价钱不太贵、并有一定实用性的作品。例如木雕艺人罗昭亮的作品价钱不贵,在展出过程中,一直有人前来询问展品卖不卖,还有的顾客前来订购酸枝木制品。

  产生无形的巨大效益
  
  初上拍卖场的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虽然尚欠火爆效应,但带来了无形的巨大效益。随着这次精品展览的结束,旅游点番禺余荫山房,在国庆期间开辟了广绣工艺展和广彩工艺展,并作为长期的展出,扩大了广绣的展览场地;随着鸡公榄成为这届民间工艺精展品的拍卖炙手标的,广州上下九商业步行街开辟了一个摊位,摆上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的鸡公榄、西关民间工艺品。

  政府有关部门也闻讯前来与民间工匠联系,国庆节游园期间,在广州烈士陵园会场专门设了“民间艺术巡礼”分会场,将广绣、押花画、波罗鸡等民间工艺展现给游人。

  台下成交更热烈

  潮州市参展的木雕,展后由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收购了五件;汕头市的石雕展品《楚水风荷》也由陈家祠购藏;中山市大涌镇的木雕《十八罗汉》被一位台商看中,但这件展品由于是精品,作者舍不得卖,故标明“非卖品”。但这名台商不死心,他找到了作者,费了好一番口舌,又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以15万元的价钱买下,而且还再订了两套;来自阳江的一名女士,特地请陈少芳给她绣四幅“仙女飞天”的屏风。

  一些行家认为,民间工艺品一经推广,是能走上市场的。特别是加重对海外市场的推销,事实上,以前的三雕一彩一绣大多外销。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罗学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这次展览和竞投会,让民间工艺迈出了与市场结合的第一步。今后将分门别类(例如名砚、名雕、名绣、名瓷)展出和销售。明年开始,省文联和民协将对民间工艺大师进行评级,以鼓励他们的积极性。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我要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评论,点击查看更多

注:网友评论只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站同意其看法或者证实其描述

热门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 艺术头条二维码
    艺术头条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产品介绍人才招聘雅昌动态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版权说明免责声明隐私权保护友情链接雅昌集团专家顾问法律顾问